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叶,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被人为划了两条线,即分割了越南的北纬17度线和分割了朝鲜的北纬38度线。
几十年过去,越南早已实现了南北统一,而朝鲜却永远地停在了三八线。
这两个中国曾经的藩属国,为何在统一问题上,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
战争级别不同
二战以前,越南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爆发后,号称欧洲军事第一的法国差点被德国打残,自身难保,无暇顾及殖民地。因战略地位重要,且资源丰富,越南顺理成章地被日本占领。
作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在中南半岛赶走日本人后,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计划将越南重新交给法国治理。
战后的法国,也认为自己又行了,于是对英美的“建议”欣然接受。
但是,随意安排一个国家命运的英美等国,引起了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爱国青年的强烈不满,他们决定反抗,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于是在中苏的支持下,胡志明在越南北方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历史上的北越。
胡志明等人的做法让法国很不爽,竟敢在“自己的”地盘撒野。于是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建立越南共和国,即南越。
两边互相看不顺眼,只有开干。
这一打就打了八年,北越在中国的支持下,取得胜利。出于当时国际形势变化,法国自知继续在南越推行殖民统治已不可能,但它也不会轻易让越南好过。好其他西方国家尿性一样,法军撤离前,给越南问题埋了雷,这颗雷就是《日内瓦协议》。
协议规定,越南北方和南方以北纬17°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在规定时间内举行自由选举,实现和平统一。
简单来说,就是自行解决统一问题。
看到法国小老弟不行,美国被迫亲自下场。
1961年,美国向越南派遣特种兵,试图遏制北越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美国出兵后,仅有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泰国、菲律宾等少数小弟象征性派兵参与,也算是帮美国在战场上亮了亮嗓门。
除了几个小弟的支持外,美国在越南发动的战争,缺乏国际社会的支持,大量西方盟友甚至质疑这场战争的合理性。
从一开始,美国几乎是孤军参战。因此在不得已之下,高峰时投入高达50万兵力,耗时十四年,扶持的南方政府最终被北越攻灭,实现了南北越南的统一。
而朝鲜战争,则是一场全球最大、最强国家全部参与,差点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超大规模战争。
二战期间,英美苏三国在雅尔塔签订秘密协议,约定战后的朝鲜半岛由美、苏、中(国民政府)、英四国联合托管。日本战败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美苏分别占领南北方的方案,获得苏联认可。
朝鲜半岛走向分裂,成为后期南北方对抗的导火索。
被强迫分开的南北方,都想统一全国,于是在三八线附近摩擦不断,最终演变为一场争夺半岛统治权的全面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共16个国家参与的所谓联合国军,在第一时间内,悍然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朝鲜战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的美军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升级,出于国家安全及东北亚政治稳定需求,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毅然决定出兵朝鲜,直接参与这场关乎朝鲜人民命运的战争。当百万雄师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开始,战争的天平似乎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苏联也坐不住了,通过提供军事装备及飞行员,间接参与到这场关乎朝鲜半岛命运的战争中。
朝鲜战争,迅速从区域性向国际化转变。从一开始双方谋求统一的内战,演变为东西方两大阵营直接的军事对抗,其规模和惨烈程度,远超越南战争。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血肉书写了一笔保家卫国的史诗级的赞歌。
实力与价值不同
1885 年中法战争后,越南沦为法国“联邦”的一部分,殖民压迫及文化输入,催生了越南现代民族主义。
越南战争全面爆发前,越共已经打出“反帝+反封建”的上面旗帜,凝聚了南北农民和知识分子。以胡志明为首的北方政府也具备了独自解放南越的军事实力。
因为除了北方政府领导的军队外,在胡志明的大力支持下,亲共的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已控制了越南南方三分之二的领土。
在当时,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北越政权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并有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南方的深入渗透和游击战基础。受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影响,其“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南方取得了成功。
北越及南边的盟友在军事上取得了对南越的决定性胜利,让美国受到来自国内反战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放弃对南越的深度军事支持。
南北越南
在南北军队的夹击下,美国最终在1972年被迫撤出越南战场,三年后北越军队攻入南越首都西贡,越南统一。
中国和苏联,认为越南的统一未对中苏的核心地缘缓冲造成威胁,因此始终对胡志明统一越南的行动给予大力支持。
这是一个清晰的、压倒性的军事结局。
反观朝鲜,1910 年被日本“吞并”后,成为内地化的殖民地。日本强力推行皇民化、征兵制与日语教育,朝鲜民族精英大批流亡中国、苏联,本土抗争呈碎片化。
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南北又分别被美苏接管,朝鲜民族主义尚未整合便被冷战所切割。
金日成领导的北朝鲜军,虽然在战争初期试图武力统一,但被联合国军挫败。停战后,金日成转向优先巩固自身统治、发展军事力量以自保,其统一策略更侧重于宣传和在有利时机进行有限挑衅,而非寻求大规模武力统一。韩国则在美国支持下专注于经济发展和防御。
胡志明与金日成
朝鲜战争最终陷入长期的军事僵局,双方都无法彻底击败对方。中朝无法将联合国军赶出半岛,联合国军也无法消灭北朝鲜政权或将其推回鸭绿江。
没办法,只有协商停战,控制线大致恢复到战前状态。最终,这个僵局被固化下来,形成了延续至今南北分治的局面。
朝鲜半岛形势陷入僵局并通过停战协定固化,美中等主要大国有强烈意愿维持分裂现状作为战略缓冲。停战机制下,得以让半岛维持了70多年的相对稳定。
二战后,美苏都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东北亚及中东。
地处南亚的越南,战略地位相对较低,当时被美国不太看得上,美国认为没必要在越南浪费太多精力。而且中苏都希望看到越南统一,壮大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咽喉,扼守太平洋与北冰洋重要通道,对美国、中国、苏联都具有极高的地缘战略价值。在双方都无法彻底消灭对方的情况下,维持南北两个政权的现状,是各方都乐于接受的。
东北亚地区
因为地理与中国、俄罗斯接壤,中苏认为,一个与美国结盟、统一的朝鲜半岛直接抵近中俄边境的政权,是中苏绝对无法接受的,北朝鲜的存在为中苏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
朝鲜半岛三面环海、没有迂回空间,任何军事突破都将触发大国正面冲突。1953 年停战协定后,中美苏均无意让任何一方“单方面获胜”,于是“冻结”成为常态。
而一个亲近共产主义、统一的朝鲜半岛政权,也不是美国能允许的,这将极大影响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布局。
分治,成了最好的选择。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美、中、苏、朝、韩等自身实力评估,继续全面战争的风险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因此,维持现状成了各方均能认可的方案及默认的选择,任何一方试图改变现状的努力,都将遭到其他国家的强力反制。
最终,越南走成了活棋,朝鲜则成了僵局,成为至今仍然无解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