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资本企业界传来一则重磅消息:东北首富张宏伟所创办的“东方集团”被强制退市,并且要求罚张宏伟倾家荡产、让他牢底坐穿。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竟然因为张宏伟连续4年财务造假,且金额高达161.3亿元,更过分的是,13万股民被骗、血本无归。
一时间,张宏伟被罚1000万元,还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这位号称“最早一批创业的民营企业家”、“资本猎手”算是彻底栽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张宏伟出身在东北的农村贫困家庭,因为穷,没钱买袜子,只能光脚穿“棉捂子”,就连父亲去世时也没有钱发送。
父亲走后,地里的伙计、家里的家务,里里外外都落在了母亲身上,张宏伟不忍母亲操劳,也主动挑起了重担。
后来张宏伟20岁时,跟着亲戚开始学盖房子的手艺,没想到他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学了一段时间后,张宏伟就独立了,不仅盖的利索而且还很坚固。
图片取材于网络
久而久之,张宏伟名扬四海,越来越多的人找他盖房,凭借这双手,张宏伟从村庄盖到了乡里,又盖到县城,最终在1978年来到了哈尔滨。
初来乍到,城市和县城还是有区别的,在哈尔滨闯荡几个月后,张宏伟带来的钱已经被挥霍光,这也让他陷入绝望中。
图片取材于网络
正当他想要放弃时,一缕曙光照了进来,一个中间人主动找到他,把他带到了当地一个酱菜厂的厂房办公室,问他二层楼的厂房干过吗?
张宏伟想了想说:“没...没有......”
图片取材于网络
当他说这句话时就等于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当张宏伟不死心,一连几天在厂房门口徘徊,为了争取工程,愣是许下“先干活不要钱,干不好随时撵走”的承诺。
这在当时的建筑市场,简直闻所未闻。就凭着这股破釜沉舟的劲儿,他拿下了人生第一个大项目。
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他号召五六十号人,带着几百元开启了一段辉煌道路,1978年的10月4日,张宏伟带着这支粮食、蔬菜、行李、锹、镐、筐、木瓦匠工具都自带的队伍,来到了哈尔滨。
3天挖完1500米土方,7天砌完两层楼,就连质量还挑不出毛病。这一仗,让张宏伟在建筑圈站稳了脚跟,也为东方集团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图片取材于网络
1984 年,哈尔滨东方建筑工程公司成立,4 年后升级为东方企业集团,1994 年,东方集团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私营企业。
起初只涉足农产品,大米、油脂、豆制品加工等等,可在东方集团上市后,便开启了疯狂扩张模式,张宏伟就像一位野心勃勃的猎人,四处撒网,他把目光从实业转向了金融。
图片取材于网络
入股锦州港,成为首家控股大型港口的民企;在民生银行上市前夕加入,一度掌控近 8% 的表决权;1998 年收购联合能源集团,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分一杯羹。
“东方系”的版图越画越大,横跨金融、能源、港口等多个领域,张宏伟也因此多次登上富豪榜,成了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
图片取材于网络
据报道显示,在张宏伟最巅峰的时候,就是新华保险、联合能源、ST锦港的第一大股东,而且还投资多家公司和企业,这些领域也被称之为“东方系”版图。
不过老话说的好,成也萧何败萧何,当一个气球不停的往里面打气,那么必然就会发生爆炸的行为。
华丽的外衣下,早已千疮百孔。从2013年进军房地产开始,“东方系”就走上了一条危险的路。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东方集团通过定增募集 86.1 亿元,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可谁能想到,这些项目成了吞噬资金的无底洞。
青龙湖的棚改项目,投入 8.4 亿元却因找不到合作方被迫退出;文化会都核心区地块,多次挂牌出让都无人问津。
图片取材于网络
直到2023年底,东方安颐资产负债率高达121%,累计亏损近50亿元。房地产的失利,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掩盖业绩的颓废,东方集团开始在财务报表上动起了歪脑筋。2020年到2023年,公司玩起了“空转循环贸易”的把戏。
简单来说,就是虚构业务链条,比如今天和这家签采购合同,明天和那家签销售合同,其实货物根本没动,只不过账面上却凭空多出巨额营收和利润。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样的把戏一做就是4年之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据报道,东方集团累计财务造假营收 高达161.3 亿元,虚增成本 160.73 亿元,如此数据注水程度简直令人咋舌。
这场骗局的手段不仅复杂非常隐蔽,一般情况下是发现不了的,公司通过虚构农产品交易、多次倒卖等方式,将亏损粉饰为盈利。
例如,一笔37亿的大豆交易却被转手六次,就是试图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图片取材于网络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事实证明,这场财务造假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2025年2月28日,证监会通报了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认定东方集团公司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行为,而且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月16日,东方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被处以高额罚款,张宏伟被罚1000万元,并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可亏损的不仅仅是这些资本金,还有股民,这些虚假数据,就像精心编织的陷阱,把 13万股民牢牢套住。
股民们看着逐年增长的漂亮业绩,以为握住了潜力股,纷纷砸下真金白银。可随着财务造假消息曝光,东方集团的股价开始断崖式下跌。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4年,股价从高位一路狂泻;2025年4月,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 1 元,正式触发退市。
股民们这才发现,自己押注的竟然是一个随时会爆的炸弹。2021年到2023年,东方集团累计亏损 42.72 亿元,2024年预计再亏8到12亿元,多年的利润全是纸上谈兵。
这场危机不仅影响了股民的个人财富,也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冲击。
图片来源网络
退市前的东方集团,早已经是官司缠身,和多家银行的借款纠纷不断。
仅民生银行就涉及 10.3 亿元诉讼;控股股东的股权被轮番冻结、拍卖,用来填补资金窟窿;存放在财务公司的 16.4 亿元存款取不出来,6.29 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也还不上。
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方系”,如今成了资本市场的反面教材。
图片取材于网络
在4月17日举办的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跟对张宏伟一事发表了看法。
他表示,像东方集团这样的公司,即便是退市了也不能让它跑了,我看它退市的最后一天,居然还有如此规模的交易,
并强烈要求罚他个倾家荡产,判他个牢底坐穿。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场资本大戏落幕时,留下的是 13 万股民的血与泪。有人投进了养老钱,有人押上了买房款,最后却血本无归。
而张宏伟,这位曾经的“东北首富”,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分崩离析,不知会作何感想。
资本市场从来都不缺故事,但东方集团的这场闹剧,注定会成为无数股民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在2025年3月13日发布关于“深度|东方集团退市高悬,还有公司造假、巨亏,张宏伟和“东方系”险情逼近”的报道
《新青年财富》在2003年2月20日发布关于“张宏伟:赤脚大亨 二十年前”的报道
《金融界》在2025年4月17日发布关于“别让东方集团跑了!人大教授吴晓求呼吁:罚他个倾家荡产,判他个牢底坐穿做成美国安然公司那样的案例”的报道
《华夏时报》在2025年3月114日发布关于“13万股民猝不及防!东方集团陷财务造假风波,股价已跌破1元“生死线””的报道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