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到凌晨 2 点等美联储消息,结果刚宣布降息,美股直接跳水翻绿,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熬夜看盘的股民小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手里的美股基金瞬间飘绿,可没等他慌多久,纳指又突然直线拉红,道指和标普也慢慢收回跌幅 —— 北京时间 10 月 30 日凌晨的这场 “美联储大戏”,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还说 12 月要结束缩表,可鲍威尔一句 “12 月降息不是板上钉钉”,直接让市场预期大反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降息明明是利好,为啥美股还先跌为敬?

先说说这次降息的核心信息。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从 4.00%~4.25% 降到了 3.75%~4.00%,降了 25 个基点,这是今年第二次降息,也是 9 月之后连续第二次降。本来市场早就猜到会降这么多,按理说该平稳过渡,可没想到投票的时候出了岔子 ——10 个投票委员里,有 2 人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由还完全相反!美联储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觉得降太少,应该直接降 50 个基点;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则觉得不该降,主张维持利率不变。
网友 “财经老炮儿” 评论:“这反对票也太魔幻了,一个嫌降少,一个嫌不该降,美联储内部都快吵翻了吧?看来他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确实,这种 “两极分化” 的反对票,在美联储历史上都不算常见,也说明现在美国经济处在一个特别尴尬的位置:降多了怕通胀反弹,不降又怕经济下滑,只能在中间 “走钢丝”。
更受关注的是另一个大动作 —— 美联储宣布 12 月 1 日起结束缩表!要知道,美联储从 2022 年 6 月就开始缩表,已经持续了三年半,期间还两次放缓节奏,从一开始每月减持几百亿,到后来慢慢降到 50 亿。现在突然说要停,背后其实是货币市场有点 “扛不住” 了。鲍威尔后来解释,最近三周货币市场流动性越来越紧,继续缩表没啥好处,而且银行储备也快到 “充足线” 了,得给市场点适应时间。

有行业分析师解读:“缩表就像从市场抽水,现在停了相当于不抽了,理论上是给市场放流动性,对股市、债市都该是利好。可为啥美股一开始还跳水呢?关键问题出在鲍威尔的讲话上。”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简直是 “一盆冷水浇醒市场”。本来大家都觉得,既然连续两个月降息,12 月大概率还会接着降,可鲍威尔直接说:“12 月降息远非板上钉钉,政府停摆可能影响会议,要是数据不够,说不定就暂停了。” 这话一出来,交易员立马变卦,之前押注 12 月降息的概率从 90% 直接掉到了 71%。
网友 “炒股小白” 吐槽:“鲍威尔这嘴也太毒了,刚给点甜头就收回,这不是耍人玩吗?我刚加仓的科技股,差点就被套了。” 其实鲍威尔也有自己的顾虑,他提到美国通胀虽然比之前好点,但还是 “略显偏高”,而且最近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缺失,连就业、通胀的最新情况都没法准确判断,只能谨慎一点。
不过鲍威尔也透了些 “软信息”,比如现在利率已经接近 “中性水平”,累计降了 150 个基点,不算特别紧了;劳动力市场虽然在降温,但失业率还在低位,裁员和招聘都不算多。他还提到数据中心投资和人工智能是 “大生意”,这些领域对利率不敏感,就算降息,也不会让这些投资突然爆发。

再说说市场的反应。鲍威尔讲话刚开始,美股三大指数直接跳水,道指、标普 500 一度翻绿,纳指也跌了不少。美元指数则直线拉升,从跌转涨,涨了 0.48% 到 99.2;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涨了 10 个基点,10 年期也从 4.02% 涨到了 4.073%。这其实是市场在 “修正预期”—— 之前太乐观,觉得会持续降息,现在突然发现可能停,资金就先跑路避险。
但后来为啥纳指又翻红了?主要是科技股扛住了压力。英伟达大涨近 3%,总市值站稳 5 万亿美元,博通、谷歌也涨超 2%,苹果、亚马逊这些巨头也小幅上涨。网友 “科技迷” 分析:“科技股现在是美股的‘定海神针’,尤其是 AI 相关的公司,业绩预期好,就算利率有不确定性,资金还是愿意抱它们的大腿。”
热门中概股则有点分化,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小跌 0.03%,文远知行跌超 5%,小马智行、霸王茶姬跌超 3%,但富途控股、万国数据大涨超 5%,阿里巴巴、哔哩哔哩也涨超 1%。有中概股投资者说:“美联储降息对中概股其实是间接利好,毕竟美元贬值会让资金更愿意流向新兴市场,但现在市场情绪太不稳定,只能先观望。”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接下来美国货币政策会怎么走?从鲍威尔的讲话来看,美联储会越来越 “看数据下菜碟”。如果接下来就业数据不好、通胀继续回落,12 月可能还会降;但要是通胀反弹,或者政府停摆导致数据没法看,大概率就暂停了。这种 “不确定性”,会让市场在接下来一个多月里特别波动。
网友 “理性投资者” 总结:“今年的美联储就像‘薛定谔的降息’,你以为会降,它可能停;你以为会停,它可能又降。普通投资者别瞎猜,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仓位,别被短期波动带偏了。” 确实,不管是美股还是 A 股,现在都面临着 “政策不确定” 的风险,盲目跟风很容易踩坑。

说到底,这次美联储降息和结束缩表,既是为了稳经济,也是为了缓解货币市场压力,但内部分歧和鲍威尔的 “鹰派” 表态,让利好打了折扣。对全球市场来说,这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会进入一个 “等待数据” 的阶段,只有等美国政府停摆结束,更多经济数据出来,才能看清货币政策的真正方向。
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这次调整,别被短期的市场波动影响判断,毕竟投资是场持久战,看清大趋势比猜短期涨跌更重要。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