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身体更健康

"在咱们村里,老李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长寿 “标杆”。都年过 80 了,走起路来依旧脚下生风,那身板挺得笔直,脸上透着红润,精气神足得哟,跟六七十岁的人站一块儿,旁人一瞧,还以为老李 “偷吃” 了啥返老还童的仙丹,年轻了至少 10 岁!

有人好奇,追着老李问他的养生秘诀。老李总是眯着眼,嘴角一扬,乐呵呵地回一句:“哪有啥特别的窍门,不就是每天吃得香、睡得好,能正常通便嘛!” 这话一出,旁人心里直嘀咕,就这么简单?

陈先生站在一旁,不禁想起自己老爹。老爷子刚过 70 就走了,晚年那几年,被便秘折腾得苦不堪言。有时候,一周多都解不出大便,肚子胀得像面鼓,憋得满脸通红,可就是 “千呼万唤不出来”。身体里的废物、毒素一个劲儿地堆积,整个人被折磨得没了人形,干啥都没劲儿。健康啊,就这么一点点被 “偷走” 了。

一、排便竟能 “透露” 寿命长短?真不是闹着玩

好多人都不当回事儿,心想着,不就是几天没上厕所嘛,有啥大不了的?嘿,您可别小瞧了这事儿,它背后潜藏的危害,远超想象。

北京大学有个超牛的研究团队,花了大力气,对 50 万国人的排便习惯展开了一场 “大追踪”。他们深挖数据,把排便频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摸了个透。结果发现,那些每天排便超过 1 次的人,相较于每天只排便 1 次的,患上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居然分别飙升了 12% 和 33%!这还不算完,每周排便少于 3 次的,也没好到哪儿去,缺血性心脏病和主要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也跟着水涨船高。

看到这儿,估计有人脑袋上挂满了问号:这排便次数咋就跟心血管疾病扯到一块儿了呢?

您瞧啊,不管是排便太勤,还是少得可怜,本质上都是肠道菌群 “闹别扭” 的表现。要是排便频繁,胃肠就像个上了发条的机器,蠕动得太快,食物在肚子里还没来得及被充分 “加工”,就被匆匆 “赶” 了出去。时间一长,身体代谢乱了套,能量供应也跟不上趟,血压还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心血管疾病可不就趁机找上门了嘛!

反过来,要是排便少,肠道就跟泄了气的皮球,蠕动无力,体内的垃圾、废物只能在里面 “安营扎寨”,越积越多。那些有毒有害物质瞅准机会,“偷渡” 进血液,心血管系统就得被迫负重 “长跑”,负担一天比一天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也在《Nature》的子刊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他们耗时 11 年,随访了 2 万多人,发现肠道菌群的健康状况,就像给人贴上了 “年轻” 或 “衰老” 的标签。肠道菌群要是生机勃勃、和谐共处,人体就跟着活力满满,显得年轻态;要是菌群 “内战” 不断、一片混乱,人就会加速衰老,各种毛病纷至沓来。

虽说目前还没确凿证据,能一锤定音地证明排便频率和长寿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这些研究已经跟咱 “喊” 得够大声了:肠道健康,也就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不单单关系到消化系统,免疫、代谢等身体的方方面面,都跟它紧紧绑在一起。所以啊,别把每天拉几次屎不当回事儿,搞不好,严重起来能牵扯出肿瘤之类的大麻烦。专家建议,每天保持 1 - 2 次的排便频率,那才是 “黄金标准”。

二、排便 “亮红灯”?身体在拉警报!

排便这事儿,就像是身体健康的 “晴雨表”,稍有异常,可能就是身体在给咱们发 “求救信号”,千万得重视。

(一)黑便:消化道的 “隐忧”

要是哪天您发现,大便颜色突然从熟悉的黄褐色,“变身” 成了黑色,质地还软软的,油光发亮,这可不是啥好兆头。这种柏油样便,往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肠胃要是闹了毛病,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更严重的胃肿瘤破裂,都可能导致血液混进大便,让它 “改头换面”,变成这吓人的黑便。

(二)黏液便:肠道的 “小情绪”

