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楠楠
李保田,是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也是演艺圈的另类。
不上春晚,不拍广告,拒绝升官,为演戏缺席父亲葬礼,儿子婚礼。
演艺圈摸爬滚打几十年,佳作不断却只有3部作品能入眼。
站上颁奖台拒绝领奖,痛批制片人是“奸商”,而后遭遇联合封杀。
戏路被堵死,他反倒乐得自在,干脆退圈养老。
蜗居在山东,人老了,也发福了。
儿子坐在旁边合照,活脱脱父亲的“翻版”。
李保田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时隔多年,李彧原谅他的父亲了吗?
2006年,《钦差大臣》火的一塌糊涂。
观众守着电视机看的津津有味,李保田却反手将投资方告上了法庭。
他是这部剧的艺术总监和主演,告投资方无异于自寻死路。
但他实在无法忍受投资方注水,30集能讲完的故事硬生生讲了33集。
带着合同和一沓子证据,李保田风风火火进了法院。
一审判决,李保田胜诉,拿了190万赔偿金。
本意是修正演艺圈的不良风气,却不想是蚍蜉撼大树。
李保田,被恶意报复了。
投资方召开声讨会,联合十几家影视公司孤立封杀李保田。
任人唯亲,戏霸,耍大牌……
资方肆意捏造李保田的负面形象,手段极其卑劣。
他们以为李保田会举白旗投降,却搞错了李保田的性格。
这不是李保田第一次“公开找事”了。
《神医喜来乐》媒体见面会上。
李保田痛斥制片人是卖“注水猪肉”的奸商。
对观众不负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他痛恨这种无良的人。
而后,他谈到“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矛头直指张国立和王刚。
1996年,《宰相刘罗锅》让李保田名声大噪。
铁三角的“爱恨情仇”也被观众津津乐道。
但他不喜欢刘墉和和珅这两个封建制度下的产物,更不喜欢大搞文字yu的皇帝。
只因为刘罗锅一角,在那个年代对于在“丑行”摸爬滚打多年的李保田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才愿意试上一试。
他说:影片是个宫廷戏说故事,对推进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没有任何意义。
以至于他后来提起这部剧时,总是很窝火。
相较之下,还不如《神医喜来乐》。
至少,人家包含了底层人民与权贵势力的斗争。
拍《宰相刘罗锅》时,李保田为了剧本质量达不到内心的要求而罢演一周。
对于合作的演员,李保田也多有不满。
王刚利用休息时间淘古董经常迟到,全剧组都要等他开工。
如此不敬业,李保田很是讨厌。
《宰相刘罗锅》爆火之后,编剧趁热打铁写了第二部。
拿给李保田看,他连回话的兴趣都没有。
故事已然结束,再胡编乱造讲些有的没的,真的很没意思。
主角罢演,张国立和王刚却一口应下。
毕竟,有钱不挣是傻子。
李保田,注定和世故圆滑的“铁二角”不是一路人。
他的“怪”不是浪得虚名,且在幼时就“怪”的厉害。
外人,根本看不透。
就连他的老父亲,也只能看个一二。
俗话说:“3岁看小,7岁看老”。
李保田的怪和另类不是后天养成的,是天生的。
爸爸是参加胶东起义的老革命,妈妈是救死扶伤的医生。
“求学上进才是正道”这是爸爸对他的忠告。
但他看见书本就烦躁,一学期下来,课本都被咬成了椭圆形,还多了许多自己画的武侠人物。
上课上的无聊,就喜欢到戏园子里晃荡。
父亲眼里戏子是下九流,上不了台面且有辱门风。
看戏,更不可能。
没钱买票,李保田就捡票根混进戏园子听戏。
时间一长,园长发现了他的小伎俩。
父亲的皮鞭子,终是没逃过。
他在日记中写自己的雄心壮志。
“爸爸,你不要瞧不起我,有一天我要爸爸来接成了大演员的小李保田回家”
父亲看后大发雷霆,日记本被摔到了墙上。
“你永远成不了大演员”。
父子之间似乎有了一道横沟,李保田赌气离家出走了。
进不去京剧的大门,无奈找到水平一般的师父学柳子戏。
他选了“丑角”,在这里“熬”了7年。
班里的孩子看他是个城里人,一边“嘘”他,一边“孤立”他。
乡下的师兄唤他“街滑子”,同门师兄对他呼来唤去。
家里带的蚊帐被抢走,一年之后换回来已经被老鼠咬了许多洞。
