最近这段时间,芯片行业动静不小。
先是美光决定不再向咱们国内的数据中心客户提供服务器芯片,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联通的三江源绿电智算中心项目却如火如荼地推进。
他们一下子和好几家国内公司达成了合作,比如阿里旗下的平头哥、沐曦股份、壁仞科技,还有中昊芯英,用的都是咱们自己的AI芯片。
在他们刚刚公布的2025到2026年AI通用计算设备采购单里,百度旗下的昆仑芯科技拿下了大单,订单金额高达几十亿元。
而这一切,都要从美国对中国芯片的打压开始说起。
2018年那次对中兴的出手就特别狠——美国直接下令,七年内不准本国企业向中兴出售任何芯片。
这下可把中兴给打蒙了,他们手机和通信设备的核心芯片几乎全靠高通供货,供应一断,生产线马上就转不动了。
结果那年,中兴的净利润从上一年的45.7亿元,一下子暴跌到亏了69亿元,差点就撑不过去。
最后只能接受10亿美元的高额罚款,还把管理层全换了一遍,才算勉强渡过难关。
这还不算什么,到了2019年,美国开始对华为动手,直接把它列入了“实体清单”。
这下不只是高通、英特尔这些公司不能向华为提供芯片,连台积电这类芯片代工厂,因为用了美国的技术,也没法继续帮华为生产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他们还施压荷兰的ASML公司,不让它向中国出售极紫外光刻机。
这机器是造7纳米以下高端芯片必不可少的设备,没有它,我们想自己做先进芯片的路就被堵住了。
这一连串打压对华为手机业务打击特别大,2019年华为手机还卖了2.4亿台,可到了2021年,销量一下子掉到了3500万台,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了。
从2022年开始,他们接二连三地出台新规,先是卡住造芯片的设备不让出口,后来又说禁止“美国人”参与中国的半导体项目。
去年五月还专门出了一条,说不能用华为的昇腾芯片来做AI训练。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去年九月底他们又搞了个新花样——只要一家企业有超过一半的股份是中资持有,就自动被划进管制名单。
这么一来,又有16家中国科技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
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从设备、材料再到具体应用,他们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设了卡。
美国之所以花这么大力气围堵,主要是心里有两方面的担忧。
一方面,中国从2014年就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的产业,目标是在2030年前把关键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建立起不依赖别人的产业链。
另一方面,美国还担心我们的“军民融合”策略,怕我们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这些民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很快会被用到军事上,对他们形成潜在的安全威胁。
其实美国自己的研究报告也说得很直白,他们搞出口管制,不是要完全把我们卡死,而是想拖慢我们在先进计算和人工智能上的发展速度,好让他们自己能继续领先。
面对这一连串的限制措施,我们并没有被动接招,而是从政府到企业形成合力,积极展开应对。
政府层面率先行动,2020年推出了专门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不仅提供巨额补贴和税收优惠,还通过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直接投入资金。
到2025年9月,中方态度更趋明确,商务部就美方一系列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将2018年以来的加征关税、出口管制等做法一并纳入审查,以法律方式作出正面回应。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全力寻找突破口,加快自主发展步伐。
中芯国际作为国内芯片制造的重要力量,在2020年成功掌握了14纳米工艺,到2023年实现稳定生产后,还尝试用现有设备向更先进的7纳米技术推进。
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也持续发力,2023年Mate60Pro搭载麒麟9000S芯片重回市场,就引发广泛关注。
到了2025年,Mate70系列所用的麒麟9010芯片,已经能通过中芯国际的14纳米产线稳定供货。
在设备方面,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企业已能提供覆盖28纳米全流程的设备,预计到2025年,国内自产半导体设备比例将超过40%,其中刻蚀设备更是进入全球前三。
这一下子,美国可就遭了殃,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美国制裁中国芯片,最后倒霉的居然是他们自己!
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2025年10月公开承认,由于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加上中国自身政策调整,公司在中国高端AI芯片市场的份额,已经从巅峰时期的接近全覆盖,跌到了现在的彻底归零。
他毫不避讳地说,失去中国市场是个错误决定,并提醒“任何试图损害中国的做法,常常也会对美国自身造成同等甚至更大的伤害”。
这话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业绩损失:英伟达预计本季度从中国市场获得的收入将为零,直接导致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蒸发。
同一时期,存储芯片企业美光科技也决定停止向中国数据中心客户提供服务器芯片,这一动作被视为受到中国2023年出台的相关禁令的后续影响。
这轮冲击并未止步于芯片企业自身,还沿着产业链向上蔓延,让上游的供应商们也受到了明显的拖累。
你知道吗?荷兰ASML制造顶级光刻机,还真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材料。
今年10月咱们出台了稀土新规,只要产品里用了哪怕千分之一的中国稀土,出口都得经过审批。
这下ASML的库存只够维持两个月左右,设备交付周期从原来的一年拉长到一年半,直接打乱了美国芯片厂的扩产节奏。
再说说为英伟达代工的台积电,它家3纳米生产线九成以上的镝元素都从咱们这儿采购。
现在供应链这么一收紧,芯片良品率可能会掉两到三成,美国企业现在想拿芯片都得排长队等了。
说到底,美国原本想靠出口管制卡中国脖子,结果咱们的国产化政策一落地,反倒让他们自己的芯片企业丢了市场、断了供应链。
现在美国半导体行业怨声载道,那些巨头一边喊着损失惨重,一边又没办法,毕竟中国这个大市场可不是说丢就能丢的,这波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