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首家餐厅6小时狂赚33万,马斯克:上海店要让麦当劳睡不着

特斯拉开餐厅了,6小时赚了4.7万美元,比隔壁麦当劳全天流水还高30%。马斯克大手一挥:上海浦东工厂旁3000平米地块已备好,2026年春节开业,定价美国的70%。这事听着像跨界玩票?兄弟,你要是这么想,就太小看马斯克这个“时间贩子”了——他哪是来卖汉堡的,他是来抢你充电那1小时的,顺便把加油站、电影院、游乐场的活儿全干了。


一、“飞碟餐厅”爆火:卖的不是汉堡,是“时间货币”

先看洛杉矶圣莫尼卡大道那家“飞碟餐厅”:银白色曲线造型,霓虹灯一绕,活像外星飞船降落在地球。80个V4超充桩杵在那儿,不光特斯拉能充,别家电动车也能插枪。最绝的是,你充电时不用干等——户外有电影屏幕放片儿,餐厅里有汉堡薯条,擎天柱机器人(就是那个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还会端着爆米花满场跑。

就这么个“充电+干饭+看电影”的组合拳,开业当天直接引爆。几百号人提前13小时排队,6小时狂揽4.7万美元(约合33万人民币)。隔壁麦当劳哭晕在厕所:我全天流水才3.6万美元,你这6小时就超额完成KPI?

但你以为马斯克靠卖汉堡赚钱?太天真了。一个汉堡能赚几个钱?关键是那80根超充桩。现在电动车充电多慢?就算是V4超充,快充也得40分钟到1小时。这1小时,你总得干点啥吧?站着玩手机?太low了。特斯拉说:来,坐下来吃个汉堡,看会儿《流浪地球》,顺便买点擎天柱手办——钱不就来了吗?

这叫什么?时间货币化。把你原本“无效等待”的充电时间,变成“有效消费”的娱乐时间。传统加油站也卖水卖零食,但那是“被动消费”;特斯拉直接把加油站改造成“生活场景”,让你“主动停留”。从“不得不等”到“不想走”,这才是马斯克的狠活儿。

二、从“造车”到“造圈”:特斯拉的生态野心藏在薯条里

有人说:特斯拉好好卖车不行吗?搞什么餐厅?这话就跟当年说“苹果好好做手机,搞什么App Store”一样可笑。马斯克从来不是“汽车制造商”,他是“生态搭建商”——用电动车当入口,把你拽进他的“特斯拉宇宙”。

你想想:你买了特斯拉,就得上特斯拉的超充网;充电时饿了,就去特斯拉餐厅;看完电影觉得机器人可爱,就买个Optimus手办;以后餐厅搞会员制,充1000度电送10个汉堡,你充不充?

这已经不是“卖产品”了,是“卖闭环”。从车、充电、能源,到餐饮、娱乐、周边,特斯拉要把你的“衣食住行”全包圆。上海浦东那家3000平米的店,为什么选在超级工厂旁边?明摆着:工厂造车主战场,餐厅就是“用户体验中心”。以后工厂参观完,直接拉到餐厅吃饭——“你看我们车好,饭也香,买一辆不?”

更鸡贼的是定价:“美国的70%”。洛杉矶一个汉堡卖12美元,上海就卖8.4美元(约60人民币)。不贵,但也不便宜——刚好卡在“能接受”又“有点小资”的区间。你会说:“60块一个汉堡?抢钱啊!”但转念一想:“算了,充电免费送的券,不用白不用。”——马斯克要的就是这个“心理账户”:把充电的钱,悄悄转移到餐饮消费里。

三、中国玩家小心了:当特斯拉变成“餐饮巨头”,谁会睡不着?

特斯拉餐厅杀进上海,最慌的不是麦当劳、肯德基,而是新能源车企和加油站

先说加油站。现在加油站的“非油业务”(卖水、零食、便利店)已经占营收30%以上。但加油站有个死穴:车流量大,但停留时间短——加完油就走,谁会坐下来吃饭?特斯拉直接釜底抽薪:我让车主主动停留1小时,你加油站拿什么比?以后高速服务区要是全是特斯拉餐厅,中石油中石化的便利店生意不得暴跌?

