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到躺在病床上,才开始关心脊柱。”
这句出现在短视频里的提醒,来自一位穿着白大褂的骨科医生徐文斌。
2022年,他在忙完手术后拍下第一条科普视频,没想到两年后,一套“魔性颈椎操”在网上迅速走红,引来无数人留言打卡模仿。
视频主角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骨科副主任医师徐文斌,徐文斌每天要接诊六十多个病人。
徐文斌发现,有约80%的病人,其实都不需要手术。他们只需要早点来医院、早点听进去医生的话,或许就不会拖到病情不可逆的那一步。
2022年,一位年轻的男性CEO被转到徐文斌所在的医院。他前一晚醉酒,第二天醒来手脚无法动弹,大小便失禁。
检查发现,他的颈椎韧带早已钙化,醉酒后被人搬运过程中头部受力不当,导致脊髓严重受压。
虽然手术顺利完成,但部分神经已经坏死,最终留下瘫痪后遗症。
还有一位大货车司机,腰椎疼痛持续一年,一直靠吃药支撑工作。直到发热、瘫痪才被送进ICU,确诊为化脓性脊柱炎。
病菌侵入脊椎,造成严重感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后,医生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这两起事件均发生在徐文斌所在医院接诊的患者中,这些情况在现实中很常见,反映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人可以忍痛,但病不会等你。”这是徐文斌在讲述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也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自己有病,而是知道了也没条件治。
一位50多岁的建筑工人,因椎管狭窄导致腿麻。拍片后发现神经被压迫90%,医生多次建议手术,但他坚持保守治疗。“工地的活还没干完,家里还有老小要养,也没医保。”他对医生说。
也正因如此,徐文斌开始在门诊外做科普。他说,“比起劝人开刀,更重要的是让人早点明白自己的病。”他用生活比喻讲解病理,让患者知道什么是“真实需要手术”,什么是“可以保守治疗”。
比如将脊髓比作倒立的大树,树干被压,叶子就枯萎——这就是神经传导受阻。
或者将椎管狭窄比作水管生锈,水流不畅就需要“刮一刮”。这种表达方式,患者听得懂,也愿意接受。
2023年6月,爆火的那条颈椎操视频发布后,后台每天都有留言打卡,有人反馈“做了一个月,脖子不痛了”,也有人因此主动走进医院检查。
徐文斌说在门诊中,他最怕的是那些被“偏方”耽误的病人。
他曾接诊一位火灸后背部溃烂的患者,三个脓洞不断流脓。患者说“灸的人告诉我,流得越多越好。”最后,这位患者因感染引发败血症去世。
比病本身更可怕的,是错误信息和错误判断。
“人这一辈子,最怕的不是疼,而是把疼当成习惯。”
从诊室走到镜头前,徐文斌做的不是“拍视频”,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大家:脊柱不是万能的承重梁,疼痛也不是你该默默承受的命运。
他不是在制造恐慌,而是在提醒——别等到躺在病床上,才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
如果一套魔性操,能让人对脊柱多一点在意,少一点拖延;如果一个医生的视频,能让人提前进医院而不是进ICU,那它的价值,就不止是“爆火”两个字。
与其说是医生走进短视频,不如说是医学离普通人更近了一步。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