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餐饮圈上演了一出“公关灾难片”,主角是西贝。
事情是9 月 23 号,西贝旗下一个公众号突然发了篇催泪软文,主角是个叫 “毛毛” 的 7 岁男孩。文章写得那叫一个深情:这孩子从 2 岁就认准西贝,整整吃了五年,堪称 “骨灰级粉丝”。那天妈妈随口说句 “以后换家店吃”,毛毛当场炸了锅,在家又哭又闹,拽着大人往门店冲,进门就抱住服务员大腿嚎啕:“我再也吃不到西贝了!”
文章配着温馨的门店图片,末了还升华主题,说这是 “品牌与顾客的双向奔赴”。可网友的反应压根没按剧本走,评论区直接变成大型吐槽现场:“这剧情比偶像剧还假,编剧敢写你们真敢发?”“脚趾已经抠出三室一厅,太尬了!”
更绝的是,有较真的网友一眼看穿了漏洞:“7 岁孩子能抱住成年人的腿?这是没见过真小孩吗?” 这话一出,全网瞬间开启 “身高科普模式”。
有儿科医生晒出数据:正常 7 岁娃身高得有 120-130 厘米,成年人腰部差不多 80-90 厘米,也就是说孩子站着脑袋都快到腰了,怎么可能做出 “抱大腿痛哭” 的动作?
网友们的段子紧跟着就来了:“合着毛毛是吃西贝吃缩水了?”、“建议西贝顺便卖增高药,毕竟能把 7 岁娃喂成幼儿园身高也是本事”,甚至有人拿 AI 生成了 “冷冻版毛毛” 的图片调侃:“怕不是藏在冷库里的预制娃?” 一时间,“全网寻找毛毛” 成了新梗,大家用这种荒诞的方式吐槽故事的虚假。
谁也没想到,这波嘲讽刚发酵一天,西贝就悄悄删了文章。有记者去问客服,得到的解释更离谱:“那是内部号,本来只给员工看,不小心外传了。” 这话彻底点燃了网友的火气,有人翻出截图怼回去:“内部号还带打赏功能?骗谁呢!”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篇软文发布的前一天,西贝刚官宣了个 “撒钱活动”:任意消费就送 100 元代金券,号称 “无门槛叠加”。可仔细一看规则,这券当餐不能用,得等下次才行,有效期还就到 10 月底。网友吐槽:“这哪是送福利,分明是绑着你再消费,吃相也太急了。”
一边是编出来的 “深情故事”,一边是催着消费的代金券,西贝的操作让不少人想起了它之前的烂摊子。就在半个月前,罗永浩还刚撕过西贝预制菜,说吃着像 “加热的冷冻包”,当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急着回怼,骂人家是 “网络黑嘴”,结果越骂舆论越糟。这次想靠孩子挽回形象,反倒把旧账全翻了出来。
有常去西贝的宝妈晒出消费记录:“人均一百多,点份儿童餐说是现做,结果上来温乎乎的,明显是预制菜加热的。” 更有人质疑:“敢说毛毛吃五年的菜没有添加剂?真为孩子好,不如公开食材来源。” 要知道,西贝一直主打 “儿童餐”,可连国家卫健委的预制菜标准都快出台了,它至今没说清自家儿童餐的制作流程。
眼看舆情收不住,西贝干脆装起了哑巴,既不承认故事是编的,也不回应预制菜疑问,只留下 “毛毛” 这个名字成了全网笑柄。有人总结得到位:“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吃‘情感绑架’这套了,我们关心的是菜新不新鲜、有没有添加剂、值不值这个价,谁要听你编故事?”
其实大家不是跟西贝过不去。之前海底捞搞营销,但凡涉及性别歧视的创意全被总部否决,就因为怕冒犯消费者;武汉有家火锅店出了问题,3 小时就发文道歉,反而赚了好感。可西贝呢?出了事要么硬刚,要么甩锅 “内部号”,从来没正面回应过核心问题。
9 月 26 号这天,“寻找毛毛” 的热度还没下去,又有网友发现西贝门店的代金券被抢疯了,但评论区全是 “先薅羊毛,吃完再骂” 的调侃。有人说得实在:“不是不想支持国货,是商家总把消费者当傻子。要是西贝真能打开厨房,晒出供应链,哪怕贵点大家也愿意买单,可现在这样,谁信啊?”
从罗永浩吐槽到毛毛事件翻车,西贝这半个月的操作简直是 “作死三连”。它大概忘了,餐饮的本质从来不是靠软文煽情,也不是靠代金券拉客,而是锅里的那口实在味道。
最后送西贝一句大实话:
别再拿孩子的眼泪当挡箭牌了。
顾客要的不是“谁最爱你”,而是“你是否值得被爱”。
否则,下次别说抱腿了,就算孩子爬上门框喊“我要西贝”,大家也只会说:
“快下来,别摔着,回家吃口热乎饭。”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