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苦炎热,入伏气候恶”。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农历六月廿六)开始,持续到8月18日结束,共计30天。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三伏天被称为“10年难遇”的特殊年份,不仅入伏时间较晚,而且三伏天的天数也较短,仅有30天。这样的情况在干支历中较为罕见,因此更值得我们重视。
入伏
一、三伏天为何被称为“10年难遇”?
三伏天的划分依据是“夏至三庚入伏”,即从夏至日开始数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初伏至7月29日(10天),中伏至8月8日(10天),末伏至8月18日(10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三伏天仅有30天,而往年中伏通常会延长至20天,因此今年的三伏天被称为“10年难遇”的特殊年份。
此外,今年是乙巳蛇年,按照干支历60年一个循环的规律,蛇年每隔12年才会出现一次,因此今年的三伏天更加引人注目。同时,今年的入伏时间较晚,近年来入伏时间大多在7月中旬,而今年则推迟至7月20日,这也为今年的三伏天增添了几分特殊性。
二、三伏天养生建议:3件事要做
1. 天气炎热时记得开空调
三伏天的高温天气容易让人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防暑降温。虽然有些人出于节俭或习惯,不愿意使用空调,但现代的高温天气与过去相比更加炎热,不开空调容易导致热射病等健康问题。因此,在天气异常炎热时,开空调降温是非常必要的。不过,使用空调时也要注意温度不要过低,避免空调病的发生。
天气炎热
2. 与人交流要保持心平气和
三伏天的高温和潮湿天气容易让人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争吵。《黄帝内经》中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季要保持心情豁达,避免情绪失控。因此,在与人交流时,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引发矛盾。
3. 正午时分尽量躲高温
三伏天的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地面,地表温度极高,此时出门或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引发中暑。因此,建议大家在正午时分尽量减少外出,可以选择在室内休息或进行轻松的活动。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携带足够的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
三、三伏天养生建议:2物不吃
1. 剩菜剩饭要少吃
三伏天天气炎热,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剩菜剩饭尤其是绿叶蔬菜容易变质,食用后容易引发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更应该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如果实在有剩菜,建议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并在短时间内食用。
2. 路边摊凉菜要少吃
路边摊的凉菜保存条件较差,容易滋生细菌,甚至可能已经变质。在高温天气下,这些凉菜更容易腐败,食用后对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少吃路边摊的凉菜,选择家中新鲜制作的饭菜更为安全。
路边摊
四、三伏天养生小贴士
1. 饮食以清淡为主
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消耗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此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同时,可以适量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饮品,帮助清热解暑。
西瓜
2. 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三伏天虽然炎热,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避免在正午时分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中暑。
3. 保持充足睡眠
三伏天昼长夜短,加之高温天气容易让人失眠。建议大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午睡,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身体恢复。
五、结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养生的重要时期。今年的三伏天因其特殊性更加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大家在三伏天期间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季。记住:三伏天要做3件事——开空调、心三伏天天气炎热,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剩菜剩饭尤其是绿叶蔬菜容易变质,食用后容易引发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更应该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如果实在有剩菜,建议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并在短时间内食用。
#万能生活指南##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今日入伏##入伏吃什么#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