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监自述:为生活所迫净身,晚上伺候贵妃,鞋底要藏苍耳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清朝末年,宫廷中有无数的太监,他们的生活与权力的斗争密切相连。

但有一位太监的亲述,却颠覆了我们对他们的传统认知。

为了生活所迫,他选择了极为痛苦的“净身”,成为了宫中一名不起眼的侍从。

每天晚上,他不得不在贵妃的床前伺候,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却是他鞋底上藏着一颗苍耳。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不安,改朝换代带来的战乱和灾荒,让无数的人流离失所。

孙耀庭出生在这样一个贫苦的家庭里,排行老二的他,一家五口人仅靠父母微薄的收入度日,每天都在贫困线上挣扎。

父亲是个小商贩,母亲则在人家家里帮佣,即便两人起早贪黑地打拼,仍旧入不敷出。

看着一双儿女日渐长大,孙耀庭的父母焦虑万分,他们不知道这样贫寒的日子何时是个头,更不知道拖着一大家子要如何度过难关。

就在这时,一个邻居不经意的一句话,点醒了孙耀庭的父亲。

原来皇宫里长年招收太监,只要净身,就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

这对于穷苦人家无疑是一个福音,虽然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和一家人的生计相比,似乎也不算什么。

于是,孙耀庭的父亲开始劝说年仅10岁的儿子去当太监。

起初孙耀庭并不理解父亲的决定。

在他天真的心里,皇宫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里面住着高高在上的皇帝,以及无数的妃子公主。

他不明白,像自己这样的穷孩子,怎么可能进得去。

但父亲告诉他,只要净身,成为太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宫里当差,还能衣食无忧。

这对于饥寒交迫的孙耀庭一家,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年仅10岁的孙耀庭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去当太监。

父亲也铁了心要帮他"圆梦",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值钱的东西,带着孙耀庭前往京城。

到了京城,父亲四处打听净身之事,然而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

原来净身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必须有专门的仪器和御医,手术过程不仅痛苦而且有生命危险。

御医开出的价码,更是让孙耀庭父子二人傻了眼。

但为了成事,他们咬牙选择了一个地下"医馆",那里的术士承诺可以便宜行事。

手术进行得极其凄惨。

在没有任何麻醉剂的情况下,孙耀庭生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面对儿子的惨叫,他的父亲只能狠下心肠,亲自按住他的身体。

鲜血淋漓,无比残忍,但为了全家人的生计,父子俩只能把牙往肚子里咽。

术后,孙耀庭高烧不退,几度昏厥,父亲以为他熬不过去了,在他耳边喃喃自语:"孩子,忍忍,忍忍就过去了,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用受苦了......"孙耀庭似乎听到了父亲的话,他咬紧牙关,硬是扛过了鬼门关。

然而,命运和孙耀庭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太监,自秦汉开始就有。

他们俗称"宦官",是皇宫中专门服侍皇帝和后妃的一类特殊人群。

要想成为太监,必须净身,也就是切除生殖器。

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一种残忍,但在当时,却是很多贫苦人家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孙耀庭的父亲就是这样想的,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竟亲手帮儿子实施了净身。

这对当时年幼的孙耀庭造成了极大的身心创伤。

谁料天意弄人。

孙耀庭刚进宫没多久,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就退位了,大清王朝轰然倒塌。

这意味着,所有的太监统统失业。

一个阉人,没了庇护,在那个年代无异于社会的弃儿。

孙耀庭陷入了人生的迷茫。

他不明白,自己好不容易进了宫,却一夜之间沦落到这般田地。

他甚至不敢回家,因为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他害怕被人耻笑,被人歧视。

无奈之下,他只能流连在宫城附近,和其他落魄的太监一起,苟且偷生。

太监的宫廷生涯

就在孙耀庭以为人生就此堕入黑暗的时候,一个机会出现了。

原来慈禧太后驾崩后,慈宁宫内还有一些皇室遗老在苟延残喘。

这些人虽然不再掌权,但作为皇室贵胄,仍然享有一些特权。

他们需要太监服侍,于是就招募了一批。

孙耀庭抓住了这个机会,辗转来到一位亲王府上谋个差事。

刚开始,孙耀庭在王府里只是个下等太监,每天洗衣做饭,擦桌子,端茶倒水,就连主子的便溺都要伺候。

但他非常勤恳,对主子也十分谦卑,渐渐得到赏识。

再加上他能读书识字,比一般太监要强,很快就在一众太监中脱颖而出,成了亲王身边的红人。

这个时候,宫里出现了一些空缺。

原来是端康皇太后和婉容皇后正在招募身边的侍从。

亲王见孙耀庭表现不错,就力荐他进宫。

于是,孙耀庭如愿以偿,重新回到了皇宫,开始了他的宫廷生涯。

从一个小小的杂役太监,到皇太妃和皇后身边的大总管,孙耀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管理后宫上千人的大小事务,伺候主子的饮食起居,诸多琐碎的事都要面面俱到。

