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典中成药,横扫体内恶寒,手脚不冰了,脾胃也好了

你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别人穿单衣的时候,你就算裹着薄外套,还是觉得寒风往骨头里钻;晚上钻进被窝,脚底冰凉,半天都暖不过来,有时候直到天亮,双脚还像冰块一样冷。


不光是怕冷,吃点生冷的水果、喝点凉水就容易胃不舒服,要么胀气要么拉肚子;平时食欲也差,稍微多吃两口就觉得腹胀,整个人看起来没精神,脸色也总是白白的没气色。


很多人总以为这是“体质就这样”,可其实这多半是脾胃虚寒在作祟。而应对这种情况,有一味流传很久的中成药特别对症,它就是附子理中丸


好多人也许对它比较生疏,可是它的配伍思路,老早以前就在古代医书中能找到踪影,脾胃在中医里被叫做“后天之本”,《黄帝内经》里提到“脾主运化”,要是脾胃阳气不够,运化机能就会变弱,寒气也轻易在体内积聚,而附子理中丸的核心之处,在于温补脾胃阳气,把体内的寒气慢慢驱除。


附子理中丸的组方: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从成份上看,它的每一味药如同团队中能干的成员,各自担负任务,且配合得颇为良好。药剂中的附子为君药,此处常用制附子,炮制后毒性降低,而温阳功效丝毫不减,《神农本草经》记载附子 “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其温阳作用极为显著,可直接补益元阳,犹如在身体内燃起一盆大火,强力驱散深层寒气,应对钻骨之恶寒十分适宜。


接下来是干姜,专门针对脾胃的寒气,干姜性热,能够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和附子一同使用,温阳功效直接翻倍,好似给脾胃这个“炉灶”加了柴,使其能够持续发热,消化食物更有劲头。《本草纲目》里说干姜 “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治上中下三焦寒”,由此可知它温中散寒的范畴有多广阔。


最后是党参、白术、甘草这三种药物,它们起到了健脾益气的关键作用。党参虽没有人参那般峻补元气的力道,却有着温和持久的补气效果,尤其擅长补益脾胃之气,对脾胃虚弱导致的乏力、食欲不振特别对症,《本草从新》中就提过党参 “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特别适合日常调理时温和补养。白术可健脾除湿,恰能解决因脾胃虚寒导致的湿气重、大便稀溏之问题;甘草既能益气补中,又能调和诸药,减轻附子与干姜的热性,使整个方剂的药性更为温和,不至过于燥烈。这三服药就像给脾胃穿上件暖和的“小棉袄”,能有效驱散寒气,还能慢慢修复受损的脾胃功能。


这几味药搭配起来不是随便凑的,而是形成了“温阳且健脾”的良性循环;既能通过附子、干姜快速驱散体内寒气,又能借助党参、白术等药材逐步修复脾胃功能,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寒气再次积聚的风险。


诸药协同发挥作用,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那具体适合哪些人群呢?


最具典型性的便是脾胃虚寒的人,这类人除了像上述所说的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外,通常还会呈现出脘腹冷痛之态,按压的时候疼痛会有所减轻;大便稀软不成形,有时候食用油腻或者生冷之物就会腹泻;舌头色泽比较浅淡,舌苔为白色,脉象也比较沉缓。


还有些人平时容易疲劳乏力,稍微活动就出汗,食欲不振,吃进去的食物好像总也消化不了,这些也可能是脾胃阳气不足的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也可以考虑使用。


不过服药不可马虎,服用方法与禁忌得牢记,附子理中丸常见剂型包含大蜜丸、水蜜丸等,一般是口服,大蜜丸一般一次服用1粒,一日服用2至3次;水蜜丸则依照说明书,通常一次大概6克,具体还是要依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的嘱咐来。


服药时需留意几个要点,首先服药期间绝对不可食用生冷、油腻之物,诸如冰饮、生鱼片、油炸食品之类,本就脾胃在恢复,吃这些只会加重其负担,也会使药效大幅降低。


这药药性偏温热,要是本身有口干舌燥、口苦、大便干结等热象的人,可千万别吃,否则只会“火上浇油”。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自己随便买药吃。


得着重说下方剂里的附子确实是有毒性的,虽说炮制过后毒性减小了,可长期或者过量服用还是有风险的,可别把它当保健品天天随意吃,症状一有缓解就得立马停药;要是连着吃差不多一周症状还不见好,那就得赶忙去看医生。


不少人存在畏寒脾虚的状况,这大多是由于长期有不良生活习惯,诸如夏天贪凉、频繁吹空调、常吃冷饮以及不按时吃饭这类,附子理中丸好似个“临时小暖炉”,能短时间帮咱们缓解不适症状;可是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善体质,最终得靠日常调养护理。


《伤寒杂病论》中说到 “脾旺不受邪”,脾胃功能良好,身体抵抗力便自然强盛,服药之际,不妨考虑睡前以温水泡脚,平日里多食用生姜、山药、红枣这类温补脾胃的食物,少接触那些损伤脾胃的生冷之物。


若你同样为畏寒、手脚冰凉、脾胃欠佳等状况所困扰,不妨来了解一下附子理中丸,但务必牢记,它是药物并非食品,对症运用才是重要的,因为符合自身的,才是最为灵验的调理办法,期望大家都能摆脱怕冷的困境,拥有暖和之躯体与康健之脾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养生   脾胃   中成药   手脚   体内   经典   附子   干姜   寒气   党参   白术   生冷   阳气   甘草   本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