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风城春史头条首发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37年的祁连山中,一支被打散的红军部队正隐蔽在某处山洞内,躲避着马家军的大规模搜山行动。眼看着国民党的一支部队距离他们的隐蔽处越来越近,躲在山洞内的同志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此危急时刻,时任侦察部长的欧阳毅急中生智,赶没想到仅凭小小的一招,就让全体人员化险为夷,逃出生天。
那欧阳毅究竟做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回到延安的?
西征军在石窝子召开紧急会议后,被一分为二,其中由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仅存的四百多名主力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新疆,与陈毅等所率领的一支部队胜利会师,彻底摆脱了危险。
而由王树声所率的右支队的境遇却完全不同,在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下,部队被打散,幸存下来的少部分同志被逼近河西走廊,分别散落于各处。
此外还有一支队伍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与先头部队失去联系,原本隶属左支队的他们只能重新整合为一支部队,在祁连山地区以游击战的方式与敌人周旋,然后伺机突围,进而东撤与主力部队会合。
而欧阳毅恰巧就在其中,而且这支队伍有个明显的特点,那便是由干部组成,除了欧阳毅这个侦察部长之外,敌工部长、宣传部长、侦察科长也在其中。
但可惜的是,除了欧阳毅之外,其余干部均在寻找兄弟部队的途中,遭遇敌军的包围,牺牲或失踪。
无奈之下,欧阳毅只能率领几个同志藏在山洞中躲避,随着黑幕降临,欧阳毅向山下望去,只见漫山遍野尽是由敌人高举火把而形成的灯火长龙,这一幕让欧阳毅瞬间紧张起来。
一旦被发现,他和战友们的性命肯定不保,眼看那敌军正慢慢向他们的隐蔽处逼近,就在这十万火急的关键时刻,欧阳毅终于想出点子。
具体的实施步骤是这样的:欧阳毅速令手下战士将那匹向朱老总“借”来的马牵至山洞之外,然后将身边所有值钱的财物均搬到马背上,一切料理妥当后,又与战士们转身藏于山洞之中。
等敌人逼近洞口时,果真对这匹满载货物的战马起了贪念,要知道,在国民党内部贪腐成风,手底下的普通士兵,参军无非为了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横行乡里,欺负百姓。
故此,面对眼前如此丰厚的“战利品”,那些搜山的国民党部队,不由得动心,喜笑颜开地纷纷上前哄抢财物。
此刻躲在山洞内的欧阳毅便立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趁着茫茫夜色,偷偷绕开了敌人的包围圈,最终通过一处十分偏僻的悬崖而逃出。
即便是巧施妙计,逃过此劫,欧阳毅一行人的情况依旧不乐观,身无分文的他们想要一路东行,寻到党组织,谈何容易?
一段时间后,只剩下欧阳毅与警卫员小张两人,他们结伴顺利渡过黑河后,再往东行进了十几里地,终于看见了有着袅袅炊烟的村庄农户,二人又惊又喜。
喜的是在经过十来天的旅途中,终于找到了人家,但惊的是,经过打听,这里竟然有马家军,如若被他们知道自己的红军身份,恐怕又会节外生枝。
经过一番缜密思虑后,欧阳毅与小张决定打扮成当地百姓,蒙混过关,但问题是,欧阳毅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平时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显得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一看就知道是知识分子。
见此情况,欧阳毅干脆来了一个坦坦荡荡,此时他们俩身上的衣服已然有了馊味,便将眼镜取下加上其他东西,想与当地一位百姓换两套干净衣裳。
想不到那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只拿了两件破衣烂衫打发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只有甘心接受,不曾想,这身行头一换上,两人更像乞丐。
在继续东进的路上,由于国民党、地主的连连剥削,再加之自然灾害的缘故,就算可怜巴巴地各处乞讨,所换来的粮食也少得可怜,两人经常吃生黑豆以果腹,欧阳毅还靠给别人写字艰难谋生。
在渡过黄河后,两人行至靖远县许家湾,此时二人已是饥肠辘辘,若再不进食,恐怕会有生命危险,恰好这时来到此间一名叫做许秉章的秀才门前。
欧阳毅的书生气立马引起了许秉章的好奇,便客气地将他邀请至屋内,一番交谈下来,欧阳毅的才气让许秉章深深折服,但不曾想一番恭维下来,许秉章竟要向他引荐县“靖卫团”团长。
欧阳毅心里咯噔一下,打了个冷颤,原来这是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如果贸然相见,岂不自投罗网,但转念一想,若贸然逃走,反而会打草惊蛇,让对方疑心。
想当初经过马步芳地盘时,欧阳毅是靠着自己的机智,将那只代表身份的怀表藏进泔水内,顺利瞒天过海,一个小小的团长,没什么可怕的。
果然,在欧阳毅的巧妙周旋下,他与小张再次金蝉脱壳,然后顺利到达红军所在的区域——古丈县,与大部队欢喜会合!在此之后,又在战友的护送下,顺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