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非开挖技术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非开挖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科协指导、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主办,聚焦“智能技术与绿色施工”核心主题,深入探讨数字化与智能化施工技术进展、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市政管网与能源输送管线建设与维养技术等关键议题。
地下管网是保障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基础设施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命脉所在,直接关系到城市安全韧性、宜居水平和高效治理,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基础工程。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更新成为主战场,重点实施“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好治理”,这为地下基础设施,尤其是管网的更新改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截至2024年底,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城镇人口9.4亿人;地下管网总长度达378.5万公里,其中更新改造老化燃气管道16.5万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均超99%,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系统性提升。
不过,在已建成、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传统的“开挖—回填”施工模式带来周期长、扰动大、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城市精细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而现代非开挖技术施工速度快,扬尘噪音少,可减少对路面、绿化、交通及地上地下设施的破坏,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生活、企业运营的影响,是推动绿色、韧性、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非开挖修复技术已成为建设韧性、宜居、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技术路径。
当前,非开挖技术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运维的关键技术,其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市政管网更新(供排水、燃气、热力等)等“好小区”“好城区”建设中,非开挖技术(如CIPP原位固化、热塑成型、螺旋缠绕、喷涂法等)可广泛应用于供排水、燃气、热力、雨污分流、老旧小区管网更新等场景,让城市更新红利直达群众身边,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享受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本次论坛同时设立公益性(免收培训费)的专项技术培训课程和地下管线检测与修复科普体验区。培训课程包括复式顶管(顶拉管)工法等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由行业资深工程师授课,为参与者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指导;科普体验区通过场景化互动和施工演示,让参与者直观了解非开挖技术的应用实效。此外,论坛同时发布了非开挖行业相关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同期举办的展览会展示了非开挖领域的最新技术、材料和装备,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展示范围包括非开挖设备及管道修复、市政特种车辆及清洗设备、管线探测和测绘技术及仪器、供水管网建设与运行、城市排水系统及下水道等五大领域的最新设备与技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