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社交,只有夜晚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我舍不得睡,但真想睡的时候又睡不着了。”社交平台上这样一句道出年轻人睡眠困境的留言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且睡眠困扰率随年龄增长逐渐攀升。具体来看,超五成“00后”和将近半数“90后”的入睡时间晚于晚上12点,“晚睡”和“失眠”已成为年轻群体中的普遍现象。
为缓解睡眠问题的困扰,人们开始主动寻找“助眠妙招”,褪黑素、睡眠眼罩、功能寝具等各类助眠产品的销量持续增长,“睡眠经济”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5349.3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在为睡眠健康与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近年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持续落地实施,将“睡眠健康”纳入主要行动指标。同时,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健康消费品向“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在市场需求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与大众睡眠健康息息相关的功能寝具行业正迎来发展转型的关键期。
睡眠需求升级下的行业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健康意识的提升,睡眠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睡不着”人群规模的持续扩大,直接推动了功能寝具市场的扩容。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床垫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4995.8亿元,并预计以每年8.5%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
在市场的需求下,功能寝具行业正在通过技术研发与跨界合作实现产品力的突破。例如,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智能监测技术推出的智能床垫搭载多维度传感器,实现了无感化睡眠监测;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细分用户使用场景,为青少年群体设计的护脊床垫采用分区承托技术,适配不同生长阶段需求;北京欣瑞爱思康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研究所跨界合作,将航天领域的先进面料应用到了功能寝具产品的生产研发当中。“如今国民健康意识显著增强,睡眠健康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我们的功能寝具在表层面料上选用功能性3D织物,透气性非常好,这是跨界合作给我们带来的新突破。”爱思康公司总经理张淑华向记者介绍道。
相关调研显示,大多数人都曾通过改善睡眠环境、更换寝具用品、服用助眠保健品等方式解决睡眠问题。同时,能够提升睡眠质量的相关产品的成交额也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某购物平台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24年该平台分体床垫、抗菌床垫、智能床垫的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299%、139%、82%,老年人电动护理床垫、青少年护脊床垫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180%、118%。
值得注意的是,功能寝具的需求并非仅集中在家庭消费场景,B端市场(面向企业或商业客户的市场)的需求同样旺盛,一些高端酒店正从“奢华硬件”向“深度体验”转型。某功能寝具品牌负责人表示,其产品在试点酒店中的用户反馈数据显示,使用智能床垫后,宾客满意度提升了35%,睡眠相关投诉下降了90%,平均入住时长延长1.2晚,衍生消费收益增长22%;在养老机构中,使用智能床垫可以第一时间监测到老人血压异常等情况,老人家属也能同步收到相关信息。某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功能寝具已成为机构吸引入住的重要配套设施。”
行业发展面临现实问题
尽管功能寝具行业前景广阔,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近日,记者在北京某家居城走访多家功能寝具品牌门店时发现,各品牌虽然都有主打的卖点,但在外观设计与创新方向上高度相似,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功能寝具的同质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功能集中覆盖睡眠监测及角度调节方面,智能化程度需要提升。据相关报道,功能寝具产品的新品研发需投入大量资金成本,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这样的资金压力,只能通过模仿来降低成本。而少数企业为进一步缩减支出,使用劣质原材料偷工减料,导致产品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功能参数造假等问题频发。
此外,行业还存在宣传乱象及售后缺失的问题。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夸大产品功效,甚至触碰法律红线。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克祯曾指出:“一些商家宣称功能寝具能‘治疗疾病’,使用‘包治百病’等违法广告话术;还有企业推出‘高磁床垫’‘珠光宝气垫子’等概念产品,以‘奇效’为噱头误导消费者。”他还提到,“售后服务体系的缺失让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举步维艰。部分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售后维权通道,消费者遭遇产品质量问题时,面临退换货难、维修无门的困境,推诿和拖延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乱象直接导致消费者‘不能消费、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破坏了市场信用体系。”
多方合力破局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面对行业现存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唯有多方协同、多措并举,才能重塑功能寝具行业生态,推动行业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
有专家表示,行业协会需发挥牵头作用,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明确功能寝具的术语定义、技术参数、检测方法等关键内容,为企业生产与宣传提供明确依据,推动全行业按标准生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要坚守初心,落实主体责任,将品质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企业要规范宣传行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党委书记、副会长梁艾福强调:“企业在宣传过程中,必须遵循真实、准确、客观的原则,杜绝使用‘治疗’‘治愈’等医疗术语,不夸大产品功效。应采用清晰醒目的方式,向消费者全面告知产品的功能参数、适用人群、注意事项,让消费者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出选择,避免过度追求技术炫技而忽视实用性。”
行业专家呼吁寝具行业企业建立便捷高效的售后维权通道,明确退换货政策、维修流程与时限,杜绝推诿拖延行为。鼓励企业推行先行赔付制度,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优先保障消费者权益,再内部追溯责任。
文|记者 赵曦 □ 花沁昕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