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甩出王炸!伊朗石油对华出口悬了,买北斗导航可能也会受阻

这段时间国际新闻又炸锅了,特别是特朗普那边对伊朗出手这么狠。咱们都知道,美国和伊朗的恩怨纠缠了好多年,从核协议到石油贸易,一直是火药桶。现在特朗普二进宫当总统,没几个月就捡起老一套的“最大压力”政策,直接瞄准伊朗的石油出口,尤其是对中国的部分。

这次动作大到什么程度?7月30日,美国财政部甩出一份超级制裁名单,规模是2018年以来的最大,牵扯50多个实体、个人和50多艘船。这些东西基本都跟伊朗石油运输有关,中国作为伊朗石油的最大买主,肯定是首当其冲。伊朗那边呢,为了摆脱美国GPS的掣肘,正琢磨转向中国的北斗系统,但这合作一看也得打个问号,因为美国制裁的火力说不定就延伸到技术领域了。

先说说这事儿的前因后果。美国和伊朗的梁子不是新鲜事儿,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他就觉得伊朗核协议不靠谱,2018年直接退出,然后层层加码制裁,目标就是把伊朗石油出口压到零。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这政策又被翻出来重启。2月4日,他签署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明确要对伊朗政府施加最大压力,堵死所有核武器路径。5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话,说任何买伊朗石油的国家或个人,都别想跟美国做生意,直接二级制裁伺候。这二级制裁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光针对伊朗,还会咬住跟伊朗交易的第三方,断了美元结算,隔离国际市场。

转眼到6月,以色列和伊朗打起了12天冲突,那时候伊朗船队在波斯湾跑,GPS信号老中断,伊朗怀疑是美国和以色列搞鬼。冲突一结束,伊朗官员就公开吐槽,依赖美国技术太危险,得找备胎。中国北斗系统就这么进入视野,它覆盖范围广,精度高,最重要的是不受美国操控。伊朗通信部副部长埃赫桑·奇特萨兹在采访中直说,北斗在亚洲的优势明显,控制权在中国手里,让他们觉得靠谱。

伊朗为什么这么急?过去几年,他们吃亏不少,核科学家和军官被暗杀几起,据说不少是通过GPS定位暴露的。冲突中信号中断,直接影响运输安全。伊朗自己有时为了防备,还主动干扰GPS,结果国内企业遭殃,上百万用户上网卡壳,上万家公司业务乱套。西方平台不再是单纯工具,而是情报战的道具,这点半岛电视台报道过。

可美国反应快得像打了鸡血。7月27日,伊朗媒体刚放风要探索北斗合作,没几天,7月30日美国就扔出制裁炸弹。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的声明直指伊朗最高领袖顾问阿里·沙姆哈尼的儿子穆罕默德·侯赛因·沙姆哈尼控制的航运网络。这个网络包括油轮、集装箱船和各种幌子公司,主要把伊朗石油卖到中国,赚了数百亿美元。名单上50多艘船和20多个实体,直接冻结资产、切断供应链、禁止交易。特朗普在社交上强调,这是为了斩断伊朗支持武装团体的资金链。

伊朗石油出口的90%都去中国,每天160万桶,占中国进口的13%。这下中国炼油企业得好好想想,继续买的话,可能挨二级制裁,没法用美元结算,还会被国际市场甩开。特朗普政府早警告过,谁买伊朗石油,谁就别跟美国玩。2月,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说过,要把伊朗石油出口砍到每天10万桶,但实际伊朗上半年对华出口平均140万桶。中国企业为了避险,可能用中间商或人民币结算,但成本肯定上去了。路透社报道,伊朗石油对中国是廉价能源,现在路被堵,可能转向俄罗斯或其他地方。全球油价也跟着晃荡,投资者盯着曲线直挠头。

北斗这事儿,伊朗不是一时兴起。中国北斗系统给其他国家新选项,打破GPS垄断。美国官员过去就把类似合作当成军事援助,这次制裁没直说北斗,但条款里有二级制裁的影子。如果伊朗军事上用北斗,中国企业可能上黑名单,设备供应就断了。特朗普的盘算是逼伊朗回核协议谈判桌。

伊核谈判最近卡壳,美国炸了伊朗核设施后,德黑兰不理人了。制裁石油就是杀手锏,因为伊朗经济靠石油,资金断了就没法搞地区活动。中国这边,特朗普暂没直接怼,贝森特说过,对中国筹码不够,先不惹。但长远,如果伊朗和中国合作深,美国可能找茬扩大制裁,把民用卫星说成军事合作,这在美国历史上不是头一遭。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谴责制裁无视法治和人权,让世界面临威胁。但伊朗政府硬气,坚持推北斗计划,继续石油出口。从经济看,这对中国影响不小。伊朗石油是中国能源安全一部分,制裁一出,供应链乱套。部分油轮闲置,出口量短期降。中国企业得调策略,增加其他进口,但价格上不去。全球市场也连累,油价涨推高通胀。伊朗那边,经济压力更大,预算得重分,民生可能遭罪。但他们有绕道法,用影子舰队转运石油,避开制裁眼。美国情报盯着卫星图像,追踪船,但总有漏的。

地缘政治上,特朗普想重塑中东格局,联以色列和海湾国家,围堵伊朗。中国在伊朗有大投资,过去签了4000亿美元协议,换25年石油供应,还包括5G和北斗。但中美关系紧,这成引爆点。中国外交部说,北斗是世界的,不针对谁,坚持开放合作。但现实,美国把中国科技视威胁,制裁航天、核能等领域。伊朗转北斗,等于在中东插一脚,让美国觉得主导权溜走。

未来咋走?伊朗政府扛着,继续核谈判,但条件不松。美国优先处理伊朗,避免和中国直接撕。石油出口虽悬,但没全停,中国用人民币结算能避部分风险。北斗合作推进慢,受制裁不确定。整个博弈看谈判进展,贸易链条可能调,维持供应。伊朗探索本土科技,加强基础设施,也是长远路。特朗普制裁像场风暴,但世界有变数,中国和伊朗合作根基在,说不定找出路。

这事儿暴露国际关系复杂。技术依赖成弱点,石油贸易牵动全球经济。特朗普下手狠,但伊朗和中国都不是好捏的。咱们普通人看热闹,得明白能源安全和技术自主重要。希望别闹太大,影响生活。话说,美国这最大压力能压多久?伊朗会不会真换北斗成功?时间会给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伊朗   北斗   石油   美国   中国   以色列   中国企业   财政部   协议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