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大寨陈永贵去世后,陵墓仿中山陵修建,建造228级台阶

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虎头山上,有这样一个引人瞩目的墓地,不仅形式和中山陵十分相似,还专门为其修建了228级的台阶,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到底是怎样的人物,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这座墓地的主人,便是前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这座墓依山而建,需经过四层台地,登228级台阶才能到达,而这228级的台阶,又分成三组,每一组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第一组台阶共计8级,这一次所代表了陈永贵在中央工作的8年时间,第二组台阶为72级,代表了陈永贵在世的72年,而第三组台阶为38级,代表了陈永贵成为党员的38个年头。

登上台阶,便可以看到陈永贵的墓碑,上面只简单的刻着“陈永贵之墓”几个大字,而这几个字,却精准的概括了陈永贵简朴的一生。

1915年,陈永贵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石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困,为了能填饱肚子,他跟随自己的父亲,逃荒到了大寨村,寄养在贾姓人家,幼时的艰苦生活,也磨练出他不畏艰苦的性格。

到了1945年,昔阳县城解放后,陈永贵便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他参加了民兵组织,成为生产和支前的积极分子,他不怕吃苦,勤奋能干的性格,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1946年,陈永贵组织起“老少互助组”,带领乡亲们共同劳动,在他的带领下,互助组的成员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困难,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到了1947年,陈永贵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村生产委员,在这不久之后,他又担任了中共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这些职位的变动,都是党和人民们对其工作的认可,而他深知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1952年,陈永贵接替主动让贤的原书记贾进才,正式成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从此刻开始,他带领着大寨村的村民们开始了一项伟大工程。

大寨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为了改变村民们的现状,陈永贵组织村民们迎难而上,开始了对这片贫瘠土地的大改造。

那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靠村民们的一双手和一副扁担,而身为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身先士卒,和村民们一起挑土、挖地、砌墙。

在这段日子里,陈永贵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艰苦的地方,他的汗水也总是和村民们一起洒在土地上,在他的带领下,大寨村民们不畏严寒,硬是用双手在贫瘠的山坡上,开垦出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

除了改造土地外,陈永贵还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他深知,要想提高粮食产量,仅仅依靠增加耕地面积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

为了能完成这个目标,陈永贵开始四处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然后回到村里传授给村民们,他教大家如何合理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等,在他的指导下,大寨的农业生产逐渐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寨的农业生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起来,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村民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陈永贵的名字,也开始在大寨村、在昔阳县乃至整个山西省传开了。

1959年,陈永贵前往北京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他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之后,陈永贵的事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但陈永贵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对其的信任,之后的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陈永国带领村民们继续改造土地、提高粮食产量等,在他的带领下,大寨村慢慢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粮仓”,可就在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场天灾的到来,为陈永贵再一次带来了挑战。

1963年,大寨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房屋窑洞倒塌,多年修筑的土地被冲毁,损失十分惨重,面对这样的天灾,陈永贵没有向国家伸手要救济,而是带领村民开始了自救。

陈永贵组织村民们抢修房屋、重建家园,同时积极恢复农业生产,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团结一心,经过艰苦奋战,最终战胜了自然灾害,实现了丰收,而这次天灾,让陈永贵的名声再一次响彻全国。

由于陈永贵出色的表现,陈永贵的官职也在不断的变化,1975年,陈永贵被推选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的农业工作,从一个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的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对于陈永贵来说,从农民到副总理的转变并不是那么轻松,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所学知识等都难以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虽然自己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让其在工作上力不从心。

为了不影响国家的发展,在1980年,陈永贵主动提出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他觉得应该让更有能力的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之后的他,来到了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继续为我国的农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晚年的陈永贵始终忘不了在大寨那些年奋斗的时光,他多次回到大寨村,看望那里的乡亲们,回忆那些艰苦而美好的岁月。

1986年,陈永贵因病在北京去世了,享年72岁,按照他生前的遗嘱,他的骨灰安放回大寨,葬在了他生前一直守望着的虎头山上。

参考资料:

人民网:孙女解密陈永贵升迁内情:如何进入高层视野 2013-05-21

人民文摘:陈永贵的儿女们 2010年第4期

文学报:马烽与陈永贵的喝酒经历:蹲在炕上吃饭的副总理 2009-07-06

百度百科:陈永贵墓

百度百科:陈永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大寨   中山陵   台阶   互助组   昔阳县   山西省   陵墓   天灾   贫瘠   艰苦   土地   组织   历史   陈永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