再说新能源车企。蔚来搞换电站送咖啡,小鹏建超充站配休息室,都是学特斯拉“场景化”。但特斯拉狠就狠在:它不只是“配套服务”,而是把餐厅做成“流量入口”。你去蔚来换电站喝咖啡,可能只喝一杯;但你去特斯拉餐厅,可能吃饭、看电影、买周边,消费链路拉得更长。

更可怕的是“用户粘性”。当你习惯了充电时吃特斯拉的汉堡,习惯了机器人给你送餐,习惯了户外屏幕看电影——下次换车,你会不会优先考虑特斯拉?毕竟,别家车企可没这么“好玩”。

四、不是所有车企都能抄作业:特斯拉餐厅的“护城河”在哪?

看到特斯拉餐厅爆火,肯定有车企想抄作业:我也建个餐厅,配个电影院!但你抄得动吗?

第一,超充网规模。特斯拉全球有5万个超充桩,中国就有1.5万个。你建个餐厅,得先有足够多的车主来充电吧?要是每天就几辆车,餐厅不得亏死?

第二,科技感溢价。擎天柱送爆米花、飞碟造型、户外电影……这些不是随便搭个棚子就能复制的。特斯拉的“科技人设”已经深入人心,它搞餐厅是“锦上添花”;你一个传统车企搞餐厅,可能被骂“不务正业”。

第三,马斯克的流量体质。就马斯克那张嘴,随便发个推:“上海餐厅要卖葱油饼”,就能引爆热搜。别家车企老板发微博,可能连个水花也没有。

所以,特斯拉餐厅不是“餐饮生意”,是“科技+流量+生态”的组合拳。你学它建餐厅,学不来它的超充网;你学它搞电影,学不来它的科技IP;你学它降价,学不来它的成本控制(上海工厂量产成本全球最低)。

五、上海店2026年开业:我们该期待“特斯拉煎饼果子”吗?

马斯克说上海店2026年春节前后开,定价美国的70%。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本土化改造是必须的。洛杉矶卖汉堡薯条,上海能卖吗?肯定不行。大概率会推出“中国限定款”:特斯拉葱油饼?Model Y形状的生煎包?甚至可能和沪上阿姨联名搞“充电桩造型奶茶”。毕竟,要赚中国人的钱,先得抓住中国人的胃。

其次,会员体系会玩出花。充100度电送积分,积分能换电影票、周边;车主生日送免费汉堡;甚至可能搞“充电时长排行榜”,充得多的送擎天柱机器人体验名额——马斯克最擅长用“游戏化思维”让你花钱。

最后,会倒逼整个行业升级。特斯拉一来,蔚来可能会把换电站改成“电竞馆”,小鹏可能在超充站加个剧本杀包间。到时候,电动车竞争就不是“续航多少公里”,而是“充电时能玩多少花样”。

结语:别低估马斯克的“跨界”,他在重新定义“汽车”

有人说:特斯拉餐厅要是不好吃怎么办?汉堡做不过麦当劳,电影没Netflix好看,那不就凉了?

但你忘了:当年特斯拉造电动车,也有人说“续航不行”“充电麻烦”;后来搞星链,有人说“卫星会掉下来”。马斯克从来不在乎“单点最优”,他要的是“系统最优”——车、充电、餐厅、机器人,甚至以后的星舰,都是他“火星殖民计划”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看来有点远,但梦想总是要有的)。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特斯拉餐厅开业不是“多了个吃饭的地方”,而是电动车行业从“工具属性”转向“生活属性”的信号。以后你买的可能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充电时是餐厅,露营时是电影院,堵车时是游戏厅。

至于上海店能不能复制洛杉矶的成功?我觉得大概率会。毕竟,中国人最懂“排队”,也最懂“消费场景”。到时候,估计又会有人提前13小时排队——不为充电,就为看看擎天柱怎么端着生煎包喊“欢迎光临特斯拉餐厅”。

马斯克这老小子,又赢麻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特斯拉   麦当劳   上海   餐厅   小时   擎天柱   加油站   洛杉矶   机器人   电动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