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深蓝保编辑部的 Eykko。
昨晚第三季度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出来了,1.9%,跟上个季度的 1.99% 接近。
给新朋友解释下,它主要是用来判断预定利率会不会下调,像今年 8 月份,预定利率就受影响下调,导致重疾险、定寿价格变贵,储蓄险收益变低。
这次研究值又下降,预定利率会不会再受影响?想买保险的是不是得赶紧上车?
今天咱们再来聊聊。

预定利率,暂时“安全”
预定利率研究值就像“温度计”——连续两个季度比预定利率低 0.25% 以上,监管就会下调预定利率。
今年第一季度为 2.13%,第二季度为 1.99%,就触发了下调机制,预定利率上限从 2.5% 降到了 2%。
这次研究值 1.9%,跟 2% 的差值在 0.25% 以内,不符合下调条件,意味着至少两个季度预定利率不会调整。再往后会不会变动,还得看年末和明年的情况。
我个人判断来看,后续研究值降不降都有可能,但即便降了,短期预定利率也不会有调整。
这几次的公告,内容结构都差不多,基本就包括三个核心信息,先是国内经济情况,再是行业情况,最后定研究值。
以这一次为例:

内容挺长,翻译一下:经济增长势头不错,行业优化见效,预定利率符合市场情况,没啥风险,研究值为 1.9%。
这些信息的前面,都是“保险专家认为…”,说明研究值可能不是单纯按公式去计算,专家态度也很关键。
那么只要经济和行业够稳定,至少专家会持正面态度,不会轻易说要调得多低。
另外就是公告里没提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研究值参考的数据,是 5 年期 LPR、5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还有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这 3 个数据主要受“降准降息”影响。
降准,国债收益率一般会下降。降息,5 年期 LPR 和存款基准利率会下降。
实行这两个操作的目的,总结为一句话:让银行资金更多一些,让大家消费意愿更强一些,把经济拉上去。
从今年数据来看,CPI 持续偏低位运行,年末到明年还都有降准降息的可能。
但今年 GDP 增速基本能完成 5% 的年度目标,没有强刺激的必要,银行又因为之前多次利率下调,净息差有压力,就算要降,空间都不大。
综合下来,不管会不会降准降息,对研究值影响都比较有限,至少年内和明年没那么容易再触发下调机制。
那是不是说还没买保险、还在观望的可以慢慢来,时间还多得是?还真不是。
感觉预定利率下调那么多次,不少人把它当成了一个买保险的锚点。
作为从业者和消费者,这两年我还挺有感触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买保险,别太看重预定利率
我有两份重疾险,第一份是 2021 年买的,30 万保额,一直觉得足够。
后来我身边的两个朋友,都才 20 多岁,有一个突然得了糖尿病,得长期跟胰岛素为伴;有一个患上了癌症,治疗很久还是离开了。
听到消息的时候我很震惊,也挺担忧和害怕,尤其是癌症。
也深入想了一下,如果我到了这种严重的程度,30 万够吗?
有医保和医疗险,医疗费不用太担心。但我肯定很长时间没法工作,也不太愿意让家人照顾。
护工、疗养、康复…按我的性格,就算治好了,也可能不太想很快工作,收入持续中断,后面还有复发的风险。
30 万看着不少,但真撑不了几年。
所以我又有了加保的念头,今年也再买了一份。
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买重疾险的原因是“我需要”,而不是预定利率下调。
很多人买过重疾险都会再加保——他们有的收入在涨,有的结婚生娃责任变重,越来越清楚一份重疾险确实不够。
但这两年,挺多人觉得,以前便宜的时候没买,现在产品那么贵,有些下不去手,就一直纠结,持续观望。
也有人一直想买,但一直拖着,到了预定下调,才能下决心。
我理解这些想法,毕竟以前跟现在的产品,价格差距确实很大。
可无论以前的保险有多便宜,都已经是过去式,没有太多对比的意义。
我们能做的,是在当下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及时给自己配好保障,避免在风险里“裸奔”。
当然,如果想多花些时间研究,之后再做决定,也无可厚非。
反过来也会有朋友说,我再等一等,以后预定利率有没有可能上调,出现更便宜的产品?那最后一part,就聊下这个。

预定利率,短期难再向上
我们只要搞清一点,预定利率下调主要是因为行业利差损风险。
就说某个 A 保险公司,在 4.025% 年金险和 3.5% 增额寿时代,卖出了大量储蓄险保单。
看着是双赢,A 公司赚到钱,买保单的人有了终身的高收益保单。
但高收益是承诺,你得持续兑付才行。
A 公司的大部分投资,都是存款、债券等固收资产,剩下小部分股票、地产啥的权益资产。
那时候定存、国债啥的利率都有 4%,不看权益资产,都基本能覆盖保单成本。
但利率持续往下走,新配置的固收资产收益越来越不够看,未来A公司可能就得自己贴钱兑付,也就出现了利差损。
长期这样别说赚钱,不破产倒闭都算有实力。
所以就有了下调预定利率的政策,让 A 公司去卖符合市场情况的产品,减轻兑付压力。
如果存款债券的利率一直很低,预定利率却还要上调,A 公司现在买的低利率资产根本覆盖不了保单成本,利差损风险又会变高。
除此之外,预定利率上调还可能引发退保潮,比如储蓄险,有更高收益的,自然不太想要低收益的了。
这显然跟监管要稳定发展的逻辑相反。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市场利率的情况,还是行业情况来看,近几年预定利率是不太会上调了。
时间再长一些,就得看市场利率和监管态度了。

写在最后
比起预定利率上调,长期下行的概率其实更高,或许过个几年,2% 也会成为历史高点。
不过还是那句话,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无论预定利率怎么变,该买就买,别太纠结。
如果不了解怎么买,哪些产品比较好,也可以点击【保险严选】,我帮你分析筛选,协助你投保。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预定利率变化的看法~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