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那台空气炸锅,还敢天天用吗?”家里的阿姨一边收拾厨房,一边摇头叹气。最近,樊大叔迷上了用空气炸锅做菜:薯条、鸡翅、蛋挞,每一样都酥脆诱人还自带“低油健康”的标签。可就在上周,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空气炸锅做出来的东西致癌?!》,让家里人瞬间紧张起来。空气炸锅,究竟是厨房减油的“利器”,还是健康隐患的“幕后黑手”?无油烹饪真的就一定更健康吗?那些看似科学的讨论和真相,其实你未必真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空气炸锅背后的健康迷思,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都忽视了。
空气炸锅凭借“少油甚至无油也能炸出酥脆美味”风靡一时,很多人把它当成了远离油炸、高血脂的“救赎工具”。那么,这样的烹饪方式到底好不好?权威的食品科学专家和营养师认为,空气炸锅利用高温循环热风,使食物脱水、表面变焦,还原了类似油炸的风味和口感。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高温对流烘烤”。
相比传统油炸,空气炸锅用油量大幅降低,有数据显示,普通油炸薯条每100克含油约17-24克,而空气炸锅制作薯条时,油脂摄入量可以降到4-8克,减少幅度高达60%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那么,网上关于“空气炸锅致癌”的说法从何而来?核心争议集中在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物质上。丙烯酰胺主要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薯条、面包等)经过高温(120℃以上)加热时产生,不论是传统油炸、烤箱、还是空气炸锅,只要高温、低水的环境都可能导致这类物质生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均明确指出,丙烯酰胺是一种2B类致癌物(对人有潜在致癌风险),但其风险主要取决于摄入量和频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主要通过高温加热过的谷类、薯类食品摄入丙烯酰胺。科学研究揭示:一次性进食空气炸锅食品所致的丙烯酰胺暴露,远低于国际食物安全容许摄入量,并不会直接增加癌症风险。需要注意的是,经常大量食用才是健康隐患。
乍一看,空气炸锅“吃得少油”简直是健康生活的新福音,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无油不等于绝对健康,空气炸锅使用时也有3大健康变化值得注意:
第一,确实减少油脂摄入,有助于降低能量与脂肪过量,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显示,每天将油炸食品替换成同等热量的空气炸锅烹饪食品,餐后血脂降低了12.8%,长期下来对高血脂、高血压有益。
第二,高温烹饪方式同样可能带来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的生成。但权威数据表明,空气炸锅在正常烹饪条件下,生成的丙烯酰胺量通常比传统油炸低30%左右,不过仍高于“煮”“蒸”等低温水环境。
第三,部分食物缺失油脂参与,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吸收率有所降低。无油烹饪虽减少热量,却不利于某些营养素的释放(以胡萝卜、蛋黄为例,需油脂促进吸收)。
权威营养师提醒,空气炸锅带来的健康改善不应片面夸大,平衡多样才是真理。频繁使用高温气炸、追求“外脆里嫩”的效果时,一定要合理控制温度、时间,避免极高温长时间烹制。
专家建议:这样做,才能最大限度享受美味与健康
健康饮食从来不是单一工具或一个习惯就能解决的。针对空气炸锅和无油烹饪,营养专家总结出这3招,让你吃得更安心:
优先选择低温烹饪方式,减小有害物质生成。建议多用蒸、煮、炖等水环境下的烹饪方法,空气炸锅可帮助减少油脂摄入,偶尔吃即可,无需完全依赖。
使用空气炸锅时,杜绝反复加热和超高温操作。多数丙烯酰胺在180-200℃以上持续加热时骤升。烹饪过程应“及时取出”,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低于建议时间即可达到口感。
合理搭配饮食,多样选择。不要因为贪吃气炸食品而减少蔬菜、粗粮、蛋白质摄入,特别是中老年人,应保证每日膳食结构丰富。此外,建议空气炸锅前可均匀刷一薄层健康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保证口感同时利于脂溶性营养吸收。
空气炸锅是现代厨房的有益补充,但绝非健康万能钥匙。只要科学理性地使用,让低油、低盐、均衡饮食常伴左右,结果自然会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如果你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有疑虑,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或营养科面诊,结合自身情况,量身定制健康方案。空气炸锅能否带来期望中的健康转变,还要看你如何用、用多少、配合怎样的生活方式。别让焦虑和传言左右你的生活,理性选择,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空气炸锅会致癌?无油烹饪是否更健康?真相来了》
《科普丨空气炸锅会致癌?还是无油烹饪更健康?》
《空气炸锅:是“减油神器”,还是“致癌工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辟谣:空气炸锅无油煎炸更健康?央视报道揭露真相》
《丙烯酰胺膳食暴露评估中国数据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导意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
《如何科学使用空气炸锅——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10.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