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咨,字嘉谟,阆州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市)人,后迁居河南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
陈尧咨出身名门,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是他的父亲;宰相兼枢密使陈尧叟、宰相陈尧咨是他的兄长。
陈省华夫妇庭训严谨,教子有方。《南部县志》载:“宋陈省华对客,子尧叟、尧佐、尧咨列待,客不安。省华曰:学生列待,常也。”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后来三子一进士、二状元,“三陈”名满天下,虽然在清望方面,无法与以后的“三苏”比肩,但是“三陈”在善能治世,解决实际政务方面,远远强于“三苏”。
状元
陈尧咨自幼聪慧、好动、性急,喜欢舞枪弄棒,尤其射箭一绝。但在教子有方的父母和两个兄长的督促引导下,陈尧咨科举一举夺魁。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陈尧咨高中状元,陈尧咨 被授予将作监丞(正八品)、济州(今山东省巨野县)通判,历任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始合三部勾院兼总之。不久,陈尧咨被擢升为右正言、知制诰。但在陈尧咨的心中,尚武的热爱一直未曾熄灭。
尚武
重文轻武的大宋,发生一件正常的奇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为了对抗西夏、契丹,提高宋军的战斗力,仁宗在武成王(姜太公)庙设立军校,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防大学,面向清白出身、官宦子弟、无官职者须高级官员三人保荐者优先,但这个学校仅仅开了93天就关门了——因为招不到人。
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诩为“小由基”。一天,驻守荆南的陈尧咨回到家中,母亲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炫耀:“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不想,母亲的拐杖一下就砸了过来,连他佩戴的“金鱼”官饰,都被打碎在地。母亲愤怒:“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母亲冯氏,如同现在的虎妈,一手握棍,一手持香,夜夜陪读。一边严加督促,一边焚香祈告。“二十四孝图”中的“冯母烧夜香”,说的就是冯氏陪读的故事。三子一进士、二状元是冯氏最大的骄傲,但棍棒教育下,最小儿子的陈尧咨心中叛逆,深埋在心中,但陈尧咨的性格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母亲。
不过,陈尧咨的箭法确实百发百中,欧阳修的名著《卖油翁》有详细记录,这篇文章入选了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但凡中国人都背过,但大家只记得了那个卖油的老头。
被贬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陈尧咨任职考官。
心存侥幸,在请托之下,陈尧咨帮助三司使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作弊,在试卷上做标记,被告发而获罪,被贬单州团练副使(从八品),六年的仕途被降了一级。
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陈尧咨复职著作郎,而这一轮回已过12年、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陈尧咨知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不久,复职右正言、知制诰,陈尧咨重走长征路。
陈尧咨在仕途中继续跋涉,改迁起居舍人、吏部流内铨副主管。按照以往的制度:选拔人才时,被举荐的官员,会频繁升迁,但对于没有背景或推荐人的寒门士子来说,却难有晋升的机会。陈尧咨从这些边缘官员中挑出人才,上报朝廷,真宗欣然接受。
因为政绩突出,陈尧咨改任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正六品)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直学士称号是皇上对馆阁学士示以恩宠的荣誉称号。
长安土地盐碱含量高,陈尧咨疏通龙首渠,引入城中,百姓便利。但陈尧佐性格豪侈,多违法制,武库松弛,却大修官署“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
再贬
“悔入文人圈”的陈尧咨宦海浮沉郁闷,性格极不稳定,史书称为:“性刚戾”执政时,陈尧佐用刑惨急,审讯疑犯时,多次有行刑打死人的情形;凌辱、取笑转运使黄目,黄目不堪忍受,要求调离,朝廷于是调陈尧咨知河南府,不久有人举报陈尧佐在长安时的不法行为,真宗有心庇护,仅免职,调任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不过数月,真宗再次起用陈尧佐,再任知制诰。陈尧佐还在落落起起。
陈尧咨,多次被贬谪,常闷闷不乐,颇有怨辞。一天,陈尧咨的哥哥陈尧叟有事觐见真宗,真宗提起这件事,陈尧叟回道:“尧咨怎会知道,圣上恩泽深厚,只不过认为,遭遇谗言而已!”
真宗于是下诏,逐条进行解释批评,陈尧咨惶恐上表谢罪。朝廷有人好做官,在哥哥的庇护下,陈尧咨陈尧咨能从被贬后多次起复,他的家庭起到很大的作用。
又贬
陈尧咨回朝后,主管登闻检院(受理臣民举报的地方),再次得任龙图阁直学士。不久,陈尧咨因为举荐官员失查,又被降兵部员外郎。
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真宗再次派陈尧咨主持礼部考试。陈尧咨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有人举报尚书工部侍郎钱惟演对官员的考核不公正,真宗命陈尧咨参与审查钱惟寅的考核情况,陈尧咨经过核查,认为属实,钱惟演被降职。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虎妈冯氏去世,守丧三年后,陈尧咨起复任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会灵观副使。
此时,西北前线告急,唃厮啰召蕃部欲侵边,朝廷任命陈尧咨为陕西缘边安抚使。再迁右谏议大夫、知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再移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陈尧咨一直在西北经营打转。后以尚书工部侍郎的身份掌管开封府。
陈尧咨入朝任翰林学士,此时宋仁宗已即位,陈尧咨因为先朝状元的身份,特下诏赏赐,官位在老翰林、新状元蔡齐之上。
外放
不久,朝廷任命陈尧咨为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观察使,掌管天雄军(今河北省大名县),位在丞郎之上。陈尧咨心里郁闷不平,上疏坚决推辞。太后刘娥特别召见,陈尧咨不得已而赴任。天雄军位居宋朝与契丹的战略要地,在任上陈尧咨重视军备建设 “自契丹修好,城壁器械久不治,尧咨葺完之”。
但陈尧咨还是老毛病,粗暴易怒、勒索烦扰百姓,又令军卒拿着大棒列队侍奉在前,小吏及百姓如果稍不如意,陈尧咨立刻命人将他们打倒在地。
此后,陈尧咨一直在外,知郓州,授职武信军(今四川省遂宁市)节度使,再知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又调往澶州(今河南濮阳市),最后又转回天雄军。
在大宋相互制约效率低下的官僚机制下,官员被贬是家常便饭,但落落起起多次,实在不多,一是陈尧咨的确有才;二是陈氏一门三宰相,子孙曾百余人同朝为官,互相提携也是重要原因。
陈尧咨去世前,家里房梁忽然折断,又有大星坠入庭院中,股白气升腾,陈尧咨大惊不已,不久去世,葬于新郑,被朝廷追赠为太尉(正一品),谥号为康肃。家族的另类,陈尧咨最终以武阶离世,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