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个疑问:美国经济看着明明很差,为啥股市还在涨?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部分: 一是美国经济真的差吗?二是经济差的情况下,股市上涨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其实答案的关键的在于,美股上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科技股,尤其是 AI 驱动的龙头企业。不过在聊正题前,先说说大家关注的美国政府停摆事件。

这次政府停摆已经持续36天,打破2018年的最长纪录。和以往不同,这次两党完全没有谈判意愿,众议院长达4周没有召开会议,双方互相甩锅。
众议院称已通过临时拨款协议,责任在参议院;参议院则不认可众议院版本。而特朗普在停摆期间专注亚太巡演,回国后才指导共和党继续斗争,丝毫未将关门当回事。
其实停摆的本质是两党都认为有利可图:共和党想暴露民主党 “极端诉求”,民主党则想向基层选民证明自身斗争力。
不过这种僵局大概率不会持续到感恩节,因为美国联邦雇员多是两周发一次工资,多次欠薪会引发民生动荡;且感恩节是美国最大出行高峰,空中管制、海关等关键岗位人员工作意愿下降,可能导致社会混乱。
历史经验显示,政府关门最终都会以两党妥协收场,大概率是共和党承诺就医保补贴等议题继续投票,民主党接受暂时拨款协议,双方暂时休战。
回到美国经济现状,大家觉得经济糟糕,尤其是就业市场。近期亚马逊裁员1.4万人,派拉蒙、UPS、塔吉特等企业也纷纷裁员,联邦政府停摆更是让不少雇员无心工作。

不少美国朋友要么被裁员,要么求职数月才找到工作,刚毕业的学生拿到实习转正 offer 的概率从 8成降到50%-60%,就业压力明显增大。
但经济状况存在明显的行业割裂:科技行业从业者普遍乐观,Meta、亚马逊等公司财报超预期,员工看着股票期权满心欢喜。
金融行业也异常忙碌,私募信贷、IPO 相关业务从业者超负荷工作;而生物医药、媒体行业则一片悲观,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和政策不确定性,媒体行业受 AI 冲击深陷不安全感。
此外,建筑业、农业等依赖移民的行业,岗位空缺率仍高于疫情前,受移民政策收紧影响,劳动力供给不足。
物价上涨也让民众感受深刻。鸡蛋、牛肉、大葱等日常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Costco 的同款牛肉从疫情前的七八美元涨到现在的17-18美元,西红柿、鸡蛋价格也有明显涨幅。
数据显示,CPI 通胀未降到美联储2%的目标,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约0.7个百分点,且这种影响并非一次性,而是持续传导。

11月4日,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等待领取免费食物的人们在街头排起长队
零售商对关税反应迅速,部分商品直接涨价20%,美国本土生产的竞品也借机提价,低价小商品的涨价幅度更是高价商品的2倍以上。
宏观数据则呈现矛盾态势:上半年 GDP 一度负增长,但就业火爆;下半年 GDP 保持3.8%-4%的年增速,就业形势却急转直下,今年就业增长量可能接近2008-09年衰退时期水平,形成 “无就业增长” 的奇特现象。
更麻烦的是,政府停摆导致劳工统计局等部门无法正常发布数据,美联储只能 “雾中开车”,依赖民间数据和体感判断经济状况,而统计数据的信任度也在下降。
由于裁员后员工不足,40%的数据需要外推估算,准确性大打折扣。
从历史来看,美联储的独立性源于国会不愿承担货币政策的政治风险,将其交给专业机构,但特朗普政府的干预试图打破这种平衡,未来最高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判决,将深刻影响美联储的运作模式。

聊完经济,再看股市 —— 美股从2023年开始连续三年上涨20%以上,今年也涨了13%-14%,即便4月特朗普加征关税后出现短期暴跌,也很快强劲反弹。
核心原因除了AI驱动,还有几个关键因素:
AI行业虽火热,但数据中心建设面临地方阻力 —— 建设时用工少、长期就业贡献低,还消耗大量水电,引发社区不满。

关于AI对就业的影响,目前共识是对初级员工冲击最大,收集数据、整理资料等入门级工作可能被替代,律师协会甚至预测未来5年以下经验的初级律师将减少30%。
但也有乐观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只会让岗位转移而非消失,就像电脑普及后,打字员转型为事务组织者一样,AI可能催生出新的职业需求。
最后,对于 “明年是否会快速启动 QE” 的问题,答案大概率是 “不会”。
美联储12月暂停缩表是因为市场流动性紧张,属于正常调整,除非明年经济出现崩盘级危机,否则短期内不会重启量化宽松。
#上头条 聊热点##财经##美国##美股#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