皇宫里的生活看似奢靡,实则冷酷无情。

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

孙耀庭每天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万劫不复。

让孙耀庭最为痛苦的,是作为贴身太监,他要24小时随时侍候,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晚上皇太后和皇后就寝后,孙耀庭要守在寝宫外,随时听候吩咐。

即便是打个盹儿,都是奢侈。

有一次,孙耀庭实在熬不住,竟然靠在门框上睡着了。

结果第二天就挨了一顿鞭子,差点丢了性命。

从此,孙耀庭吸取了教训。

为了在侍寝时保持清醒,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鞋底藏苍耳。

苍耳是一种植物的果实,上面长满了细小的刺。

孙耀庭每晚上朝时,都会在鞋底垫上苍耳。

这样一来,只要他一打瞌睡,脚底传来的阵阵刺痛就会让他瞬间清醒。

在旁人看来,孙总管是多么尽职尽责啊,殊不知这背后竟有如此辛酸。

宫外的流离生活

岁月匆匆,孙耀庭在皇宫里一待就是十多年。

然而,风云突变,原本风光无限的太监们,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

溥仪被驱逐出宫,孙耀庭也随之失业。

走出宫门的那一刻,24岁的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孙耀庭养尊处优,却也让他变得手无缚鸡之力。

他唯一会做的,就是当一个太监,可如今这个身份,却成了他的原罪。

没有一技之长的孙耀庭,回到家乡,只能寄人篱下,靠投靠弟弟度日。

然而他的身份,却成了街坊邻里茶余饭后的笑柄。

一个大男人,一个当过太监的大男人,竟然还要靠弟弟接济,这在旁人眼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笑话。

孙耀庭感到了深深的自卑。

他不明白,为什么曾经的自己,在皇宫里还端着架子,现在却要受人冷眼和白眼。

他开始厌倦这种看人眼色的日子,他决定重回京城,试图寻找一些昔日的太监朋友,也许他们能给自己一个活路。

然而京城并没有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曾经的皇家太监,如今成了乞丐,孙耀庭不得不弯着腰,每天在大街小巷讨要施舍,仅仅为了一口果腹之食。

他去拜访昔日的同僚,却发现大家都自身难保,根本帮不了他。

更让他绝望的是,那些曾经在他面前卑躬屈膝的下人,此刻却对他不屑一顾。

曾经不可一世的太监大总管,如今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孙耀庭感慨万千。

他常常在想,如果上天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自己是否还会选择净身入宫?是否还会为了所谓的富贵,牺牲做男人最宝贵的东西?然而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孙耀庭总会梦到年轻时的自己,意气风发地站在皇宫门前,准备开启一段辉煌人生。

梦醒时分,他却发现自己蜷缩在破庙的角落里,周围是一群和他一样颓废落魄的太监乞丐。

暮年的安宁

就这样,孙耀庭在京城讨了十多年的饭,直到新中国成立。

共产党政府体恤宫中旧人的遭遇,给他们每人发放了一些抚恤金。

孙耀庭从此每月能拿到16元,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他不再受饥饿之苦。

在一个慈善团体的帮助下,他还住进了一个收容所,开始了平静的晚年生活。

暮年的孙耀庭经常回忆往事,那段在皇宫里的岁月,犹如一场大梦。

他曾经站在权力的巅峰,却也跌入过人生的谷底。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每每想到年轻时父亲逼迫自己净身时的情形,他的心里还会泛起阵阵苦涩。

然而,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孙耀庭已经看淡了世间的悲欢离合。

他明白,自己不过是时代洪流下的一株小草,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他感激共产党给了自己安度晚年的机会,也感激那些曾经在皇宫里对自己不薄的主子。

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孙耀庭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故事讲述出来,哪怕没有人倾听,他也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他希望后人能够从自己的经历中,了解那个疯狂的年代,了解那些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他还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诫后人珍惜当下的生活,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做人的尊严。

结语

孙耀庭的一生,是时代洪流下的一叶浮萍,命运把他推向了不归路。

他为家人牺牲自我,又被时代巨轮碾压得粉身碎骨。

纵观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既为他不幸的遭遇而悲悯,也为他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感叹。

这便是旧时代下,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苍耳   太监   京城   主子   亲王   清末   贵妃   鞋底   自述   生计   皇宫   宫廷   父亲   晚上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