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病人,身体一向硬朗,突然某天泡完澡后头晕跌倒,幸好家人及时发现。我们常说“洗澡讲究,别随便”,可其实真正值得提醒的,是四件小事,比泡澡风险更高。特别过了65岁,阳退阴长、气血微弱,一不小心容易“伤肾、伤心、坏气、断神”。今日我就跟您慢聊这“四不为”,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做。
中医讲:“人年过六十,精血渐衰,阳气日减。”老人养生,贵在顺时、顺性、顺气。从“减少损耗”开始,比盲目进补还稳。**身子再干净,也不如气血顺畅,神清骨稳。**洗澡固然重要,这四件事更要避为先。
许多老人吃完饭,图个舒服,往床上一躺,边打瞌睡边摸肚子。其实这个动作看着舒服,里面却“气机错位”。
脾在中焦,是“运化之力”。腾腾热饭刚入胃,气血正忙着消化,你这一躺,食不化、气难升、湿生内停,一来二去,容易积食、胀气,甚至血糖上浮、血压波动。
是不是你常饭后昏昏欲睡?有没有发现这样反而更累、肚子不舒服?可别再说“我困了就得睡”,等于是用“正气”换一时舒服。
建议饭后坐一刻、走一刻、慢伸腰,并按揉腹部,助运化、降逆气。
上了年纪,起夜是常事,关键在于“如何起”。有些人一起床就急着去厕所,动作猛、气未收,结果突发头晕、心悸,甚至栽倒。
中医讲“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窍则动”,夜起本就不当再耗神,若动作猛痛、起身快,等于伤了沉藏中的阳气。
你有没有夜起后眼前发黑、心跳加速的经历?那就是身体告你:“慢点,我还没缓过来。”
正确方式是:醒后先停三息,揉揉小腿,再用手扶床缓缓起。便尽之后,坐回静歇。这样阳出不突,神不乱跳。
有时候洗得太热,出来就直奔风扇、开窗透气,或刚洗完头不擦干就往外走。结果呢?脖子酸了、头晕了、嗓子发痒、心口闷。
洗澡开汗,正是毛窍大开时,此时最怕寒邪入侵。尤其是“肩背夹风、项后贮寒”的地方,最容易成“老来病根”。
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出汗之后身体虚敞,若受风即伤阳,阳折则心病先动。
你是不是也有洗完澡背发凉、头疼的感觉?这不是受凉那么简单,是内气被风夹破了。一定记住,洗后毛巾热擦,全身覆巾保暖,缓香坐三刻,才可换衫整衣。
凌晨阴重,尤其雨天,天地湿气正盛,阳气未娄,有些老人却喜欢这时间出门练功、跑步。
其实,老年人阳衰且气虚,这时候去接阴气,非但不利养生,反易生毒湿。
中医有句老话:“早起非早晨,阳行始为朝。”阳气未升,阳精未动,此时练功等于让身“与阴合谋”。
你是否也认为“早起锻炼最健康”?你练过的气,有没有带回家身上湿嗒嗒、冷飕飕的感觉?
晨练时间建议在日出东方后,阳光微露、身无寒气、风不直吹时,方可动气转神。
✅老年养身不在勤动多洗,而在四稳四缓
☑ 起身要稳,勿急勿慌
☑ 饭后要缓,不躺不卧
☑ 洗后宜干,避风保暖
☑ 动作宜小,无风不出
你每日是否真能做到这些细节?每天不碎神、不伤气,日久天长,命自缓缓而长。
✅ 饮食也要顺阴阳、调体温、养气机:
☑ 白天宜温:姜枣汤暖养脾气
☑ 晚间忌寒:汤品勿近入睡前
☑ 辛辣少取:扶阳勿助火
☑ 动静合拍:每日三动三静,守心气平和
身体不是硬挺出来的,而是细细滋养流转温润出来的。舍小快,方能有大寿。
结尾留白一思:
六十之后,是藏精合气的年纪,养生不是多做,而是少犯。**宁可身微汗,不可气大乱。宁愿一天不洗,也不可一夜不稳。**你,是否准备好从今晚开始守住这点“老年人的养命规矩”了?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