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一切身价翻倍?净菜包成年轻人新宠

继瓶装米、缤纷蛋后,盒马又一款产品——“哈佛蔬菜汤”净菜包一脚踏入热卖但“疑似智商税”的争议漩涡。

这款净重400g的真空净菜包,内含洗净切块的胡萝卜、南瓜、卷心菜、红洋葱,平台售价9.2元每份,至今仍居盒马净菜热卖榜榜首。顾名思义,该食谱由原哈佛大学医学系副教授高桥弘研制,仅加清水炖煮,便能喝到蔬菜天然的甘甜与鲜美,其“专攻免疫力、抗癌研究”的专业方向更是为菜谱背书,助力“哈佛蔬菜汤”在健康类内容高敏用户占比可观的小红书平台,一举跃升为“消炎排毒,抗癌抗老”效果兼备的极简神汤。

盒马净菜热卖榜截图


“哈佛蔬菜汤”食谱


截至目前,“哈佛蔬菜汤”话题在小红书浏览量已突破5047万次,关于“净菜”的讨论随之浮出公共话题。胖鲸发现,“净菜”这一免切免配的预制菜分支,与此前爆火的“十元代炒”似乎做的是同一门生意,但又远非懒人经济这么简单。

净菜跑通的秘密:当“心”价比赢了性价比

都市年轻人的胃与生活之间,隔着时间与效率两道墙。

试想场景,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从冰箱取出上次匆忙塞入的成袋蔬菜,根茎还粘连着的泥土昭示一场持续一小时的恶战即将打响;而当费劲洗切配煮终于捣鼓出了一顿饭,面对着剩余大半的各式菜蔬余料你又发了愁,选择节约还是选择保留新鲜度,扔还是留,这是个问题。此时时针已经指向九点。

如此看来,城市人群偏好净菜包似乎是一门显学——真空包装装着的是对无菌品质的安心,切配完美的餐盒是最小的效率革命。更重要的是,相比经过了预调制的半成品菜包,净菜提供了一种张弛有度的选择:进可香煸调味,退可直接下锅,仅仅掐去了最复杂繁琐的备菜环节,便可赢得年轻人大呼:十分钟快手菜终于轮到我的手了。

净菜品类的含金量,一句“下班到家还得洗菜备菜,多赚我几块钱就赚去吧”,足以概括。

抓住“备菜”痛点这一大方向,更符合精细化需求的产品接连被开发。小象超市外卖平台“净菜”关键词之下,销量排行靠前的产品分别为:剁碎分装的“香菜香葱双拼”、“手剥蒜米”,和小分量“葱姜蒜组合”,冷鲜保存,即取即用,一次性解决中餐三宝“必需”但“难以储存”两大难题。

小象超市“净菜”关键词搜索显示的商品


从此,厨房里再也没有发芽的姜和干瘪的蒜,备菜苦手皆称好,主打一个平台听劝,年轻人买单。

疫情前后,叮咚买菜开始强化预制菜领域的布局,并孵化出自有品牌“蔡长青”“良芯匠人”等,产品覆盖半成品的菜肴、净菜、卤味熟食、冷冻长保预制菜,及年夜饭、烧烤野餐等各大热门场景,SKU动态保持在全国实时1000-1200个、单城市400-500个的水准。其中,蔡长青品牌商品“香芹彩椒小炒组合”在小红书平台广受好评,酸菜鱼、小酥肉、口水鸡、拳击虾等大单品的火爆,也正在助力品牌商品力打造。

据叮咚买菜商品开发高级副总裁徐志坚称,叮咚买菜预制菜开发的商品成功概率接近90%。

简言之,预煮净菜包,售卖的是一种解决方案。在合理溢价的基础之上,净菜比白人饭可口,比预处理健康,仅需一个打折日,就能为打工人换来热气腾腾又极具性价比的一周。依托生鲜电商渠道,“净菜”品类真正做到了把预制菜卖进了对的场景。

净菜的形而上,是一种对“预制菜”切合新生活方式的当代改造。毕竟产品能够提供的“轻松品质生活”一类情绪价值,才是最高的“心”价比。

在C端,预制菜迎来新的春天?

2020年前后,预制菜行业经历了一场从B端到C端的“迁徙”——疫情催化下,原本隐匿于餐饮后厨的预制菜走向前台,资本涌入、新玩家入场,试图在“熟食外卖”与“半成品速食”之间开辟新赛道。

放眼今日,投融资事件与入局玩家纷纷哑火,加盟商跑路、利润接近腰斩,资方、餐厅纷纷向远方调转目光。“好肉不打馅,好菜不切段”传统饮食观念根深蒂固,餐厅外卖“预制菜”人人喊打,生意与文化终究无法殊途同归。

尽管新零售平台依托供应链优势成为用户的主要消费渠道,然而仓储物流成本高企、C端损耗率远超B端等问题仍不可忽视。“舌尖英雄”与“味知香”们迎来闭店潮,线下门店模式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企业盈利模式尚未跑通。与此同时,2024年以来的315曝光,正在持续加剧预制菜行业的信任危机,消费者对加工透明度的诉求正在倒逼行业规范的缓慢完善。

图片来源:舌尖英雄官网


2025年,预制菜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川财证券2024年的研究报告显示,预制菜C端消费画像中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达八成。

叮咚买菜预制菜部门披露的调研得以进一步摹画这一用户画像:依托生鲜电商平台的预制菜用户主要有三,一是会做饭、高质量的用户;二,大多数有孩子,对健康和食品安全有一定追求;三是对价格带相对不那么敏感,且客单会比平台客单高30%左右的用户。

2023年国内净菜市场规模突破55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为超过3000万人提供免洗菜服务。各差异化场景的平台消费增幅也说明了该行业的不可替代性。

图片来自网络


净菜品类的大众化,或许暗示了行业的破局方向。

首先是技术升级。国内市场虽起步较晚,然而技术进步同步于市场需求飞速发展,经过广义分级整理、末端洗切包装销售两大时代,中国的净菜加工进入3.0级别,“净菜能否保‘净’”这一消费者侧最大的顾虑已逐渐消散。除去供应餐饮连锁门店等B端客户,半成品净菜包还正在便利店、线下商超、外卖平台等C端消费场景大幅开拓市场。

其次是生态协同。参考日本经验可知,餐饮工业化体系的成熟是支撑C端扩张的基石——如今正收缩在华业务的日本零售老牌伊藤洋华堂,十余年就已在成都推出类似净菜包产品占据消费者心智,其背后是日本餐饮工业化体系的成熟。

中式餐饮工业化大幅铺开,国内相关从业者仍需加速整合上游农林牧渔资源,以便形成“效率-成本-体验”的正向循环。做到预制菜透明化,拿捏消费者口味不再将仅仅是一门玄学。

图片来自网络


预制菜行业的本质,就是一场效率革命:餐饮业压缩成本、消费者节省时间、上游产业提升附加值。然而,若无法平衡“工业化”与“饮食文化”、破解成本与信任难题,这场革命或将止步于资本狂欢。

新的起跑线上,唯有那些既能抓住细分需求、又能构建可持续生态的企业,方能在震荡中走向主流。

作者:Ruby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净菜   哈佛   翻倍   半成品   新宠   外卖   场景   消费者   餐饮   美食   用户   行业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