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发炮弹,帮我国一雪前耻,但今天看来我们损失至少50亿

一座承载着百年工业辉煌的工厂,突然在一片轰鸣声中变成废墟。俄罗斯的炮弹划破长空,带着震耳欲聋的巨响,直接把乌克兰扎波罗热马达西奇公司工厂炸了个底朝天。

有网友拍手叫好,说俄罗斯帮我们出了一口气,狠狠打了某些国家的脸。可冷静下来一算账,对我们的损失可不小,至少50个亿打了水漂。

马达西奇工厂的毁灭

马达西奇公司从1907年就成立了,最早是沙俄时期搞起来的,后来成了苏联航空工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鼎盛时期,它造的发动机可是支撑起了安225“梦想”号运输机和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别看乌克兰后来独立了,马达西奇还是东欧军工圈里响当当的存在,客户遍布全球。

可好景不长,自从俄乌冲突爆发,马达西奇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俄罗斯这边一直把乌克兰的军工能力当成眼中钉,尤其是马达西奇这种能造航空发动机的企业,简直就是重点打击对象。

到了2022年,俄军开始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和军工目标下狠手,马达西奇自然逃不掉。据公开报道,该工厂多次遭到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生产设备被炸毁,工人伤亡惨重,乌克兰的航空工业直接被打回了原形。

这家工厂背后,其实还有一段我们投资受挫的辛酸史。

中国投资的曲折历程

2015年,我们国家正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尤其是航空发动机这块,一直是短板。马达西奇的技术虽然不算顶尖,但在中型运输机和直升机发动机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跟我们合作,还能接受投资并购。

2017年,中国北京天骄航空公司正式跟马达西奇搭上线,计划收购它56%的股份。不光能让我们拿到关键技术,还能把生产线搬到国内,补上航空工业的短板。据说当时双方谈得挺顺利,连合作细节都敲定了。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美国。

美国通过各种外交手段施压乌克兰政府,说此事涉及“国家安全”。乌克兰那时候本来就靠着美国的援助过日子,哪敢不听话?结果到了2019年,乌克兰政府直接变脸,把交易给拦了下来。2021年,乌克兰干脆把马达西奇收归国有,彻底断了我们的念想。

我们的投资虽然没完全到位,但前期已经花了不少钱。据业内估算,光是谈判、尽调、技术合作这些环节,中国企业就砸进去了好几十亿人民币。可因为美国的干预,这些钱全打了水漂。

大国博弈中的教训

在国际投资这块,尤其是涉及敏感技术的时候,光有钱和意愿还不够,得把地缘政治的风险算进去。

再往深了说,马达西奇事件还暴露了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短板。航空发动机技术壁垒高得吓人,我们起步又晚,靠自主研发一时半会儿赶不上。结果就是,这种关键领域只能受制于人,别人说不卖就不卖,说炸就炸,我们只能干着急。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中国要想不被卡脖子、不被算计,最硬的底气还是得靠自己。

过去几十年,我们发展快,钱包鼓了,但在一些关键领域,依然得看别人脸色。航空发动机就是个典型例子。它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投资还特别大,连美国、俄罗斯这种老牌工业强国都得花几十年磨出来,我们起步晚,想追上来哪有那么容易?

可不容易归不容易,不能因为难就不干了。马达西奇50亿的教训,说白了就是花钱买了个经验。我们不能老指望从外面买技术,买得到还好,买不到或者买了被卡,那不就更被动了?所以,这几年国家也在使劲推自主研发,像C919国产大飞机,虽然发动机还是进口的,但起码迈出了第一步。

其实他们炸马达西奇,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乌克兰的军工能力掐死。马达西奇这种能造发动机的厂子,对乌克兰来说是命根子,对俄罗斯来说就是威胁。炸了它,乌克兰的空军和武器出口就废了一大半,俄罗斯自然乐见其成。

中俄关系再好,也不能把人家当“铁哥们”使。我们跟俄罗斯是战略伙伴不假,合作也多,但在国际博弈里,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美国不光卡了我们的收购,还在背后煽风点火,搞得乌克兰政府左右为难,最后把厂子国有化。可话说回来,美国这么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在高科技领域卡我们脖子,早不是啥新鲜事。

从华为到中兴,再到现在的航空技术,美国的套路无非就是那几招:制裁、施压、拉盟友下水。

当然,怕归怕,我们也不能飘。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硬实力。技术这东西,买来的终究靠不住,只有攥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本事。这几年,国家在科技研发上投了不少钱,像航空发动机、芯片这些“卡脖子”的领域,都列成了重点项目。

成果也有了,比如涡扇15发动机已经在测试了,虽然离大规模量产还有距离,但起码方向对了。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产业链上离不开国际合作,可合作归合作,关键环节得自己抓牢。不然,像马达西奇这样的事,保不齐还会再来一次。

比起几十年前,我们现在有钱有技术有市场,底子厚多了。同时,国内的研发也得加把劲,尤其是航空发动机。

俄罗斯一炮,确实解气,可50亿的代价也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财经   俄罗斯   炮弹   损失   我国   乌克兰   马达   美国   军工   发动机   技术   航空发动机   中国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