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狂飙268%!心动公司杀疯了 游戏+TapTap双引擎炸出400亿市值

游戏圈炸锅了!当同行还在为版号焦头烂额,为MAU焦虑失眠时,心动公司反手甩出一张"王炸"——上半年净利润暴涨268%,狂赚7.55亿,差点追上去年全年的8.12亿。更狠的是,股价飙到81.35港元,市值冲破400亿港元,创下年内新高。这哪是"期中答卷"?简直是"封神答卷"!有人说这是运气,靠老游戏回春;有人说这是TapTap发威,广告算法玩明白了。但扒开数据会发现,心动的爆发根本不是偶然,而是一场赌上未来的"战略豪赌"——左手砍掉90%的垃圾项目,右手押注"长青游戏"和"平台生态",硬是在游戏行业的寒冬里烧出了一把火。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把8年老游戏玩成"印钞机"、把TapTap从"理想主义"逼成"赚钱机器"的公司,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一、8年老游戏回春:从"养老项目"到"第三增长极"

提到《仙境传说M:初心服》,估计不少老玩家得拍大腿:"这游戏居然还活着?"没错,这款脱胎于2017年《仙境传说:守护永恒的爱》的"特别版",硬是在8年后玩出了新花样——上半年收入冲到心动第三,成了不折不扣的"现金奶牛"。更骚的是,它的玩法几乎没变,就是优化了数值、简化了操作,结果在中国大陆、东南亚、港澳台地区轮番收割,玩家买账到不行。

这事儿说透了,其实是心动摸透了游戏圈的"潜规则":与其花几个亿砸新游赌爆款,不如把老游戏打造成"百年老店"。黄一孟在财报电话会上说得直白:"现在立项,先看能不能长青,有没有内容可以更新。"比如《火炬之光:无限》搞赛季制,《心动小镇》追潮流季,本质上都是在给游戏"续命"。这种思路,简直是把游戏当成"电视剧"来拍——只要剧情能续,观众就愿意追更。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是心动把"老游戏回春"玩明白了?看看同行就知道,要么死磕3A大作,要么沉迷换皮割草,结果是版号拿不到,用户留不住。心动反其道而行:不追求"广撒网",只做"精准捕捞"。比如《仙境传说M:初心服》,只改核心体验,不改玩家情怀,相当于给老房子翻新,保留承重墙,换个精装修,成本低、见效快。这种"精益运营"的打法,比盲目立项靠谱100倍。

二、自研砍半,聚焦"少数派":黄一孟的"减法哲学"

财报里有句话特别扎眼:"未来自研游戏数量会减少,聚焦具备长青潜力的少数几款产品。"翻译成人话就是:以前10个项目一起上,现在只养3个"亲儿子"。这波操作,看似是收缩战线,实则是"all in"未来。

为什么敢这么干?黄一孟算过一笔账:现在做一款中等体量的游戏,成本至少2亿,加上宣发,没5亿打不住。要是成不了爆款,直接打水漂。但如果把资源集中在《火炬之光:无限》《心动小镇》这类有潜力的游戏上,持续更新内容、优化体验,反而能稳定"造血"。比如《火炬之光:无限》,靠赛季制运营,每个版本都能拉一波回流,流水稳得一批;《心动小镇》更绝,把"模拟经营"玩成"潮流秀场",玩家自己造衣服、盖房子,UGC内容比官方更新还快,这不就是免费的"续命丹"?

