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独家稿件)
本文讲述埃及前领导人纳赛尔,共四篇。(第四篇)
1957年6月的前几天,以色列向各国记者表示,中东局势不可能走向战争。为了五月危机而来到以色列的各国记者感到很失望,纷纷准备回国。远在开罗的纳赛尔也相信,自己的策略成功吓阻了以色列。
1967年6月5日早晨8点45分,尼罗河的上的雾气刚刚散去,埃及军队整夜的警戒刚刚解除,此时正是交接班时间。突然,空中响声四起,成群的以色列战机以超低空飞行的姿态袭来。遮天蔽日的以色列机群倾泻下来了雨点般的炸弹。为了这场行动,以色列空军全军出动,连教练机都上了战场。在三个小时以内,占埃及空军95%的共336架飞机被击毁在了机场上,摧毁了埃及空军后,以色列空军马不停蹄的转头过去突袭约旦和叙利亚空军。在当天,叙利亚约旦的空军也几乎全军覆没,阿拉伯国家的空中力量荡然无存,而以色列的损失只有二十几架飞机。
以色列全面进攻埃及
在这场被载入史册的精彩空袭之后仅仅半小时,以色列地面部队就对埃及发动了全面进攻。在战前,以色列总参谋长拉宾的计划是,击退埃及军队,打通蒂朗海峡,拉宾认为这个计划已经足够大胆。而他手下的一个师长认为,这个计划太过保守,我们要打,就全歼西奈半岛上的埃军!
后来,这个师长的计划被采纳,他的名字叫阿里埃勒.沙龙。
在以色列军队发动突袭时,西奈半岛上的埃军将领正在机场等待前来视察的阿密尔元帅的专机,这让他们在以军突袭时难以做出反应。阿密尔元帅在空袭发生后立刻下令专机回到开罗,他失魂落魄的打了辆出租车回到了司令部,当他知道埃及空军已经全军覆没的时候,他已经丧失了理智,为了掩盖真相,他向埃及国内宣布——我军已经大获全胜,击落敌机86架!
消息传出后,埃及举国欢腾,纳赛尔来到指挥室询问战况,但阿密尔元帅假装忙着接电话发指示,把纳赛尔撂在一边,纳赛尔只得知趣的说:“好吧,那让元帅处理吧”。直到下午,纳赛尔才在国外的电台中听到了真实的情况,此时的西奈半岛上,埃军已经溃不成军。
对于以军的突袭,阿密尔元帅的他不经考虑就下令全线撤退,然后开始放弃指挥,执着于修建一座炮台,这是精神崩溃的体现。而这场未经计划的撤退迅速变成了溃退,大量完好无损的装备被抛弃给了以色列人,西奈半岛上的埃军一触即溃,到6月8日,以色列军队已经攻至苏伊士运河西岸,埃军一败涂地。
而在以色列在南线大举进攻时,约旦和叙利亚却因为各自的打算没有发起进攻策应埃及。最终,在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后,以军主力回师,轻易击败了约旦,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进攻叙利亚,占领了对叙利亚至关重要的戈兰高地,并且威胁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到1957年6月10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强烈要求下,以色列同意停火,此时的以色列疆域扩大了足足6.5万平方公里,面积超过1T,比战前拥有的国土大了足足两倍,在这场只有六天的战争里,以色列大获全胜。
而对于纳赛尔来说,他们一生中的至暗时刻来临了。
埃及溃不成军
1967年6月9日傍晚,埃及百姓在电视中看到了面容憔悴的纳赛尔,他颤抖着宣布了一项简短的声明,宣布埃及接受以色列的停火。自己对战败负有全部责任,决定辞去一切公职,让位于副总统毛希宁。
