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我提到“电力产业”的次数非常多了,后面还会一直提。
我自己也会把仓位涨幅超过50%的一些公司,逐渐调仓到电力产业相关公司上去。
我认为,未来将是全世界电力产业大爆发的时代。
有两个大的趋势是一定会加快步伐的,第一个是智能电子,第二个是智能AI,一个实体,一个虚拟。
智能电子包括很多新产品,比如汽车、无人机等等。
未来的电动汽车,是一定会越来越耗电的,尤其是自动驾驶,反正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变的,需要汽车本身做更多的事情,它就会消耗更多的能源。
现在需要自己开车,所以消耗的是身体能量+电能,当不需要自己开车的时候,当然不会消耗身体能量,这部分消耗就会转移到电能上面。
再说电动汽车本来就越来越多了,这也是电池技术一直在加速进步的原因,因为现在的动力电池,满足不了未来汽车更高的需求。
然后还有低空经济,这纯粹就是新增的一大块电力需求,低空经济后面我会抽时间单独详细讲一讲,也是值得关注的。
然后还有机器人,现在大家的视线都被“宇树”吸引了,机器人分为重载机器人和轻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只是轻载机器人中的一种而已。
而且除了机器人,还有机器狗、机器猫等等。
这些“硅基生物”,消耗的都是电能,未来是肯定会走进千家万户的。
只需要充电,不需要吃饭、发工资、买保险等等,如果可以替代服务员或者保姆,我相信会很受欢迎。
至于人工智能AI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发展速度真是太快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AI是一头“吞电”巨兽,消耗的电能非常恐怖。
现在我们每一个接触和使用AI的人,都在加大电力的消耗,比如同样一个问题,你向DeepSeek或者其他AI应用提问,要比向搜索引擎提问多消耗5倍~10倍的电量。
这还是最基础的,实际上任何数据的处理,都需要消耗巨量的电能,每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都是大型吞电兽,而这样的怪兽越来越多。
其实人类也是一样的,想得越多,用俗话来说,消耗的脑细胞也越多,想得太多了,脑细胞不够用了,就可能短路,就可能神经衰弱,就可能患抑郁症。
所以很多专家都在担忧,未来限制人工智能的,可能并不是科技,而是能源。
按照ChatGPT公布的数据,现在每天都要消耗50万度电以上,要知道ChatGPT现在的日均调用量才2亿次,并不算多。
百度正好昨天公布了2024年财报,也公布了文心大模型的数据。
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达16.5亿次,这还是去年12月的数据。
有那么多大模型,做得好的轻轻松松日均响应过亿次。
可是现在的人工智能AI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还刚开始发展,这才哪到哪?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大模型的训练为什么成本那么高,就是因为电费占了一半以上的成本。
不过我们中国要比那些发达国家好一点,因为我们电价便宜。
现在我们的数据中心都大规模在西北新建或者迁移,因为那边的电力更便宜。
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每年的耗电量,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一年的耗电量,而未来这样的大型数据中心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大。
而且人工智能耗能的地方还不只是算力,算力需要芯片,而制造芯片的耗电量,同样也非常庞大,你们可知道,台积电这一家公司的耗电量,就占了我们宝岛整体用电量的9%。
是的,你没看错,现在肯定会更高,因为这是2023年的数据,就是9%。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如此恐怖的电力需求增量,未来美国能如何解决?
这不是我夸我们自己的电力系统,全球死磕特高压输送技术的,只有我们中国,所以我们的电网技术全球第一。
美国以前的电力技术确实不错,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他们现在的电力系统,都还是70年代之前建起来的。
后来他们转型互联网、金融和高端科技,就选择了去工业化,生产工厂大幅度减少,电力需求自然就不大,所以电力系统就一直沿用了。
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电网已经老化了,根本没法承载更大量的电力运输。
这其实也是国外多数国家的共同问题,欧洲也是一样的。
你们知道他们的新能源为什么发展慢下来了吗?
很大一个原因是不得不慢下来,因为建电站容易,发出电后却发现没法消纳。
比如英国,当初发展新能源是非常积极的,还很激进的定下2035年全面绿色电力的目标,所以前些年使劲建新能源电站。
但是建好之后,上不了网,只能排队等着,最后面建的那批,需要等10年以上才能并网。
可不只是英国,电力排队上网的国家可不少。
所以不是人家不愿意发展新能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也是我们的光伏企业在海外发展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只能也跟着等。
但是这个问题不可能一直不解决,能源是一切的根本,他们的电力系统也肯定是会慢慢更新升级的。
他们也公布了很多电力投资计划,我就不讲了,因为我觉得不靠谱,比如欧洲的那个“欧洲电网行动”计划,预计投资5840亿欧元。
问题是这么多钱谁来掏?更何况近五年就要投资这么大,我是不信的。
如果换成是我们中国,那我信,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不计代价砸电网投资。
大家可以去翻一翻每一次的5年规划,每一次电网的分量都很重,现在依然还是。
不仅仅是特高压输送,还有诸多相关领域,比如柔直工程、数字电网、电气设备等等,整个电力产业,我们的投资金额,真的是堪称天量。
那带来了什么好处?
从工业制造角度来说,能源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实体经济的两大门神,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拥有工业优势,这两门神可以说居功至伟。
强大的电力系统,让电力不但供应充足,还价格低廉,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让运输不但便捷,还低价高效,没有任何理由不成为世界工厂,还有哪国能比?
从人工智能角度来说,目前某些领域的技术确实还差一点,但是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做芯片的使劲研发高性能的芯片,做模型的使劲研发更优秀的算法。
只要算力足够高,算法足够强,电力管够。
我相信我们高层有这个意愿,也有这个能力说“电力管够”这四个字。
如果你也相信,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看好电力产业呢?
电力产业包括发电和输送电的方方面面,涉及很多产业和设备。
从发电端来看,光伏、风电、核电、火电都算,光伏这一年多很低迷,但是我一直说看好光伏行业,就是这个原因。
我从来没单独讲过风电,我也知道风电很好,但是风电的折旧,在我看来还是个迷,海里面的大风车,到底能用多久?
虽然有很多数据在证明,但是我依然存疑,海上的条件太不利于使用寿命了。
再次重申,风电是很好的,只是因为我看不懂而已,不是我不看好风电。
然后核电就不用说了,我记得至少有两次,我说核电发财了。
核电未来占比提高到10%以上是一定的,甚至有可能会提高到20%,后面我还会重复再单独讲核电,这两年新批了大量机组。
而且未来模块化小型反应堆,很可能是一大趋势,国外倾向于这个模式,可能跟他们电网老化有关系,用小型电站直接给数据中心供电。
从输电端来看,逆变器、变压器、线缆、线塔、各种通断类零件等等,自然是重中之重。
如果你相信未来全球的电力都会重塑,我们自己的电力会持续扩张,那么这条产业链上的优秀公司,就可以去关注关注。
#财经#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