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炎热,很多朋友天天都要洗澡。但不注意洗澡的细节,有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1.贴三伏贴后洗澡
三伏贴贴敷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擦,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否则不利于药物吸收。
2.洗澡水温过高
洗澡水温过高,容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心慌、胸闷、头晕等,严重的还会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泡澡时水温过高是一种危险行为。随着热水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扩张了体表的血管,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有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3.习惯用力搓澡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高频清洁皮肤,皮脂腺来不及分泌足够油脂,就会出现干燥、起皮、皲裂的症状,甚至会降低皮肤抵抗力以及诱发或加重皮肤病。尤其是在夏季,当过度用力清洁皮肤污垢时,很有可能会破坏皮肤角质层。
4.天热爱洗冷水澡
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5.感冒体虚时洗澡
老人感冒体虚时,洗澡容易出现意外,一定要等身体好了之后再洗澡。如果一定要洗澡,要在家人照料下进行。
6.饭后立刻洗澡
饭后也不能立即洗澡。因为饭后一小时,血液主要集中在胃肠道,此时洗澡,会加剧心脏缺血。
7.饮酒后马上洗澡
酒和热水的刺激,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从内脏转移到体表,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会因此出现缺血缺氧,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8.运动后立即洗澡
运动后别立即去洗澡,因为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增加,导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心脏和脑部。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来源 | 央视财经
编辑 | 温丽茹
责编 | 安 倩
编审 | 邓 菲
监制 | 冯慧杰
终审 | 边宇峰
Recommend
河北新闻广播
等你……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