此时的埃及百姓对战况的糟糕程度如梦初醒,感到了空前的错愕和悲愤。但纳赛尔辞职的震撼压倒了一切,数百万的开罗的百姓们在看到纳赛尔辞职的消息后,穿着睡衣冲出了家门,很多人甚至光着脚冲到了街上,从四面八方涌向了纳赛尔的官邸,要求纳赛尔收回辞呈。他们高喊着:“纳赛尔,不要离开我们,我们需要你!”“纳赛尔,纳赛尔,唯有你是我们的总统!”。口号和哭泣声响彻全城,阿拉伯各国各派的电文雪片般发往开罗,要求纳赛尔留任。
纳赛尔辞职的决定是他独自做出的,没有通知任何人,甚至连副总统毛希宁都是在电视中得知的。当天深夜,埃及内阁召开紧急会议,敦请纳赛尔留任。第二天早晨,国民大会开会讨论此事,数十万百姓聚集在议会门前,对每一个进门的议员们友情提示到:你要是敢不投纳赛尔,出门就把你打死。议员们连连点头说:我当然投纳赛尔。
最终,在民意和现实压力面前,纳赛尔收回了辞呈,埃及人欢呼雀跃,纳赛尔必须重整旗鼓来收拾眼前的烂摊子。
在纳赛尔提出辞职后,阿密尔元帅也有样学样,也提出了辞职。他本以为纳赛尔收回辞呈的纳赛尔也会退回自己的辞呈,没想到纳赛尔却批准了。阿密尔十分不满,纠集党羽准备发动政变,但计划被纳赛尔破获,阿密尔被软禁起来。最终,由于阴谋败露而走投无路的阿密尔在1957年9月13日服毒身亡。
可是,对内部的清算无法挽回外部的败局,六日战争失败后,埃及丧城失地,整个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据,苏伊士运河也停止了运转,军队更是失去了战斗力。国内国外对纳赛尔议论纷纷,他已经跌落了神坛。
至于以色列,他们对阿拉伯人的蔑视已经达到了极点。以色列国防部副部长在战后说:所谓的阿拉伯人的联合,不过就是一群零的相加。
六日战场面
在六日战争中,埃及与美国断交,此时的纳赛尔想要重整旗鼓,只能依靠苏联。战争结束的二十天后,勋宗初期三巨头(勃列日涅夫,柯西金,波德戈尔内)之一的波德戈尔内(最高苏维埃主席)率苏联代表团访问埃及,纳赛尔诉苦说,埃及军队拥有的苏制飞机航程短威力小,希望苏联提供远程轰炸机以回敬以色列,这个请求被波德戈尔内所拒绝。纳赛尔提出能不能由苏联负责指挥建设埃及防空部队,波德戈尔内也表示拒绝,纳赛尔又提出埃及和苏联能不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这样以色列就不敢进攻埃及了,但波德戈尔内认为,纳赛尔的要求“过分了”。
但波德戈尔内提出了一个要求:苏联希望埃及能够在亚历山大港画一大块地给苏联,作为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所,并且由苏联海军陆战队守卫,内部悬挂苏联国旗。
本就对苏联在六日战争中袖手旁观极为不满的纳赛尔此时感到震怒,呵斥到:这正是帝国主义!
可是,此时的埃及已经没有资格跟苏联讨价还价了。思来想去之下,纳赛尔同意苏联海军可以自由出入埃及港口。
由于埃军的装备已经在战争中损失殆尽,苏联在原则上同意为埃及补充全部损失。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为了帮纳赛尔重建军队,随着苏联装备到来的是大量的苏联军事顾问。苏军扎哈罗夫元帅率领一千五百名苏军顾问长驻埃及,他对埃军在战争中的表现极为不满,更不满的是埃军竟然把苏联的武器完好无损的让以色列俘获了。扎哈罗夫元帅在埃及的日常就是打骂埃军将领,每当埃及军官要求提供武器时,他就大骂说:“你们要那么多武器干什么?再去拿来交给以色列人吗?你们需要的是训练!训练!”
