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华鳖争霸赛上,一锅锅甲鱼佳肴烹制正酣。与此同时,浙江土特产·中华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推进会在杭州举办。一场大赛,一场座谈,看似独立,实则共同勾勒出浙江“中华鳖”从“水塘到餐桌”,再从“餐桌到产业链”的升级路径。
比赛现场,来自浙江省10个地市的25家养殖主体,携带其培育的“镇塘之宝”同台竞技,角逐“品质中华鳖”与“最大中华鳖”两个奖项。“这只甲鱼体形扁平匀称,体表光洁无瑕,裙边宽厚饱满,活力充沛。”“再看这只,背甲光泽油亮,趾爪尖锐锋利。”在品质中华鳖品相评比环节,评委对参赛甲鱼进行严谨的现场评定。
在品质中华鳖风味评比环节,一盘盘清蒸甲鱼被依次呈上评审席。3位评委经过充分的品味和评鉴后,逐一记录各项风味指标。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评选的“品质中华鳖”聚焦品相和口感两大维度,旨在树立行业标杆。
评委在品尝参赛的清蒸甲鱼并打分
针对清蒸甲鱼的评判标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金晓阳指出,关键在于四大核心要素:肉质、裙边、风味与汤色。他详细阐释道,其一,肉质紧实有弹性,咀嚼时纤维感明显;裙边软糯而富有弹性,长时间炖煮仍能保持完整形态。其二,风味须纯正,凸显甲鱼的本味,无异味。其三,尤为重要的是观察甲鱼菜品的油与汤,油脂色黄量少、汤色清澈澄亮是品质新鲜的直接体现。谈及为何在赛事中设置清蒸环节,金晓阳表示,在相同加热时间、相同用盐量的前提下,清蒸是对甲鱼品质最直接的检验。清蒸能毫无保留地暴露原料的优缺点,诸如腥味等瑕疵一目了然。同时,蒸制后甲鱼的肉质纹理、裙边的胶质口感以及蕴含的自然鲜味,都成为评判其品质高低的关键。
对于大众如何在家烹制美味甲鱼,金晓阳也给出了专业建议。他表示,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汁原味,最为经典;而炖煮则利于汤汁醇厚鲜美,营养更易吸收;红烧则能赋予更浓郁的风味。“红烧时若加入少许冰糖,可提鲜增甜,使口味更具层次感;若再加入红枣、淮山药等食材,则能兼顾美味与养生,进一步提升菜品的营养价值。”
经品相、口感等方面综合比拼,大赛最终评选出一批品质中华鳖。“我从事水产养殖30余年,过去以鱼虾为主,如今推行生态套养模式,专攻高品质甲鱼。”获奖人、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杭勇介绍,其塘中甲鱼均已养殖5年以上,以水体中的小鱼小虾为食,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的优良品质。
椒麻甲鱼、避风塘甲鱼、萝卜干蒸甲鱼、孜然烤甲鱼……在中华鳖菜品创意大赛现场,以甲鱼为主角的各式佳肴琳琅满目。“大赛吸引了百余名在校生报名,经选拔,最终30人入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专任教师周法剑介绍,赛场上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菜系跨度从江浙本味到川湘风情,形态从经典菜肴到创意烤串,更有学生巧思融入时令,研制出“甲鱼月饼”,令人耳目一新。
参赛选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雷俊豪创作的“避风塘甲鱼”颇受评委好评。“我们主要围绕色、香、味、形、创意五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判。”杭州友好饭店行政总厨张守双介绍。在众多优秀作品中,一道“避风塘甲鱼”得分领先。“此菜的创新,在于技法与食材特性的珠联璧合。”张守双尤为赞赏其创意。
大赛评委、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邵庆均介绍,评审组主要依据甲鱼的外观形态、体表色泽、裙边厚度、背甲状况、爪部特征、气味等10余项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判。“每个指标均设有相应权重,例如,裙边的分值达到了15分。通过量化打分,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结果。”
同期举行的浙江土特产·中华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推进会,为浙江中华鳖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中华鳖是浙江省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其产业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浙江是我国中华鳖养殖核心区和主要消费地区之一,2024年养殖产量9.8万吨,苗种产量0.9亿只,分别占全国的18%和11%。为进一步做优做强浙江省的中华鳖产业,打造“土特产富”标志性成果,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浙江省土特产·中华鳖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座谈会上,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解读并推介分等分级与码证合一追溯标识。《方案》明确提出,以“良种化、生态化、设施化、品质化、数字化”发展为引领,贯通“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渔旅融合”关键环节,构建形成种业更强、品质更优、品牌更响、链条更全的中华鳖产业新格局。目标是到2027年,浙江省中华鳖养殖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产业全链总产值突破120亿元;“浙江甲鱼”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加凸显,产业规模、供种能力和技术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方案》明确了10项重点任务。包括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开展种质提纯复壮、加大技术模式推广、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品质品牌建设、加快推进精深加工、拓展流通营销渠道、探索数字全链溯源、推进渔文旅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共富机制。
据了解,推进会还设置了“浙农优产 百县千品”产销对接平台推介、专家授课及代表发言等环节,既解读政策思路,又倾听一线声音,旨在推动政策蓝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成效。
(张恒金 胡月梅 裘云峰 严华音)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