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69个县里脱颖而出,彭水凭啥入列“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

  近日,《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在北京发布。从这份县域旅游的“年度成绩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从全国1869个县域单位中脱颖而出,位居“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第8名,稳稳跻身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的第一梯队!

  这份来自权威机构的“国字号”认证,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发展潜力的“诊断书”,标志着彭水已成为全国县域旅游版图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力股”。那么,彭水究竟靠什么脱颖而出?

  独特竞争力:

  三大支柱构筑差异化优势

  彭水的成功,源于对独特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创新转化,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生态、民族、文化的三重禀赋,是彭水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独特基因”。这三大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降维打击力。彭水坐拥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等优质生态资源,同时作为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

  蚩尤九黎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风格建筑群,不仅是彭水文旅的闪耀名片,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彭水没有让这些资源“沉睡”,而是通过连续十四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和“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等大型节赛活动,成功将天然的山水资源转化为可游可玩的消费场景,让独特的文化符号焕发出可感可触的生命力。

  交通红利:

  开启“高铁时代”新篇章

  渝厦高铁的开通,使彭水从地理空间的“偏远区”一跃进入重庆主城“1小时经济圈”,这是颠覆性的区位重塑。

  彭水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配套旅游专线、推出优惠政策,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数据显示,高铁开通后,摩围山、阿依河等彭水当地避暑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20%。

  在阿依河景区,往年团队客占七成,现在因高铁开通,散客数量反超团队客数量。这一变化印证了彭水旅游市场扩张潜力的迅速释放。

  融合之道:

  从资源潜力到发展动能的彭水路径

  彭水的发展,不是单一优势的偶然爆发,而是“资源—产业—品牌—民生”四维融合的系统性成果。

  以文旅融合提升产业价值。彭水深知,现代旅游竞争已从景点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摩围山打造“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新建露营平台150个,景区日均接待量突破6000人次。

  蚩尤九黎城推出“千年苗韵·夜游九黎”项目,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培育“白+黑”全景式旅游体验,让游客从“过路”变为“过夜”。

  以业态创新拓展消费场景。针对不同客群开发山地体育、苗医康养等垂类体验,推动“非遗+研学”“生态+体育”融合发展。

  以品牌输出实现价值转化。从落成亚太营销中心,到邀请30多国旅行社实地踩线,彭水正从“区域景点”向“国际品牌”升级。2024年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6.2倍,旅游外汇收入增长20倍,彰显出民族文旅品牌的国际吸引力。

  以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文旅产业之于彭水,绝非单一的经济指标,更是推动区域协调、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全县有20万群众直接或间接受惠于生态旅游产业,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

  这些数字证明,彭水正将“绿水青山”的生态美景,转化为群众手中“金山银山”的幸福前景。

  未来展望:

  从“潜力上榜”到“实力领先”

  “发展潜力百强”这份荣誉,既是一纸肯定,更是一封寄往未来的邀请函。它告诉我们,彭水已不再只是“潜力股”,而是正大步流星地走在“绩优股”的进阶之路上。

  如今的彭水,高铁如龙穿行苗乡,乌江碧波映照万家灯火,九黎城中歌舞未央。这座曾被重山守护的城,如今以开放之姿,邀请世界走进她的山水,读懂她的文化,共享她的未来。

  我们相信,彭水的明天,不在于高楼几许,而在于绿水青山常伴、苗歌土韵长存;不在于游客如织,而在于千家万户都能因这片山水而安居乐业。

  前路漫漫亦灿灿。随着“高铁时代”红利持续释放,文旅融合不断深化,“世界苗乡”必将以更自信的姿态,把生态之美、民族之韵,书写成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作者:彭水融媒评论员

  来源:彭水融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旅游   县里   脱颖而出   全国   苗族   乌江   黎城   生态   资源   景区   独特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