为了重建军队,纳赛尔容忍了苏军的跋扈。在重建军队初见成效后,纳赛尔不顾苏联的拦阻,迅速开始袭击以色列。因为他不能在以色列的挑衅和国土沦丧的情况下坐以待毙,埃军派遣大量的敢死队跨过运河袭击以军,而以色列则以轰炸回敬,双方在六日战争结束后不久即重新陷入战火。
1967年11月,扎哈罗夫向纳赛尔禀报,埃及的防线已经稳固,纳赛尔随即发动了消耗战,对以色列的攻击明显增多。他在国民议会上说:用武力夺去的东西,只能用武力夺回。作为回敬,以色列空军还是大规模深入埃及领空轰炸,目标也从军营变成了基础设施,埃及大量的电厂和灌溉设施被以色列用凝固汽油弹烧毁。此时的埃及空军尚且没有组建完毕,而苏联提供的萨姆一型二型导弹根本无法对付以色列空军。
1968年7月,在国内屡受轰炸的情况下,纳赛尔访问莫斯科,要求苏联提供足够先进的战机和防空武器,被苏联拒绝。但苏联同意增加将驻扎在埃及的军事顾问提升到1.6万人,至此,苏联顾问在埃军中下沉到了排一级,埃军的任何军事行动均需要苏联顾问的同意。
在埃及遭受轰炸时,苏联在埃及的势力大为扩展,苏联地中海舰队司令部已经建设完毕,1969年8月,65艘苏联军舰在埃及水域举行了军事演习,正式宣告了苏联海军打入地中海。
此时,以色列与埃及的消耗战愈演愈烈,以色列开始轰炸埃及的工业区甚至小学,1969年下半年,埃及仅仅在半年内就有四千余人死于以色列轰炸。纳赛尔心急如焚,1970年年初,纳赛尔秘密访苏,请求苏联立刻提供萨姆三型导弹保卫埃及,但被苏联再三推脱。悲愤之下,纳赛尔直接说到:“我是一个每天挨轰炸国家的领导人,我的军队无所掩蔽,人民赤身露体毫无防卫,我有勇气把一个事实告诉人民,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美国是世界的主人,我不准备做一个向美国投降的人,但我的接班人将不得不这么做”。
见到纳赛尔如此说,苏联高层终于答应提供萨姆三型导弹和米格25战斗机,并且答应将提供先进的电子武器,当年4月,防空导弹到位,以色列军队不再深入埃及腹地。可是此时两年多的消耗战已经给埃及带来了巨大损失,埃及多年的工农业建设受到了沉重打击。不仅如此,纳赛尔也被迫放弃了不结盟运动领导人的身份,1968年布拉格之春发生后,埃及一反常态的没有谴责苏联,纳赛尔向铁托解释到:我在这个时候不能攻击俄国人,保卫埃及的唯一希望在他们身上。
在经历了与苏联几年的交往后,纳赛尔已经意识到,苏联人并不打算帮助他真正打败以色列,只是想让埃及持续停留在紧张状态,让苏军永远驻扎在埃及。1970年6月,美国提出了“罗杰斯倡议”,——埃及、约旦、以色列三国彼此承认主权,各方停止交火,以色列退出所侵占的领土,美国停止对以色列的军售。
这个计划看起来对埃及有利,但一旦承认以色列,将会对纳赛尔和整个阿拉伯民族主义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以色列对于这个计划满口答应,因为他们认为纳赛尔不可能同意。
对于美国的提案,纳赛尔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1970年6月29日,纳赛尔再次访问莫斯科,为获取苏联承诺的“电子武器”做最后的尝试,而苏联依然再三推脱,在会谈的关键时期,纳赛尔甚至提出,自己愿意放弃不结盟主义的原则,与苏联结盟,但苏联仍然表示拒绝。在这次会谈后,纳赛尔心如死灰,他对自己的战友萨达特说——安瓦尔,不要对苏联人抱任何希望了。
1970年7月23日,埃及正式宣布,准备接受罗杰斯计划,埃以宣布停火九十天,纳赛尔希望以色列能够遵守计划退出西奈半岛,这是埃及收回失地的最快的途径。
以色列本就没打算同意罗杰斯计划,之前假装同意只不过是做做姿态而已,他万没想到纳赛尔来了个稀里糊涂突然落锤计。以色列拒绝撤军,纳赛尔的期盼落空,但双方的停火继续了下去。
在六日战争失败后,纳赛尔的精神十分痛苦,他患上了糖尿病,体重暴瘦了三十斤,引发了多种并发症,他的双腿由于动脉硬化几乎无法行走。他在众人面前总是强忍疼痛,但每当孤身一人时总因为病痛而咆哮不以。1969年9月,以色列突袭埃及扎法拉哨所,杀死埃及红海省省长,并且击毁了一辆载有四十人的公共汽车,纳赛尔经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患上了严重心脏病而卧床不起。医生要求他必须休息,可是紧张的局势让他无法脱离工作。
纳赛尔
