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国情怀沦为“人设”,回旋镖迟早会扎向自己。
当杜江受邀高光亮相,吴京却因缺席阅兵仪式和多年前的一句“坦克没有后视镜”的言论,惨遭全网群嘲,昔日“铁血爱国”人设正在摇摇欲坠。
一桩桩“惨案”历历在目,不由地让人回想李连杰当年的忠告,简直一语成谶......
对于公众人物而言,爱国情怀的表达,最怕沦为一种符号化的表演。而真正的认可,无论是来自官方还是民间,都源于一种从内到外、言行合一的真实感。
今年的九三阅兵观礼,无疑是一场国家实力与民族尊严的盛大展示,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受邀名单星光熠熠,既有姚明、苏炳添这样的体坛巨擘,也有甄子丹、张凯丽这样的演艺界前辈。
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杜江的出现显得尤为特别,他是其中唯一的年轻代演员。这份荣誉,显然是对他多年来所塑造的形象和传递的价值的一种高度肯定。
杜江本人对此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他直言要将这张观礼嘉宾证珍藏起来,社交媒体上的字里行间,满是抑制不住的爱国热情。
他的妻子霍思燕也毫不掩饰地分享了这份喜悦,表示会在电视机前努力寻找丈夫的身影。
这份来自家庭的共鸣,让这份荣誉显得更加真实和温暖。
回看杜江的演艺之路,这份认可并非偶然。他在《红海行动》中塑造的蛟龙队副队长,英勇无畏;在《我和我的祖国》里演绎的香港回归升旗手,眼神坚定。
这些角色让他成为了观众心中新一代爱国演员的代表。
而且杜江不仅在银幕上诠释英雄,在现实中也积极参与建党百年系列活动。
担任《军歌嘹亮·放歌百年》的讲述人,并连续三年成为金鸡奖与华表奖的开奖嘉宾。
这些经历,一步步夯实了他低调、务实、有实力的主流形象,也让他最终走上了观礼台。
相比之下,吴京的境遇则显得有些落寞。
他的缺席,与杜江的高光时刻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与他曾在2019年登上阅兵村演讲台的辉煌过往拉开了距离。
曾几何时,吴京手持国旗的电影画面,和他那个印有“中国”二字的表情包,几乎成了爱国主义的互联网图腾。他被誉为“国产电影之光”,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硬汉”。
然而,当“爱国”从一种真挚的情感,逐渐被外界解读为一种可以利用的“人设”时,裂痕便开始出现。
比如,他一边为国产手机代言,却在颁奖典礼上被拍到使用某国际知名品牌的手机拍照。
在八一建军节这样特殊的日子,发布一张军装剧照,也被部分网友批评,认为他并非军人出身,此举有蹭军人热度之嫌。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争议,慢慢侵蚀着公众对他的信任。近期,他出品的电影票房表现平平,甚至主演的作品遭遇抵制,都像是在印证着这杆“天平”的悄然倾斜。
公众人物的言行,是一面放大镜,任何细微之处的失当,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吴京或许未曾料到,多年前的一句断言,会在今年的阅兵式上,成为一个全网热议的“回旋镖”。
2017年,他在宣传《战狼2》时,曾非常笃定地宣称:“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这句话在当时,极大地强化了他硬核“军事专家”的形象。
然而,在今年的阅兵直播画面中,电视镜头清晰地给到了坦克的侧面,上面赫然安装着类似后视镜的装置。
尽管官方后续解释,那并非传统后视镜,而是功能更强大的360度全景影像系统,但在汹涌的舆论面前,关于坦克与装甲车技术细节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大众的印象简单而直接:“吴京被打脸了。”
这一事件,让他的专业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质疑。
有趣的是,杜江早前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及同样问题时,曾委婉地纠正过,表示坦克其实有后视镜,避免了误导。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仔细想想,吴京这些年也没做特别出格的事情,可现在看看有关吴京的评论区,现在已经从对吴京的调侃上升到了对吴京的嘲讽甚至抵制。
但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吴京当年要是谨言慎行,应该一样不会有现在的事情,就更别提“得罪人”了。
但其实,早些年李连杰就给过吴京忠告,可吴京不听,这就没办法了。
对于吴京来说,李连杰称得上是吴京的前辈,他比吴京走过更长的路,也明白身为公众人物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
所以李连杰在给吴京忠告的时候,他应该记在心里,否则说不定会吃大亏。
更何况李连杰说的话也不是那么“逆耳”,只是表示“要夹着尾巴做人”,火了之后也要谦虚。
总而言之,李连杰的话很诚恳,可吴京显然没听到心里去,要不然也不会发生之后的事情了。
从曾经的全民追捧,到如今的争议缠身,吴京的“神坛跌落”并非一夜之间。
他亲手掷出的那些关于专业谬误、傲慢言辞、人设争议的“回旋镖”,如今正一支支地飞回来。
新片《再见,坏蛋》的票房遇冷,似乎只是这一连锁反应中的一个环节。
他的困境,是一个由过往无数言行累积而成的闭环。而杜江的“行稳致远”,则提供了另一种范本。
他的成功,不是靠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不是靠天花乱坠的话题炒作,而是靠一部部扎实的作品,和一个个于细微处见真章的人品细节积累起来的。
他选择了一条更朴素的路:演好英雄,做好丈夫。这种低调务实的态度,反而让他在浮躁的演艺圈中,走得更稳,也走得更远。
说到底,李连杰那句“夹着尾巴做人”的江湖老话,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具现实意义。
因为那“尾巴”,代表的正是对专业的敬畏、对同行的尊重、对观众的真诚,以及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谦逊、严谨与尊重,这些看似朴素的品质,才是一个公众人物在风云变幻的舆论场中,最坚实的“护身符”。它能帮助一个人行得更稳,走得更远,最终赢得穿越时间长河的真正尊重。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