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得
编辑|晓得
13岁入伍当文艺兵,在零下30度的雪地里为战士演唱;28岁为拍戏做出巨大牺牲,导致终生无法生育;61岁收养女儿,体验做母亲的幸福……
如今74岁的她,凭借一声带着哭腔的“哥”,让台下观众瞬间红了眼,一天之内抖音点赞超300万。
为什么宋春丽一声“哥”,就能让这么多人瞬间破防?
九月初,一场意义非凡的文艺盛会刚刚落下帷幕,其震撼人心的力量,至今仍在人们心中回荡。
这场在9月3日举办的活动,不仅是对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庄严纪念,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洗礼。
白天铁流滚滚的阅兵式,与夜晚这台荡气回肠的演出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一段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在这场群星璀璨的晚会中,无数精彩的瞬间汇聚成了璀璨的银河,但有一束光芒,却显得格外刺眼,直击人心。
这束光来自一位74岁的表演艺术家——宋春丽。
她的出现,她的表演,就像一声清脆的钟鸣,不仅让观众热泪盈眶,更给整个浮躁的演艺圈敲响了警钟,提醒着所有人,真正的表演应该是什么模样。
晚会的舞台设计极具匠心,通过一场跨越生死的时空对话,将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安宁连接起来。
宋春丽顶着一头如雪的白发登场,她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如今,她已至暮年,成为一位儿孙绕膝、尽享四世同堂之乐的老人,在和平岁月的温柔怀抱里,她惬意地品味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岁月静好,安享天伦。
然而,时光无情,她的兄长永远地停驻在了牺牲那一刻的青春韶光里,那青春正盛的模样,就此凝固,成为了永恒的画面。
当舞台上出现那个巨大的数字“300000”时,现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那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更是三十万同胞的冤魂。
在这般独特情境之中,宋春丽与“哥哥”的对话缓缓启幕,时光仿佛也在此刻驻足,静静聆听这场即将展开的交流。
她缓缓地,试探性地喊出了第一声“哥”。
那眼神里,包含了太多的情绪,有难以置信的怀疑,有跨越数十年的期待,还有深埋心底的无尽思念。
仅仅一个字,一个眼神,就将所有的复杂情感铺陈开来,让观众的心瞬间揪紧。
紧接着,当确认眼前之人就是日思夜想的亲人时,第二声“哥”脱口而出,这一次,情感的堤坝彻底决口。
她的声音里带着颤抖,带着激动,带着无尽的委屈与欣慰,整个现场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只剩下她撕心裂肺的呼唤和无数观众悄然滑落的泪水。
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仅仅是两声称呼,就展现了老戏骨那炉火纯青的功力。
有观众感慨,她的这几句台词,就足以让当下演艺圈的许多人学上好几年。这场演出,也让人们再次深刻地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并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亲情。
宋春丽能将角色诠释得这般淋漓尽致,绝非偶然,这份精湛演绎,源自她对表演艺术深入灵魂的热爱,以及全心全意的无私奉献,令人动容。
这份炽热热爱的背后,隐匿着超乎常人想象的艰难人生抉择,似深海暗礁,潜伏于平静之下,却承载着非凡的勇气与决心,令人动容。
她并非出身钟灵毓秀的艺术世家,而是诞生于河北的一个贫苦普通人家,家中兄弟姐妹成群,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生活颇为窘迫。
即便如此,父母仍倾尽全力,为她与兄长提供读书的机会,他们不辞辛劳,在生活的重压下坚守着对子女教育的执着,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转折的契机降临于她考试落榜的那一刻,此次失利,像一道分水岭,将往昔与未来分割开来,自此,她的人生踏上了截然不同的旅程。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转折的契机降临于她考试落榜的那一刻,此次失利,像一道分水岭,将往昔与未来分割开来,自此,她的人生踏上了截然不同的旅程。
年仅13岁的宋春丽,做出了一个果敢无畏的决定,投身军旅,成为一名文艺兵。这般年少便有此壮志,着实令人钦佩。
于部队中,她随队伍踏遍大江南北,为戍守边防的战士们呈献慰问演出,那艰苦卓绝的环境,像一把锋利的刻刀,雕琢并砥砺着她的坚强意志。
直至1970年,一部话剧使她与表演艺术正式缔结不解之缘,自那以后,她在表演之途一往无前,热情如燎原之火,势不可挡。
她在话剧舞台上潜心磨砺了整整九年,才凭借一部名为《苦难的心》的电影,第一次被广大观众所熟知。
这部影片对她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她职业生涯中唯一一次扮演少女角色,也正是从那时起,她的事业开始步入快车道,同时也收获了美满的婚姻。
然而,事业的上升期却与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发生了残酷的碰撞。
1979年,宋春丽正于黑龙江投身抗日题材电影《奸细》的拍摄工作,彼时,她惊喜又意外地发觉自己已怀有身孕。
这部电影对她至关重要,但拍摄地的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多度,环境极其恶劣。
她后来在采访中坦言,当时自己觉得“孩子可以再有,但事业不等人”。经过和丈夫的艰难商议,她最终选择放弃这个孩子,接受了流产手术。
这一选择,让她的身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永久创伤,使她自此与为人母的天伦之乐绝缘,残酷地剥夺了她孕育新生命、体验母爱的宝贵权利。
但更令人敬佩的是,宋春丽从未将这件事当作博取同情的资本,甚至要求媒体为她保守这个秘密。
她悄然把痛苦与遗憾深埋心底,不让分毫愁绪外露,而后,毅然转身,以饱满热忱再度投身至钟爱的表演事业中,似要以舞台光芒,驱散那些不为人知的阴霾。
直到2021年12月,在一次央视的访谈中,时隔四十多年,她才第一次在镜头前含泪讲述了这段往事。
当被人问及是否心怀悔意,她神情坚毅,言辞铿锵:“为了艺术,我无怨无悔。”短短几字,尽显对艺术的执着与赤诚,令人动容。
幸运的是,她的丈夫,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因此责怪过妻子,两人相濡以沫,感情深厚。
话虽如此,随着年岁渐长,看着身边朋友都儿孙满堂,宋春丽的内心难免感到空虚,对孩子的渴望也愈发强烈。
在好友邓婕的帮助下,2012年,61岁的宋春丽终于圆了自己的母亲梦,她收养了一个可爱的女孩。
她和丈夫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养女身上,视如己出,家庭生活也因此变得完整而温暖。
回顾宋春丽的演艺生涯,她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角色,证明了自己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和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副会长的分量。虽然被誉为演艺圈的“母亲专业户”,但她的戏路远不止于此。
从普通的母亲到霸气的皇帝,各种类型的角色她都能驾驭自如。
无论是在2017年的《延禧攻略》中饰演的太后,还是在2022年《人世间》里扮演的那个霸气丈母娘,哪怕只是配角,她的每一次出场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剧中的点睛之笔。
当下的演艺圈,似乎将演技放在了次要位置,大量所谓的流量明星占据着屏幕,炮制出一部部缺乏诚意的作品,这让真正的优秀演员越来越少。
资本或许能捧红一个人一时,但没有扎实的演艺能力作为“硬通货”,终究是昙花一现。
宋春丽的表演,照出了当下许多演员的苍白与浅薄,它告诉所有人,情感的表达可以很简单,但必须发自肺腑,直击人心。
这场晚会也并非只有老戏骨在发光,像郭京飞的表演,就证明了喜剧演员同样可以驾驭深刻复杂的角色。
一个健康的演艺生态,需要像宋春丽这样的艺术家作为标杆,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去传承这份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