要是大便里裹着一层黏黏糊糊的东西,您可别大意。一方面,可能是前一天吃多了油腻、辛辣的食物,肠道为了消化这些 “重口味”,不得不分泌大量肠液来帮忙,黏液就跟着混进大便了;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肠道发炎、感染,甚至肿瘤在 “作祟” 的病理性信号,得赶紧排查。

(三)便血:肠癌的 “危险信号”

便血这事儿,可千万不能小瞧。肠道里要是长了肿瘤,大便在通过的时候,就像一辆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难免会摩擦碰撞,导致出血。当然,痔疮、肛裂这些常见的肛肠病,还有结直肠的其他毛病,也可能引发便血。但不管啥原因,只要发现便血,别犹豫,立刻去医院,把病因查个清楚。

(四)粪便变细:肠道有 “梗阻”?

如果您发现,大便突然变得细细的,像根小指头,或者表面出现一道道压痕,这可能是肠道里藏着 “不速之客”—— 肿瘤的迹象。随着肿瘤在肠道里 “安营扎寨”、不断壮大,就会挤占大便的 “通道”,排便时受到压迫,大便形状自然就变了。而且,患者常常会有排不尽的感觉,总觉得肚子里还憋着一股劲儿。

(五)异常腹泻:健康的 “绊脚石”

要是最近频繁跑厕所,一天拉上好几次稀便,这也可能和癌症有关。比如说胰腺癌,它就像个 “捣乱分子”,悄悄影响着消化系统,引发腹泻。长期这么腹泻下去,身体里的营养物质就像开了闸的洪水,哗哗地往外流,身体得不到滋养,长期健康可就悬了。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赶紧去医院,别让病情 “暗度陈仓”。

三、憋屎的 “代价”:你承受不起

咱们都有过那种憋屎的难受劲儿,几个小时还能咬牙扛一扛,可要是憋上 1 - 2 天,那简直是 “度秒如年”,身体本能地抗拒,根本忍不住。但您听说过吗?英国有个 “狠人”,因为运毒被抓,为了不让警方拿到证据,愣是凭着一股 “倔劲儿”,憋屎憋了整整 47 天!

有人就纳闷了:人真能这么长时间不上厕所?

其实啊,人体的排便忍耐度,就像个可以调节的阀门,是能通过主观意识控制的。经常憋屎的人,直肠就像个被撑大的气球,得积攒更多的粪便,才会触发便意。可这些憋在体内的屎,可不是 “乖乖宝”,它们待得越久,对身体的危害就越大。

那憋回去的屎都跑哪儿去了呢?这就得从咱们身体的 “指挥官”—— 大脑中枢说起。当您憋着屎的时候,大脑中枢就像个严厉的将军,发出 “不许拉” 的指令,肛门外括约肌立刻 “听令行事”,收紧 “防线”,把粪便赶回乙状结肠。这些粪便就滞留在结肠里,随着时间推移,大便里的水分被结肠像海绵吸水一样,一点点吸回去,大便变得又干又硬,便意也跟着 “烟消云散”。长此以往,便秘就缠上身了,而且屎在体内多待一天,危害就加重一分。严重起来,这些 “恶果” 可够人受的:

(一)肿瘤风险飙升

长期憋屎,肛肠就像个负重的骆驼,压力山大。粪便里的氨、硫化氢、大肠埃希菌等有害物质,瞅准机会在肠道里 “兴风作浪”,对结直肠黏膜发起 “攻击”,时间一长,黏膜受损,肿瘤就可能乘虚而入。

(二)心脑血管危机四伏

憋住的屎越来越干结,想排出来就得出 “大力”,这一用力,腹压瞬间升高,交感神经跟着兴奋起来,血压也跟着 “上蹿下跳”。要是本身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这时候就像走在钢丝上,一个不小心,心源性意外就可能突然降临,生命安全可就悬了。

所以啊,有便意的时候,千万别憋着,及时去厕所,让身体保持规律的排便节奏,这可是守护肠道和全身健康的关键一步。别让一时的疏忽,给身体埋下 “定时炸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大便   身体   健康   直肠   粪便   肠道   劲儿   肿瘤   寿命   心血管疾病   次数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