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天一凉,喉咙就开始痒。”
68岁的老赵一边咳嗽,一边往嘴里倒温开水。老伴儿刘阿姨在厨房忙活着,一边切菜一边念叨:“你这人啊,秋天不注意润肺,每年都得咳半个月。”
她笑着端出一盘绿油油的菜,“来,尝尝我今天炒的茼蒿,正当季呢!”
老赵一脸嫌弃:“这菜味儿怪,我从小都不爱吃。”
刘阿姨瞪了他一眼:“你不懂,现在这时候吃它,正是时候。润燥、清火、还护眼,比你那糖炒栗子强多了。”
过了几天,老赵的嗓子果然不痒了,咳嗽也轻了,反而精神头更足了。
霜降一到,气温骤降、空气干燥,人的身体也在悄悄变化。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一到秋末就嗓子干、皮肤痒、睡不好?其实,这个季节吃对菜,身体就能轻松一些。
一、霜降将至,中老年朋友要注意些什么?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真正的寒凉开始登场。古人说“霜降见霜始降”,天气一冷一干,人最容易“上火”又“受寒”。
对中老年人来说,这个节气最该防的有三件事:
第一,防秋燥
霜降后空气湿度低,皮肤干、嘴唇裂、喉咙疼、便秘、咳嗽——这些其实都是“燥”在作怪。
此时养生的关键是“润”,润肺、润喉、润肠。饮食上要多吃些水分足、性平、能养阴生津的食物。
第二,防感冒
昼夜温差大,尤其是早晚凉,很多人一不注意就着凉感冒。老年人抵抗力本就弱,霜降后要“下不露脚,上不露颈”,睡觉别让肩膀吹风。
第三,防心脑血管意外
天气转凉后,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血液黏稠度也随之上升。中老年人早晚要测测血压,别硬扛。饮食上要少油少盐,保持规律作息。
总的来说,这个时节讲究“养阴防燥、温补适度”。那吃什么能帮我们润燥、化痰、护眼、增强免疫力呢?
答案其实就在刘阿姨餐桌上的那盘——茼蒿。
二、这菜要使劲吃——茼蒿,秋末的“养生草”
很多人觉得茼蒿有股“药味”,其实那正是它的宝贵之处。
中医认为,茼蒿性平、味辛、微苦,有清热、润肺、理气、化痰、养心的功效。
1.润燥养肺——秋天最缺的“润”它有
茼蒿水分足、纤维细,能帮助清除体内的“火气”和积热。很多人秋天容易喉咙痛、咳嗽带痰,就是肺被“燥气”困住了。
茼蒿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芳香族化合物,可以润肺止咳、缓解喉咙干痒。
特别是老年人气道敏感、呼吸系统弱,多吃点茼蒿能减轻“秋燥咳”。
2.化痰清火——不靠药的“清理工”
茼蒿的“辛香”其实是天然的祛痰成分。它能刺激唾液分泌,帮助稀释黏痰,促进呼吸道清洁。
中医说“肺主行水”,肺气顺了,水湿能化,痰自然消。茼蒿清香通气,既能缓解口干,又能改善饭后胸闷。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作用——茼蒿对肝脏的“解毒排火”也有帮助。它能让“肝火旺”的人少上火、少口苦。
3.护眼强免疫——茼蒿是“维A小能手”
别看茼蒿平凡,它的维生素A含量可不低。秋冬季节,很多人眼睛干涩、夜间视物模糊,其实是维A摄入不足。
茼蒿中β-胡萝卜素丰富,进入人体后能转化为维A,不仅能护眼,还能增强免疫力。加上它还有维C、铁、钙,对提升抵抗力、预防感冒都很有帮助。
三、茼蒿的家常吃法:简单又讲究
茼蒿好吃但也“娇气”,处理不当味道就容易发苦、发涩。这里分享几种新颖又实用的吃法。
1.【茼蒿蒸蛋】——润肺不油腻
做法很简单:鸡蛋打散,加温水搅匀后放入切碎的茼蒿叶,蒸熟即可。
蛋白质和植物纤维结合,既营养又润口。晚上吃它,不上火、不油腻,还助眠。
2.【茼蒿拌豆腐】——清火去痰
将茼蒿焯水后沥干,与嫩豆腐块拌匀,加少许香油、盐、生抽。
豆腐清热润燥,茼蒿理气化痰,两者搭配,秋天吃最合适。
3.【茼蒿炒香菇】——提升免疫力
香菇中的多糖能增强免疫力,茼蒿则补充维A、维C。
两者同炒,色香味俱全,又能让身体更抗寒抗病。
4.【茼蒿汤】——秋冬“润喉汤”
茼蒿配百合、梨片一起煮汤,不仅清甜润肺,还能缓解嗓子干、皮肤痒。
有轻微咳嗽或气道干燥的人,一周喝两次,效果很好。
小贴士:
•茼蒿不宜久煮,过熟会失去香气和营养;
•胃寒、腹泻的人要少吃或焯水后吃;
•买茼蒿时选嫩叶,茎太粗的口感差;
•吃剩的茼蒿最好当天吃完,不宜隔夜。
四、结尾
后来,刘阿姨每到霜降前后,都会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茼蒿,回家变着花样做给老赵吃。
“以前嫌它苦,现在倒觉得越吃越香。”老赵笑着说。
刘阿姨笑着回他:“苦口的是良药,这‘菜中良药’,你可得多吃点。”
秋去冬来,气候变冷变干,身体也该顺着自然去调。霜降前后,记得多吃点茼蒿,润一润、清一清,不光是养生,更是给自己一个温柔的过渡。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科普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