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视主持横扫大赛前三,地方台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刚播完的主持人大赛第三场,前三名安卡尔、侯雪雍、李耀阳清一色来自省级卫视。
地方台和县级融媒体选手程前、季千滟表现亮眼却止步六强,暴露出媒体行业残酷的生态链——平台高度决定职业上限的现象依旧难破。
24岁的青岛台宋钰盈讲述百姓故事时眼底带光,县级台程前用《前言解构》拆解新闻人的专业素养,这些基层主播的突围本应是媒体融合的鲜活注脚。
但现实是,新疆卫视安卡尔的三山两盆叙事自带文旅传播价值,天津台侯雪雍能调取全国非遗素材库,平台资源碾压式的降维打击让比赛没开场就定下胜负手。
就像去年某台新人主持赛,省级广电选手包揽80%的导师票数,选题资源、技术支持、政策倾斜形成闭环生态。
真正刺痛人的是程前这类“六边形战士”的困境。
能玩转横竖屏、兼任记者解说主播的全能选手,在江阴市百强县融媒体拿着不及省会台三分之一的年薪。
隔壁县台去年流失了三个同类人才到MCN机构,基层媒体既给不起钱又给不了发展通道。
看看十年前央视主持人大赛走红的王冠,如今已成国际频道当家主持,而同时期某地级台冠军选手去年转行做了婚庆司仪。
媒体融合喊了五年,省级台的资源虹吸效应反而加强。
这次大赛设置基层赛道本是破局尝试,但评审标准仍偏爱完成度高的成熟作品。
就像季千滟的乡村四季明明带着泥土香,终归败给李耀阳镜头里雄安新区的高清航拍。
这让人想起文旅宣传领域的怪圈——县城宣传片再真实生动,传播力总被省级台的4K纪录片碾压。
资源壁垒不打破,基层主播突围只能靠“人尖中拔人尖”。
倒是腾讯体育王嘉琦这种体制外选手的出现暗藏转机。
自带百万粉丝的体育解说跨界参赛,现场玩转AI虚拟主播技术,这种民间高手或许能撕开道口子。
就像李子柒带火四川文旅,当技术赋能够抵消平台差距,下一届主持人大赛的排名可能会更有看头。
毕竟观众早看腻了西装革履的程式化播报,田间地头的素人主播指不定哪天就成顶流。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