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回应长途有票短途却需候补

导语

9月26日上午,上海白领蒋女士打开12306APP,想买张国庆前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铁票,结果界面上“候补”两个字刺得她眼睛疼——同一趟车,上海到北京的全程票躺着不少,她要的上海到南京段却显示“无票”。“多花50块买全程票,就为了坐1小时的短途?”蒋女士的吐槽很快在社交平台炸锅,#12306长途有票短途候补#话题阅读量半天破亿。面对争议,12306当天紧急回应,称这是“动态调票机制”,但网友并不买账:“凭啥短途旅客要为长途‘让路’?”

【案例】从“候补”到“买长乘短”:乘客的50元冤枉钱

“8点准时抢票,系统卡了3秒,再进去就只剩候补了。”蒋女士告诉记者,她想买的G7022次列车(上海虹桥-南京南),9月30日上午的二等座一开售就显示候补,但查询发现,该趟车上海虹桥到北京南的全程票却有20多张余票。“多花50块买上海到北京的票,到南京南站提前下车,等于花150元买了原本100元的短途票。”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广州的张先生想买9月29日广州南到深圳北的高铁票,连续三天候补失败,最后被迫购买广州南到潮汕的全程票,多支付86元。“候补队列显示有200多人,可全程票一直有,这不是逼着我们多花钱吗?”

记者查询发现,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北京-天津等热门短途线路,近期普遍出现“长途票充足、短途票候补”现象。12306客服解释:“优先保障长途旅客需求,短途票会在长途票售罄后动态释放。”但乘客质疑:“国庆高峰长途票本来就紧张,等长途票卖完,短途旅客早就没车可坐了。”

【官方回应】动态调票+候补机制:每日8点起每半小时放票?

针对争议,12306在9月26日的官方声明中首次详细解释票额分配规则:

优先长途:运能紧张时,优先满足始发站到终点站的长途旅客,避免短途票挤占长途资源。

动态调票:每日8:00-18:00,系统每半小时会自动将未售完的长途票额,转移到沿途短途站点。

候补数据:热门线路候补成功率30%-50%(如上海-南京),普通线路70%-90%(如郑州-西安),“建议乘客提交候补后耐心等待”。

但这一回应反而引发更多疑问。“每半小时放票?我盯着APP刷了3小时,一张短途票没见到。”南京乘客李女士晒出截图,显示9月29日南京南到合肥的G7412次列车,全程票余票充足,短途票却始终“候补”。

记者实测发现,12306的“动态调票”并非实时显示。以上海-南京的G7022次为例,10:00查询时短途票候补,但10:30系统突然释放5张票,2分钟内被抢空。“普通用户哪有时间蹲点刷票?”网友吐槽,“这机制更像给黄牛留漏洞。”

【矛盾升级】候补成功率“掺水”?第三方抢票软件成“搅局者”

“候补成功率70%?我等了3天,队列从100号排到50号,还是没票。”北京乘客王先生的经历戳中痛点。记者调查发现,官方公布的“普通线路70%-90%成功率”,可能未考虑第三方抢票软件的影响。

某抢票平台客服直言:“我们有专属通道,能优先锁定动态释放的短途票,成功率比官方候补高30%。”该平台推出“极速抢票套餐”,价格从50元到200元不等,宣称“热门线路90%包成功”。

这导致恶性循环:普通用户依赖官方候补,黄牛用软件抢票后加价出售,短途票更难流向真实乘客。12306虽多次声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但技术上难以完全拦截高频刷票行为。

【专家锐评】“算法公平”该如何实现?

“优先长途旅客的逻辑没错,但执行方式太机械。”交通专家苏奎认为,12306的票额分配算法存在优化空间:

实时预判:通过大数据分析短途客流高峰,提前预留票额,而非等长途票卖完再释放。

候补透明化:公开候补队列实时进度,让乘客知道“还要等多久”,避免盲目候补。

打击抢票软件:升级系统识别异常访问,对高频查询IP进行限制。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陈音江则指出:“‘买长乘短’本质是乘客的无奈之举,铁路部门应补偿未乘区间票款,或推出‘区间退票’功能,减少乘客损失。”

【改进建议】从“被动候补”到“主动优化”,12306还能做什么?

面对争议,铁路部门可从三方面改进:

1. 动态调票可视化:在APP标注“短途票释放时间”,如“下批票10:30放出”,方便乘客蹲点。

2. 候补优先级调整:对学生、老人等重点旅客开放候补优先权,避免普通乘客“陪跑”。

3. 第三方监管升级:联合工信部打击抢票软件,屏蔽非官方渠道的高频访问接口。

【图片直击】

1. 国庆抢票高峰:火车站排队候补的乘客

国庆火车站排队场景

9月26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售票厅,不少乘客因候补失败现场排队购票,队伍从窗口延伸到大厅外。

2. 热门短途线路:上海-南京高铁线路图

铁路线路图

该线路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但短途票额仅占总票量的30%,国庆期间供需矛盾突出。

3. 高铁内部:乘客“买长乘短”提前下车

高铁列车内部

G7022次列车上,多位乘客手持长途票提前下车,空出的座位却无法被短途候补乘客使用。

4. 候补订单界面:200人排队3天未兑现

12306候补订单截图

广州乘客张先生的候补订单显示“排队203位”,3天后仍未兑现,而同一趟车的长途票始终余票充足。

5. 票务系统界面:长途票充足vs短途票候补

12306票务系统界面

同一趟列车的票务界面截图,短途区间(红框)显示“候补”,长途区间(蓝框)却有15张余票。

结语

从“一票难求”到“长短途票额分配不均”,12306的每一次争议,都指向公众对“出行公平”的期待。国庆将至,希望铁路部门能尽快优化算法,让短途旅客不再被迫为长途票“买单”,毕竟,无论是回家还是旅行,每一位乘客的需求都值得被看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财经   长途   乘客   南京   票额   上海   旅客   广州   线路   成功率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