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翎谕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家长竟掀起 “断供风”,要孩子没苦硬吃。
211 女大学生生日前,得到了父母的一份“礼物”:国庆后一分钱不给。
本以为是玩笑的许悦,最终被逼得节衣缩食、打零工维生。
更离谱的是,这并非个例,甚至有的父母做法更残酷。
然而这些父母明明有经济实力,却用 “断供” 逼孩子 “自食其力”。
这种 “没苦硬吃” 的教育,到底是帮孩子成长,还是在坑孩子?
“上学断供”这个词以前只出现在留学圈,有留学生家里经济情况紧张。
这导致他们无法承担高昂的留学费用,只能停止给孩子提供学费和生活费。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在国内的一些家长中,也掀起了一股“断供风”。
他们明明有经济实力,却提出不再给上大学的孩子生活费,要求孩子靠自己。
刚刚上大学还不到1年时间的女大学生许悦,就是被父母“断供”生活费了。
许悦的家庭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本人学习成绩也很好,考上了一所211大学。
等到许悦去上大学时,她的父母答应给她一个月4000元的生活费。
虽然许悦的学校在广州,消费不低,但是4000元绰绰有余。
所以许悦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富裕,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也不用多考虑。
这期间父母还经常打电话关心许悦,问她钱够不够花。
然而才几个月过去,许悦的父母态度就变了。
他们告诉许悦生活费要降低,一个月减少1000元。
而且不再一个月给一次生活费,两个月才给她一次。
许悦根本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这么做,但是3000元也够花就答应了。
可是她的父亲说了一个很奇怪话,让她想一下以后“该怎么靠自己活”。
不过许悦没多想,还是像以前一样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活。
很快就到了许悦的生日,这次父母给她准备了一个“大惊喜”。
他们竟然告诉许悦,在国庆节过后,就不再给她一分钱生活费。
以后在学校的开销,都要靠许悦自己想办法。
这时许悦还以为父母是开玩笑,想考验一下她,认为她之前花钱太多了。
没当回事的许悦就直接答应了,不过她的心里还是觉得很难过。
因为手里还有一些钱,被断供的许悦并没觉得这有什么影响。
然而随着钱越花越少,而父母真的不再给她任何钱。
这让许悦彻底慌了起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难道自己的父母真的这么狠心,要对自己如此残忍吗?
事实证明许悦的父母是动真格的,不管许悦怎么哀求,他们都没退让。
无奈的许悦只要想办法,她最先想到的是从自己的饮食上去节约钱。
她减少吃外卖的次数,多去食堂吃饭,或者少吃一顿饭。
当然在生活的其他地方也得节约,像是外出坐车。
以前许悦直接打的,这样子节约时间,但是价格贵。
现在的许悦是坐地铁出行,比以前花的钱少很多,但是用的时间也更多。
不过省钱也不是办法,手里的钱早晚有一天会用完。
许悦只要去打工,做兼职,好在广州这样的机会比较多。
但是这些工作往往是一些耗费体力,或者无意义的工作。
有时候还得占用许悦的上课时间,要不然就没收入没钱花。
通过做这些兼职,许悦在父母断供之后,“活了下来”。
后来父母才告诉许悦,起初给她很多钱,是想考验她的理财能力。
但是根本没看到她有理财的想法,所以才选择给她断供。
不过如今证明他们的对的,许悦现在能自食其力了。
许悦的父母想通过这种方式锻炼自己孩子,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很成功。
但是在一些人看来这属于“没苦硬吃”,并不赞同这种做法。
孩子在上大学之前,家长不考虑这方面的教育,对孩子百般宠爱。
等到了大学,父母却“突然开悟”,想要培养孩子自食其力了。
但是他们不想着引导孩子去努力,只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逼”孩子吃苦。
这种方式真的有效果吗?孩子到最后是成长了,还是走上歪路呢?
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懂事的孩子不用做这些事也会懂事;
而不懂事的孩子,你选择断供也不会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的。
然而社会上像许悦这种父母不在少数,有的做法甚至更为过分。
比如一些孩子在跟父母要生活费时,父母虽然会给,却是“百般刁难”。
大学生小萧的父母不会主动给生活费,每次都要小萧去要。
然而每次小萧只有好言好语地各种“求”父母,才能拿到生活费。
但是父母却觉得她是只看重钱才会对父母说好话,有时候还会责骂几句。
所以每次要生活费,就是小萧感觉最痛苦的时候。
有次小萧生了病去看医生,跟父亲要钱,结果父亲的反应却是暴怒。
他大声责问小萧:“你以为我赚钱容易啊”“整天一张口就是找我要钱”。
这件事小萧一直无法忘记,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
一些家长就是这么奇怪,总是盼着孩子成长懂事,能为自己分担。
却一点也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情况,认为孩子在学校花不了多少钱。
还认为别人能去勤工俭学,那么自己的孩子也可以。
一位大学生就因为父母断供,只能到处去做兼职。
这样子虽然真的能够自食其力了,能自己赚钱自己花了。
但是导致他无法参与校园活动,从而认识不到所学专业的人脉。
更惨的是每天都在为生计考虑,无法安心学习,成绩也跟着下降了。
看似在大学中赚钱,比别人早成长了,但是损失比得到更多。
还有的父母做法更绝,给孩子生活费,但是要求孩子打卡。
把生活费分为几个部分,做满一项就给一部分的钱。
甚至有的设置了早晚问候父母费,今天问候了父母才能拿到这笔钱。
有的父母严苛到规定了打卡的方式,比如发视频等等。
为了防止孩子提前把视频录好,还会每天设置不一样的规则。
即使孩子这么做了,但是哪些细节不让父母满意,那么还会扣钱。
父母把孩子为了督促孩子上进,就把孩子管的死死的,不给任何自由。
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让孩子感到压抑和痛苦,造成不好的后果。
希望孩子成材是好的,但是父母的教育也要到位。
而且不是说让孩子自食其力就是错的,但是也要有所度。
大家怎么“断供”这个教育方式好吗?没苦硬吃能教育孩子吗?
南风窗,2025-08-22,《刚上大学,父母断供》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