虽然苏联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纳赛尔的请求,但对于他本人的健康,勋宗倒是颇为关心。在勋宗的指示下,苏联派专机将纳赛尔接受治疗,先是用苏联特有的矿泉疗法,让他的病情稍有缓解。1970年纳赛尔最后一次访苏时,苏联为他提供了给航天员使用的氧气舱,这使纳赛尔的病情大大好转。可是接下来的两国会谈却让纳赛尔的心脏病再度加剧,因为身病好治心病难医,苏联拒绝提供先进武器让纳赛尔气噎胸脯,病情不断恶化。
由于心力憔悴,萨达特形容纳赛尔生命的最后几年说:他活的像个僵尸。
为了收回西奈半岛,埃及决定接受罗杰斯计划。接受这个计划代表纳赛尔将要承认以色列,这个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叙利亚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人们纷纷上街游行,他们的电台声称要把投靠美国,出卖民族事业的叛徒纳赛尔的脑袋揪下来。巴勒斯坦的电台将纳赛尔称为叛徒、杀人犯和吸血鬼。纳赛尔一生都将巴勒斯坦的解放事业视为己任,听了这些攻击后他如同万箭穿心,不堪忍受。
1970年9月,约旦和巴解组织矛盾激化,约旦军队杀死了上万名巴勒斯坦军民,这就是令人痛心的“黑九月事件”,听到阿拉伯人自相残杀的消息,纳赛尔又气又急,昏倒在地。9月22日,纳赛尔在病中向各阿拉伯国家首脑发出邀请,要求各国来到开罗调节巴约矛盾,会议进行了六天,与会各国代表发现了纳赛尔的严重病情,劝他休息,纳赛尔说:许多男女老少正在约旦死去,我们是在和死亡赛跑。
最终,在纳赛尔的斡旋下,约旦和巴解组织达成停火协议。9月28日,纳赛尔支撑着虚弱的身体前往机场为各国元首送行,当送别了最后一位元首科威尔埃米尔后,纳赛尔的双腿已经无法动弹,回家后即病倒在床。萨达特等人焦急的等待在床前,当晚七时,埃及和阿拉伯人的领袖纳赛尔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享年五十三岁。
纳赛尔去世的消息如同山崩般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埃及人迅速找到一切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涌向开罗。刚刚离开开罗的各国元首迅速返回。10月1日,纳赛尔的葬礼举行,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和五百多万埃及人参加他的葬礼,在他的葬礼上,卡扎菲哭的两次晕倒,阿拉法特倒地不起,本已经江河日下的阿拉伯民族事业,从此更加让人看不到希望。
卡扎菲在纳赛尔的葬礼上
此时的埃及,国土沦丧,经济崩溃,军事失利,纳赛尔将这样一个国家留给了后人。而阿拉伯人清楚,以色列绝不会主动退出自己所占的土地,因为对于犹太民族来说,这是他们艰难取得的生存空间,自己绝不会举以予人。
耶路撒冷,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寸土不让的神圣土地。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先锋杀至旧城的哭墙边,用手抚摸着这段犹太人心中的永远的灵魂归宿,对着哭墙喃喃自语——我至高无上的主啊,今日,我们终于重回到了你的身旁。
纳赛尔死后,由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
萨达特公认为“过渡人物”
但萨达特一经继位即巩固了权力
萨达特将洗雪国耻视作第一任务
他曾经尝试通过谈判收回西奈半岛
但以色列坚决拒绝
梅厄夫人说:我们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于是萨达特开始备战
他对军队说:
“渡过运河,葬身战场要比接受1967年失败后蒙受的奇耻大辱光荣千百倍”
埃及宣称:除非以色列撤走西奈半岛和加沙走廊的所有部队,埃及才会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作为回应,1971年,以色列花费五亿美元
在苏伊士运河边修筑了堡垒系统,准备长期防御
在北部,以色列坚决拒绝撤出戈兰高地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扩军备战,准备用武力夺回
双方无法谈判
法国外交部长若贝尔声称:
“除非埃及人自己搞出点名堂来,否则局势没有改变的希望”
1972年,萨达特宣布
埃及为了与以色列开战,已经准备好
“牺牲一百万名士兵”
而这,终将把一切导向
第四次中东战争
(搜索「头条深一度」,看更多深度好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