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美文】我(郭 磊)今日刊发的是老领导读老领导的寓言感想共赏共享
祝建平 供图
史毅 供图
汤华中 供图
孙明勇 供图
盲从的代价与理想化陷阱追求
——读于天松寓言《狐狸的诱惑》
文/赵景涛
一则狐狸的诱惑,揭开了人性深处的盲从与幻梦。当"最好吃的东西"成为飘渺的指引,追随者的脚步便踏出了理想化的深渊。本寓言的深刻立意在于剖析群体无意识的代价,拆解乌托邦想象的虚妄,在幸存者与返乡者的双重镜像中,照见我们时代最隐秘的认知陷阱——那些被绝对化承诺裹挟的追逐,或许正让我们与真正的价值背道而驰。
信息链的失真与群体无意识
狐狸以模糊的承诺("最好吃的东西")煽动其他动物跟随,而松鼠、山羊等参与者从未质疑信息的真实性。这影射了现实中的"羊群效应"——人们常因权威暗示或群体行动而放弃独立思考。随着追随者增多,原始动机被不断简化,最终演变成集体盲目运动。牺牲的刺猬、树獭等象征着盲从者可能付出的惨痛代价。
理想化目标的虚幻性
"最好吃的东西"作为抽象目标,本质是空洞的诱惑。狐狸可能自己也不清楚目标为何物(甚至可能有意欺骗),但追随者们将幻想投射其中。抵达目的地后的失落,讽刺了人类对"远方必然更好"的执念——这种乌托邦想象常使人忽视当下拥有的价值。
幸存者偏差与认知局限
最终到达的狐狸、兔子等,虽幸存却未获得预期收益。他们"勉强安家"的结局暗示:即便付出巨大代价到达终点,结果可能仍不如预期。而返乡后发现"原地生活水平更高",更是尖锐指出:盲目追逐所谓"更好的地方",反而可能错过原有环境中未被察觉的发展机遇。
高绪平(金大庄人) 供图
姜立国 供图
寓言的社会隐喻
领导者责任:狐狸作为发起者,其动机是否真诚?寓言未明说,但暗示领导者若缺乏明确规划,可能将群体引向灾难。
风险分配不公:弱势者(刺猬、树獭)承担了更高风险,强者(狐狸)却幸存,暗喻社会运动中底层往往承受更多代价。
比较的陷阱:多年后的对比说明,发展是动态的。盲目出走者可能因信息滞后而误判形势。
现实启示
警惕煽动性言论:对"最好""必然"等绝对化承诺需保持理性审视。
价值重估:有时"追求"本身可能只是逃避现实的借口,真正的进步需建立在客观评估基础上。
这则寓言与《狐狸与葡萄》《旅行的青蛙》等经典寓言一脉相承,但其多层寓意尤其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盲目移民潮、职场跟风转型等现象,提醒我们:行动前需理清目标本质,评估代价,而非被虚幻的"远方"驱使。
林世高 供图
孙建忠 供图
附:于天松发的寓言故事——
《寓 言》
山野里,一只狐狸在狂奔。松鼠看到了,问他跑啥?狐狸说,快跟我跑,前面有最好吃的东西。于是,松鼠便跟着跑。接下来,小山羊、小鹿、树獭、刺猬也都跟着跑,去追求最好吃的东西。
路过险崖,刺猬牺牲了。渡大河时,树獭被鳄鱼吞了。穿越树林时,小山羊被老虎吃了。
只剩下狐狸、兔子、小鹿、松鼠到达了目的地。可怜他们找来找去,并没找到自己想象中的那最好吃的东西。但也只好勉强在新地安了家。
多年后他们回原地探亲,发现人家的生活水平比他们高三倍多。
高宗如 供图
陶俊峰 供图
赵景涛军装照、西装照拼图
【作者简介】赵景涛,河南省镇平县人1951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1969年2月入伍,1969年10月入党,历任战士、文书、团政治处报道员、师宣传科报道员、师宣传科干事、军宣传处干事、国家体委秘书、军政治部秘书、军坦克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1997年12月转业地方,任烟台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2000年1月一2010年5月,任《烟台日报社》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副总编、纪委书记。2010年5月,退居二线。2011年3月正式退休。
(注: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网络平台提供—敬谢!另此文已声明首发,按平台要求——72小时内谢绝其他平台取用)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