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ROMO系列让扫地机器人变了样,能否复制无人机的统治力?

无人机巨头的地面远征开始了。

8月6日,大疆创新正式发布首款扫地机器人系列DJI ROMO,以ROMO S/A/P三款机型敲开了地面清洁的大门,价格分别为ROMO S(水箱版)4699元、ROMO A(水箱版)5399元、ROMO P(水箱版)6799元。其中,旗舰款ROMO P凭借全透明机身与基站设计,彻底打破行业同质化困局,让清洁过程从此“可视化”!扫地机器人也因此完成了从功能工具向空间美学单品的跨越。

这场跨越并非偶然。历经多年秘密研发、几次延期发布,大疆终于将无人机积累的传感器融合、避障算法与精密制造能力注入了地面清洁场景。在上海家电网看来,ROMO系列不仅是产品线的延伸,更是大疆对“空间智能”概念的最新诠释。

一、无人机技术迁移,不拼参数,拼“聪明”

大疆ROMO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无人机级技术体系迁移至地面清洁场景,形成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硬件上,双目鱼眼视觉(170°前视+285°环绕FOV,毫米级避障)与3颗固态激光雷达(270°视角,10米探测)融合,实现全场景无死角感知,暗光环境仍可靠工作,且无机械结构更耐用。算法上,沿用无人机同款机器学习与导航规划逻辑,可识别2毫米细线等微小障碍,动态调整清扫路径,整体避障精度、建图效率和可靠性远超传统单目/机械雷达方案,大幅减少人工介入。

最重要的是,大疆这次没跟别人比谁吸力大,而是实实在在做了一套清洁全家桶。从介绍来看,这套方案包括智能调速双边刷、双旋臂零缠绕中刷、柔性双机械臂、双厚拖布以及25000Pa大吸力风机等核心组件。其中,柔性双机械臂可根据实时地图自动调整角度,实现墙角、桌脚等传统清洁盲区的100%覆盖。双旋臂零缠绕中刷则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应该能从根本解决毛发缠绕问题。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滚筒履带,应该也是考虑到滚筒履带虽在部分场景清洁力强,但存在“越扫越脏”“直角边遗漏”等缺陷,且毛发缠绕率高、污水箱维护复杂,长期使用成本增加。

此外,首创“水路+风路”双重抗菌系统,银离子抑菌、UV除菌与高温烘干形成闭环防护,特别在ROMO P机型上,新增的UV抑菌尘袋与除菌清洁液双舱设计,使抗菌防护等级达到了医疗级标准。

二、设计革命,颠覆性透明基站改写行业美学

如果说无人机技术迁移为地面场景带来了更好的清洁方案,那ROMO P的全透明基站设计,更是堪称行业审美的里程碑。

半透明穹顶搭配模块化交互组件,将内部电控系统、尘袋与水箱布局可视化,用户可实时观察工作状态,彻底终结传统扫地机“盲盒式”体验。这种功能即美学的理念,让扫地机器人首次成为可陈列的家居装饰,呼应了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的“2030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18亿美元”背后、消费者对“颜值与实用性并存”的需求升级。

三、加入混战,搅局者还是规则改写者?

当前扫地机器人市场呈“多强争霸”格局,追觅、科沃斯、石头、云鲸等品牌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但行业深陷参数竞赛与同质化泥潭。不少用户吐槽,扫地机器人多年未有颠覆性创新,消费者实在是厌倦了参数堆砌。

大疆的入场,将以“差异化”而非“卷参数”破局,凭借传感器、算法及精密制造的技术积累,正填补行业“智能有余,体验不足”的短板。大胆猜测,依托覆盖全球无人机市场的渠道网络,ROMO可快速渗透欧美、亚太市场,如同时联动DJI Fly App实现“无人机+扫地机”协同作业,或许就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清洁生态。

当然,ROMO的意义又远不止于一款产品。在上海家电网看来,ROMO更像是大疆用空中智能的思维,在回答什么是理想的家居清洁,毕竟,当清洁科技终于开始思考美学、健康和实用,我们对家务的想象,确实该改改了。

目前,旗舰款ROMO P已到上海家电网评测室,后续评测也将持续跟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数码   无人机   机器人   系列   清洁   水箱   双机   美学   地面   场景   基站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