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醒”之下,特朗普恍然大悟,关税战赢家已悄悄现身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当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砸向中国时,他从未想到过,这场关税战的最大赢家竟然不是自己。

直到最近,在中国无意间的“提醒”之下,特朗普才赫然发现,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竟然是他。

这个赢家到底是谁呢?

关税大棒挥空

在开启这场关税战之前,特朗普一直对关税这一“有力”武器寄予了厚望,认为自己这一次一定可以一举击败中国。

于是从钢铁铝材到大豆牛肉,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几乎涵盖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超过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大批被加征了关税。

可是让特朗普没有想到是,中国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关于这场关税战,中国却早已布下了棋局。

巴西农民在亚马逊雨林中开垦新田,阿根廷牧场主将牛肉装上驶向东方的货轮,西班牙橄榄油商也在连夜修改出口标签——这些国家疯狂抢占的,正是美国主动让出的中国市场。

更让白宫措手不及的是,中国对美LNG进口量暴跌70%后,俄罗斯天然气巨头立刻递上合同;当美国威胁切断对华石油供应时,俄罗斯部长更是公开承诺“要多少给多少”。

这种无缝衔接的市场替代,让特朗普的关税战如同重拳打在棉花上,就在特朗普感到无比挫败之时,4月21日,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的一番话终于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俄罗斯,这个被美国制裁了十年的国家,也在关税战的硝烟中嗅到了转机,而这一切转变的开始,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开始的。

蒙古的转向

蒙古,这个夹在中俄之间的国家,曾是美国楔入欧亚大陆的理想支点,在2012年蒙古还高调推行“第三邻国”的战略,美国前国防部长哈格尔甚至亲自出席了乌兰巴托的军事演习。

但是当特朗普政府对蒙古失去兴趣、当俄罗斯突然与哈萨克斯坦商讨绕道输气管道时,蒙古国的政治家们终于算清了一笔账:每年50亿美元的过境费,远比白宫的空头支票实在。

于是戏剧性一幕上演:曾阻挠中俄管道建设的蒙古,如今主动推动跨境铁路对接;曾向西方献媚的乌兰巴托,开始用俄语播放中国网剧。

这种转变不仅让“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峰回路转,更让中蒙俄经济走廊从图纸跃入现实——美国种下的离间种子,最终长成了区域一体化的参天大树。

中俄的合作之路

因此,当中俄哈天然气管道项目因技术争议搁浅时,华盛顿绝对没有料到,被美西方踢出欧洲能源市场的俄罗斯,竟在中国找到了更大的舞台。

“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项目——这条设计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的能源动脉,在拖延数年后突然加速推进。

戏剧性的是,推动力竟来自美国自己:当美方放风要切断对华石油供应,莫斯科立即把修建管道摆在了和中国的谈判桌上。

原本摇摆的蒙古国在此时的突然醒悟,也为这条管道扫清了最后一个道绊脚石,于是中俄两国之间最重要的一项合作,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当这条管道建成之后,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彻底扭转能源命脉握于欧洲的被动局面。

更让美国感到恐怖的是:中俄贸易的本币结算率已经达到了95%,石油人民币体系再度增添了一项重磅砝码。

贸易的逆袭

当中俄3月啤酒贸易量暴涨1.7倍的消息传出时,西方分析师还在纠结表面上的“俄罗斯人能否喝惯青岛啤酒”。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致命细节:这些贴着中文标签的啤酒罐,运输路线正经过新开通的中俄跨境铁路。

这条铁路不仅让蒙古国的煤炭直抵天津港,更让中俄贸易在关税战阴影下逆势冲上2448亿美元新高。

这个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令人心惊的产业链重构:中国汽车取代德国大众驰骋在西伯利亚公路,俄罗斯原油通过远东港口注入山东炼厂。

甚至连网文、短视频这些“软实力”产品,都在关税战造就的真空地带疯狂生长。

当美国还在为波音飞机被退货焦头烂额时,中俄已联手打造出关税防火墙——你的制裁清单,我的合作菜单。

在美国没有注意到的角落,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在迅速增长。

战略的误判

当张汉晖大使宣布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突破95%时,美联储的美元霸权警报已然拉响;当北京烤鸭与红菜汤成为中俄元首宴会标配时,白宫的文化渗透战略彻底破产。

特朗普或许至今想不通:为何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换来的却是俄罗斯对华出口激增19%?为何科技封锁越严,中俄联合研发的“贝加尔”芯片越先进?

答案藏在基辛格五十年前的名言里:“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当美国用制裁大棒逼欧洲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中国顺势接过1.2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市场;当美国强迫盟友加入芯片同盟,中俄联合实验室却研发出28纳米自主生产线。

这种“你拆东墙我补西墙”的博弈,让特朗普的关税战沦为21世纪最大战略乌龙——本想孤立中国,却亲手将中俄推成背靠背的全面战略伙伴。

霸权的黄昏

当中俄在联合国联手否决涉朝决议,当金砖国家扩容冲击G7集团,当东南亚国家集体拒绝选边站队,一个残酷的现实也愈发清晰——

美国再也不能用一架F-35换取一个盟友,再也不能用SWIFT系统绞杀一个国家。

关税战最致命的后果,不是中国找到新供应商,而是全球南方突然觉醒——原来离开美元体系,交易照常进行;摆脱美国操控,发展更加自主。

此刻的莫斯科,正用人民币购买浙江的核电站设备;北京的超市里,俄罗斯冰淇淋与阿根廷牛肉摆上同一货架;乌兰巴托的议会大厦前,工人们正在安装华为5G基站。

这些看似零散的场景,拼凑出的正是多极世界的新图景——而特朗普六年前扣动的关税扳机,恰好击穿了单极霸权的最后一块护甲。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那个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总统,最终成就了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那场旨在遏制中国崛起的关税战,意外激活了蛰伏二十年的石油人民币。

当2024年普京带着天然气合同访华时,不知他是否会想起特朗普——这位“最佳助攻手”,或许值得克里姆林宫颁发一枚特别勋章。

来源

美国试图在俄中之间“打楔子”?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回应|界面新闻 · 快讯

中俄高层会面,蒙古感到局势不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257775103196049&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乌兰巴托   关税   中国   西伯利亚   蒙古   俄罗斯   美国   恍然大悟   赢家   天然气   管道   美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