这种"少而精"的策略,其实是游戏行业的"降维打击"。别人还在拼研发速度,心动已经开始拼"生命周期管理"。就像种果树,别人每年换品种,心动盯着一棵老树施肥剪枝,结果别人颗粒无收,心动年年丰收。

三、TapTap的"矛盾论":既要流量,又要体面

说完游戏业务,再看TapTap。上半年收入10.11亿,同比增长37.6%,但MAU才4363万,同比微增0.9%。这数据一看就不对劲:用户没涨多少,钱咋赚这么多? 戴云杰在电话会上交底了:算法优化占一半,广告主爸爸更有钱了占另一半。

说白了,就是TapTap把"流量变现"玩明白了。以前的TapTap,总给人一种"理想主义"的感觉——无广告、反套路,结果差点把自己饿死。现在学乖了:AI助手推荐游戏,广告匹配更精准,连固定曝光位的观看时长都涨了。但黄一孟又强调:"不想在同量级用户量上榨取更高收入。"这话听着矛盾,其实是怕"杀鸡取卵"。

怎么平衡?TapTap憋了三个大招:
第一,杀进PC端。Steam搞三七分成,开发者敢怒不敢言,TapTap直接说"我来填坑"。现在PC玩家增长快,大厂看不上的细分市场,正好是TapTap的机会。
第二,押注小游戏。不是微信那种"一刀999",而是给独立开发者用的"创作工具"。AI时代要来了,以后做游戏可能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TapTap想当"游戏界的抖音",让普通人也能当开发者。
第三,AI助手当"导购"。以前玩家找游戏靠搜,现在AI直接问:"今天想玩治愈系还是爽游?"这种交互式推荐,比传统广告效率高10倍。

这波操作下来,TapTap已经不是单纯的"游戏平台"了,而是想当"游戏行业的水电煤"——开发者靠它做游戏,玩家靠它找游戏,最后大家都离不开它。

四、双引擎的"化学反应":1+1>2的秘密

游戏业务和TapTap,看似是两条线,实则是"黄金搭档"。举个例子:《伊瑟》海外上线首日百万下载,TapTap功不可没;《火山的女儿》《潜水员戴夫》国服代理,TapTap直接导流。更狠的是,游戏给TapTap提供内容,TapTap给游戏提供数据。比如玩家在TapTap吐槽某个玩法,心动第二天就能改,这种"快速迭代"的能力,比同行快一个光年。

但黄一孟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让TapTap变成"游戏孵化器":独立开发者用小游戏工具做demo,在TapTap测试,数据好的话,心动直接投资研发。相当于左手抓内容生产,右手抓渠道分发,中间还能赚一笔"服务费"。这种"生态闭环"一旦成型,腾讯网易都得忌惮三分。

五、行业启示:当"内卷"遇上"长青",谁能笑到最后?

心动这波268%的净利暴涨,与其说是"逆袭",不如说是给游戏行业上了一课:在版号收缩、成本高企的时代,"精耕细作"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看看现在的行业现状:大厂裁员、中小厂倒闭,能活下来的,要么靠老游戏续命,要么靠平台输血。心动把这两条路都走通了:游戏业务做"现金牛",TapTap做"增长引擎"。更关键的是,它证明了一件事:游戏不是"快消品",而是"耐用品"。只要运营得当,一款游戏能赚10年的钱,比10款游戏赚1年的钱靠谱得多。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比如《仙境传说M:初心服》要是哪天玩家腻了怎么办?TapTap做PC端、小游戏,能打过Steam和微信吗?但至少现在,心动已经找到了"活下去"的密码。至于未来能不能活得更好,就看黄一孟能不能把"减法哲学"坚持到底——毕竟,在浮躁的游戏圈,能沉下心种"果树"的人,迟早会收获一片森林。

结语
从8亿净利到半年7.5亿,心动用数据证明:
游戏行业不是没机会,而是机会只留给会算账、敢取舍的人。黄一孟的"减法哲学",本质上是看透了行业的本质:与其在红海里拼杀,不如在蓝海里深耕。至于那些还在沉迷"爆款梦"的公司,或许该醒醒了——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而心动,已经穿上了"长青"的泳衣,准备游向更远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5

标签:游戏   净利   狂飙   市值   心动   引擎   公司   玩家   行业   开发者   初心   仙境   减法   小游戏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