练功不得要领,被取笑。
登台紧张到忘词,被师兄们假借剧情需要按在地上打的鼻青脸肿。
没鞋穿脚上生了许多冻疮,没饭吃只能饿肚子睡觉。
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李保田从未想过放弃。
他早出晚归,练功刻苦,从不与别人多说一句废话。
4年之后,李保田的水平已经远超同门师兄弟。
但这4年,他也从未回家探望。
他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做出个样子给父亲看。
爸妈不放心,在剧团外徘徊多次。
爸爸知道这孩子的倔脾气随了自己,几次三番拦下想进去一探究竟的妈妈。
等到李保田在剧团得到重用,他身上的那根弦突然就松了下来。
心劲一泄,人也病了,高烧一周。
本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他依旧站在台上卖命演出。
最后,怎么进的医院都不知道。
住院打点滴时,总觉得有人半夜给自己掖被角。
原来,父亲因为肝病已经住院多天。
那天,父亲再次来到李保田的病房,却不小心踢到了水盆。
李保田惊醒,循着身影望去,父亲猛地回头,四目相对。
曾经的不解,矛盾,怨恨,顷刻消失。
病好之后,李保田马不停蹄跑到外地拍戏,父亲病重的消息他始终不知道。
忙完了1966年春节回到家,等待他的只剩下父亲的遗照。
遗憾错过父亲葬礼可以理解,但为了拍戏主动拒绝儿子婚礼就让人难以共情了。
因为这件事,李彧记恨他许久。
但事实证明,一个模子里刻出的祖孙三代,那是一个比一个倔。
作为演员,李保田发誓绝对不让儿子踏足演艺圈。
他小时候喜欢画画,恰巧李彧也喜欢。
可父子俩一样,只把绘画当做乐趣。
为证明自己,李彧考进中戏,成了科班毕业的演员。
只是李彧在圈内人微言轻,为了混脸熟不得不跟在父亲身后蹭角色。
《宰相刘罗锅》《警察李“酒瓶”》《神医喜来乐》《钦差大臣》都能看见李彧的身影。
所以,有了李保田“任人唯亲”的传言。
李保田本不想带他混演艺圈,看见孩子真切的眼神却又心软。
为此,他只能贯彻“举贤不避亲”的精神。
父子俩同在一个剧组,李保田的眼睛几乎全长在了李煜身上。
亲自教他演戏,演不好就大声呵斥。
炼狱100天,李彧患上了“恐父症”。
李保田对待角色,向来较真。
事实证明,李保田的方法的确有用,李彧呈现的效果极好,没有给剧组拖后腿。
拍《葛老爷子》时,他40岁,要演一个80岁的老头。
他用漂白剂漂白头发和胡须,结果导致严重脱发。
《流浪汉与天鹅》,为复刻流浪汉,他在太阳下暴晒三天直到脱皮。
在父亲的引导下,李彧也是如此。
1995年出道到现在,李彧几乎没有演过主角,大多是在给流量小生做配。
《赘婿》《白月樊星》《沉香如屑》《宸汐缘》……
戏份不多,但从不懈怠,每部戏都拿出百分百的精力,演技依旧出彩。
时过境迁,老李头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闲来无事,拾起童年的爱好,拿起画笔画了厚厚一叠。
跨越30年,绘画近300幅,收录在《李保田画册》。
他原不想给别人看,但耐不住朋友多次劝说。
76岁,他仍对绘画保有超高热情,生怕在有生之年画不完,所以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偶尔也会到喜欢的地方度假,享受生活。
2020年,李保田站上了领奖台,终身成就奖握在手中。
那天,全场的演员都站起身为他祝贺。
他身材发福,背部不再挺直,头发也已经掉光。
但是,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只有他能拿得动。
如今,李保田已经79岁,生活在山东,屋里密密麻麻堆满了书籍。
他戴着老花镜,拿着资料细细品味。
老爷子的精神状态,李彧一直很佩服。
李彧偶尔也会来家里坐坐,剃了光头的他跟父亲真是如出一辙。
人是多面性的,多是处于矛盾状态中的。
李保田坦然:我就是那个复杂又矛盾的人。
他是千千面,却又是一面。
你从哪个角度看,就会得到哪个角度的李保田。
汇聚在一起,就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李保田。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