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文丨编辑 小豆包
她刚满30岁,拥有硕士学历,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一家人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啼哭,不过产房里却传来了噩耗——一次突如其来的“羊水栓塞”事件让她就此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为何现代医疗如此发达,这样的悲剧却仍在不断上演?到底是什么在分娩的那一瞬间无情地撕裂了希望?
羊水栓塞,这个词听起来遥远,实则是产科医生最为警惕的杀手。
发病率不高,中国每年约有7.7/10万分娩妇女发生羊水栓塞,可一旦发生,死亡率飙升至80%以上。
它不是传说,是真实潜伏在产房的危机,
羊水里的胎儿细胞,以及胎粪等物质,不慎闯入母亲血液,免疫系统即刻“猛烈出击”,从而引发了呼吸衰竭、心脏骤停。
就像一场失控的火灾,烧毁的不仅是健康,还有家庭的完整。
那位30岁女硕士,怀孕37周时入院待产,初始一切平稳,宫缩规律,胎心正常,
突然她胸闷得,如同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呼吸变得,困难起来,血压从12080mmHg,急剧地下降到了5030mmHg。
全身抽搐,心跳停滞,
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联手展开抢救行动,他们进行输血操作,为患者插管,使用药物升压……经过四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与奋战,最终却还是无力回天。
丈夫在门外目睹一切,从焦虑到崩溃,仅几十分钟。
孩子平安降生,母亲却再未醒来,这种悲剧非个例。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年数据显示,羊水栓塞多发于产程延长、干预频繁的孕妇。
它来得如闪电般迅速,医生常常感叹道,“慢上一步,那便是生死之线啊。
我曾亲历一次夜班的抢救行动,那是一位二胎妈妈,她产后的状态十分危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惨白的,其氧饱和度更是急剧下跌至70%。
团队立即为患者插管并进行输血操作,与此同时紧紧盯着凝血方面的各项指标,全力防范DIC(也就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可是羊水栓塞这种病症的常见并发症。
幸运的是,六小时鏖战后她活了下来,但那根弦,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孕产期出现的任何疏忽的情况,都有可能引燃那根导火索。
完全避免羊水栓塞?医学坦言难度极大。但降低风险,我们能做很多。生活中一些看似“勤快”的行为恰恰埋下隐患。听我一句劝,这四件事千万别太较真。
1.怀孕后期,别让身体超负荷
很多准妈妈习惯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爬楼带娃,以为“动动更好”。
殊不知孕期血容量增加40%,心肺负担沉重。
过度劳累,易诱发功能不全,从而成为羊水栓塞的温床。
高龄、肥胖、妊娠高血压人群更需警惕
我见过一位35岁的产妇,在生二胎的时候,坚持每天走一万步,不过结果却在产程中突然发生了意外。
适当休息不是矫情,是对生命的负责。
2.顺产虽然不错,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骨盆窄、胎儿太大,或者有瘢痕子宫,要是硬要顺产,很可能让产程变长,还会增加宫缩过强的风险。有个38岁的妈妈坚持顺产,没听医生建议剖腹产,结果胎心异常,接着出现羊水栓塞。虽然抢救过来了,但还是有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后遗症。分娩方式没有好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3.私自进行催产的行为必须非常小心。比如多爬楼梯、刺激乳头这些方法,在民间传得很广,看起来好像能帮助生孩子,实际上有很多危险。如果没有让医生全面评估宫颈扩张情况和胎儿位置,就随便用这些方法,很可能让胎膜早破、胎盘提前剥离,甚至让羊水更快进到母体血液循环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要是胎膜破了之后还接着活动,对孕妇来说,危险会明显变大。所以科学又安全的催产办法得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控下进行,可不能因为急着生孩子就用不对的办法,不然会出没法挽回的事。
4.乱用药以及保健品更是大忌。一些孕妇,十分焦虑地补充营养,维生素一把把地吃,或者偷偷地服用“安胎神药”。某些保健品,含有激素,干扰了内分泌,引发了宫缩异常;中药中具有活血成分,可能会加剧出血的风险。止痛药看似是无害的,却能够穿透胎盘屏障,影响到胎儿的发育。用药必须谨遵医嘱,自己擅自做主,代价是很沉重的。
孕产期健康,并非一个人的战役。它需要家庭的支持,也需要医生来护航,凭借知识去抵御那些未知的风险。别害怕被称作“娇气”身体的信号,从来不会撒谎。每一次的产检,每一次的症状沟通,皆是在为生命筑起一道防线。
回想那些产房瞬间,我深感孕育既是奇迹,也是考验。羊水栓塞的阴影提醒我们:科学认知胜过盲目勇气。读完这篇分享,不妨想想,顺产或剖宫产,你更看重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毕竟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值得用最周全的准备去迎接。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