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给C919开绿灯,发动机继续敞开卖,这个教训中国记下了

从特朗普下达对华C919的“禁令”再到“解禁”,仅维持了30多天,特朗普就又变了,一番操作下来把美国那一套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的行事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7月3日,特朗普政府突然通知通用电气,要求恢复向中国商飞出口LEAP-1C航空发动机。而这距离5月底美国以“贸易平衡”为由切断对我国的发动机供应,仅仅一个月出头的时间。

这场突然的“解禁”看似解决了我国C919的燃眉之急,但背后美国却另有所图,美国无非是想以发动机的松口,试图换取中国在稀土上的让步。不过,美国这突然的急转弯反而让中国航空人彻底看清一个事实:核心技术的命脉,永远不能攥在别人手里!

30多天的“卡脖子”闹剧,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

5月28日,美商务部突然暂停向中国商飞发放发动机出口许可证,理由是“保护关键技术与平衡贸易”。这一招直指C919的“命门”,那就是LEAP-1C发动机。

要知道,该发动机对于整架飞机十分重要,花费的成本占据了3成左右,且是当时唯一获得国际适航认证的动力系统。美方试图借此施压中国,想让我们买稀土给他们,毕竟中国掌控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大头,美国的战机生产线已因钐、镝短缺濒临停摆。

然而制裁效果适得其反,中国商飞早有准备:早早准备好了发动机的库存,目前的库存还比较乐观;国产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反而因断供加速推进。

更让美国头大的是,波音公司却跟自己“唱反调”,上半年其对华飞机交付量暴跌至20架,甚至因关税问题被迫将三架737MAX从舟山飞回美国。通用电气内部报告更显示,中国市场贡献其航空业务占据3成,一旦断供,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多重压力下,美国贸易团队在6月伦敦会谈中软化了立场。7月2日,美方先解除乙烷出口限制;7月3日,发动机禁令正式撤销。这场制裁从开始到落幕仅30多天,成为特朗普政府贸易策略反复无常的典型事件。

表面看,美国解除发动机禁令是贸易较量的妥协,深层次里,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

美国想要稀土,甚至前几天美方还公开喊话,敦促我国卖稀土给他们。发动机解禁次日,中国批准对美出口民用稀土磁体,但军工领域仍受限,显然,美国只拿到了“半张门票”。

而我国需要时间,虽然国产的发动机进展超预期,但完成适航认证仍需周期。利用解禁窗口,商飞可继续采购LEAP发动机保障量产,同时为国产发动机试飞积累数据。知情工程师透露,断供期间研发团队开启“24小时轮班制”,将关键测试周期压缩三分之二。

其他欧美巨头也在暗中角力,空客趁波音受挫之际,与中国洽谈100-200架新订单;通用电气一边游说解禁,一边私下承认:“没有国家会永远依赖进口心脏”。商业利益的交织,让所谓“技术封锁”沦为一场心照不宣的合谋演出。

美国禁令,反而激励中国航空发动机攻关

美国断供的这30多天里,意外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因此加快了对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国产发动机的研发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11年立项,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最近的关键突破密集涌现了出来。

能效反超对手,采用3D打印燃烧室,燃油效率比LEAP-1C还高出3%,打破西方在热效率上的垄断。

量产能力成型,湖南株洲的耐高温合金生产线、安徽芜湖的涡轮叶片、西部基地的3D打印部件,共同构建起国产化产业链闭环。

目前长江-1000A已完成178次点火测试和4000小时极端环境考验,推力达13吨,接近LEAP-1C水平。按计划将于年底装机C919测试,2027年量产替换。而美国此次解禁后,中方采购策略已变:仅维持最低限度进口,同时将更多资源投向国产发动机适航取证。

C919真正的命门,根本不是发动机

发动机恢复供应虽然解了我们的短期困境,但C919要真正走向全球,适航认证才是终极挑战。今年5月,欧盟航空安全局突然改口,称C919获得欧洲适航证需额外三到六年,而此前预估是2025年。

这背后的潜规则显而易见,欧盟暗示需继续采用欧美发动机和航电系统才给认证,本质是“用市场换通行证”。

更深层矛盾在于美国虽然承认中国的技术,但是为了遏制我们的发展,故意从中作梗发难,导致不少支线的客机没能走出国门。

欧美通过FAA和EASA认证体系,牢牢掌控全球航空市场的准入权。没有得到这些标准的认可,C919的国际航线将被限制在亚非拉部分区域,难以打入欧美主导的干线网络。

不过,这对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的解决办法也已然清晰。

那就是通过构建自主适航体系,与4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适航协议,而且“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用市场换话语权,未来20年中国需新增9000架客机,市场规模1.5万亿美元。此次波音游说特朗普政府解禁证明,订单可转化为认证谈判筹码。

还有就是,以安全记录赢信任,C919迄今保持零事故率,而波音737MAX频发舱门脱落事故,空客A320neo深陷燃料泵缺陷争议。性能稳定性正成为打破西方“一家独大”的突破口。

发动机禁令解除后,不少美国企业的股价增长明显,资本市场的欢呼背后,我国工程师已在芜湖测试台启动长江-1000A新一轮150小时耐久试验。

这场30多天的风波验证了一个事实:美国可以用许可证当筹码,但换不来真正的技术话语权。当中国将稀土管制与适航认证谈判挂钩,当国产发动机耐久测试数据每小时都在刷新,游戏规则已在改写。

航空工业的觉醒印证了通用电气总裁那句私下感慨:“没有国家会永远依赖进口心脏”,大国重器的命脉,终究要攥在自己掌心,而这颗“中国心”的跳动声,已越来越清晰。

参考资料:

外媒:美解除对华出口C919发动机禁令.--2025-07-04 13:26·环球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科技   中国   发动机   教训   美国   通用电气   稀土   波音   禁令   我国   美方   量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