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延伸的方向

铁轨延伸的方向

叶志权

铁轨延伸的方向,是地图上被红笔勾勒出的遥远坐标,是游子心中日夜思念的故乡,更是无数个未知世界的入口。它像一条沉默而坚韧的钢铁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穿梭于平原沃野,不仅将繁华的都市与宁静的乡村紧密相连,更在每一根枕木、每一颗道钉之间,串联起无数平凡而伟大的生命故事。这些故事,如同铁轨下的基石,沉默不语,却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汇聚成时代的洪流,闪耀着不朽的人性光芒。

四十三年前的那个秋天,似乎比往常更添了几分肃杀。北方的风已经带上了刺骨的寒意,金黄的落叶如同疲倦的蝴蝶,纷纷扬扬铺满了边陲小站周围的空地,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季节更迭的叹息。空气中弥漫着煤燃烧后特有的呛人气味,混杂着机油的味道,构成了小站独有的、略带粗砺的气息。十七岁的我,个子已经蹿得老高,但脸庞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眼神却像淬过火的钉子一般,充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坚定。他站在父亲那身早已被岁月和油污浸染得发亮的浅色工装前,那工装是铁路工人的标配,劳动服的布料上,星星点点的油渍如同勋章上的宝石,每一个精心缝补的补丁,每一处因常年劳作而磨损发亮的肘部和膝盖,都是父亲数十年铁路生涯的无声见证,是他在风霜雨雪中坚守岗位的真实写照。

我紧握着双拳,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声音虽略带沙哑,却异常清晰,像一颗钉子砸进木板:“爸,我要接您的班,一辈子守护这条铁路!”我的目光扫过父亲那双布满老茧、指关节粗大变形的手,那双手曾无数次拧紧松动的螺栓,无数次拨开积雪,无数次抚摸冰冷的钢轨。父亲没有多言,只是用他那双同样粗糙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力道,是期许,是嘱托,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他深知这“一辈子”三个字背后,意味着多少风霜雨雪,多少孤独寂寞,多少对家庭的亏欠。

小站的风,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裹挟着黑色的煤灰,肆无忌惮地掠过站台旁那面褪色的红底白字“安全生产”标语。标语牌的铁皮已经有些锈蚀,边角在常年的风吹日晒下已经卷起,鲜艳的红色也褪成了暗淡的粉红,白色的字迹更是斑驳不清,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风,也毫不留情地吹过林建军的脸颊,带着煤灰的粗糙质感,如同砂纸般摩擦着他细嫩的皮肤,仿佛要将这张尚且稚嫩的脸庞,连同那句沉甸甸的誓言,一同刻进身旁冰冷钢轨那细密而坚韧的纹路里,成为永恒的印记,永不磨灭。

从那一刻起,我的生命便与这条铁轨紧紧缠绕在了一起。那些在枕木间度过的无数个晨曦与黄昏,伴随着列车进站时震耳欲聋的轰鸣与钢轨有节奏的震颤,伴随着冬夜里工区值班室昏黄的灯光和保温杯里的热茶,伴随着夏日里毒辣的太阳和脖颈上湿透的毛巾,渐渐淬炼成他生命中最坚硬、最不可磨灭的质地。我学会了在漆黑的雨夜里辨别信号灯微弱的光芒,学会了在零下五度的严寒中检修道岔,学会了在孤独的深夜里与对讲机里同事的声音为伴。我的青春,如同道砟般铺陈在铁轨之下,默默无闻,却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列车,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那延伸的铁轨,也便成了我生命延伸的方向,坚定而执着,直至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美文   铁轨   方向   钢轨   煤灰   父亲   枕木   小站   风霜雨雪   工装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