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WTT中国澳门冠军赛女单首轮打完,孙颖莎刚赢了球,记者第一个问题就塞过来了,没有祝贺,直接就问,你为什么会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德国选手赫尔希追回一局?
这问题问的,挺冲的。意思就是,你孙颖莎打个首轮,居然还丢了一局,不应该啊。
换别人,估计早就开始打太极了,什么今天状态一般,场地有点不适应,或者对手发挥超常。
但孙颖莎的回答,让准备听官话的人都愣住了。
她笑了笑,特坦然地说,原因就是不熟,所以头两局,就是先找找她的特点。
就这么简单。
“不熟”这两个字,说得轻描淡写,但背后信息量太大了。这压根不是什么状态起伏,这是顶级运动员在比赛里现场做“用户调研”。
那丢掉的一局,根本不是失误,那是她交的学费,是用来解锁对手打法说明书的。
你看她说的这个过程,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式的临场应变。
第一步,先承认自己不了解。对一个陌生的对手,打得磕磕绊绊很正常。顶级高手的自信,不是说我永远不犯错,而是我犯了错能马上改过来。孙颖莎连这点都懒得掩饰。
第二步,丢一局当“付费内容”。这一局输了,但赫尔希怎么发球,怎么接球,习惯打哪个落点,弱点在哪,孙颖莎的眼睛就像扫描仪,大脑就是处理器,已经把数据全收集了。
第三步,她自己用了一个词,“960个心眼子开始启动”。
这词用得太绝了。把那些枯燥的战术分析、线路算计,一下子说活了。这不是耍小聪明,这是她脑子里那个庞大的战术数据库在飞速运转,寻找最优解。
第四步,找到解法了,“好,就这么干!”
然后咱们就看到了,第三局和第四局,比赛节奏完全被孙颖莎接管,打得干脆利落,不给对手任何机会,直接带走比赛。
这场3-1,看着是实力碾压,其实是一场用脑子打球的教学局。
咱们看惯了硬碰硬的猛冲猛打,但孙颖莎告诉你,顶尖对决,脑子比胳膊更重要。
就在大家佩服孙颖莎这赛场智商的时候,前国手刘国正的妻子芦璐,从另一个角度把这事给说透了。
芦璐在评价孙颖莎的时候说:“我觉得女孩子就是得这样就招人喜欢,我就喜欢这样的,又专注、又努力、又优秀,很真实。”
这话的分量很重。芦璐是什么人?冠军家人,从小就在专业队里,见过的天才多了去了。
她夸的不是孙颖莎的技术,也不是冠军头衔,而是“真实”这两个字。
芦璐这话,等于给孙颖莎的人品盖了个章。
专业圈最看重什么?不是你赢了多少,而是你这个人怎么样。孙颖莎的“真实”,恰恰就体现在记者问她那个尖锐问题时,她脱口而出的“不熟”。
不装,不找借口,是什么就说什么。
这种真实,让她和球迷之间没有距离感。咱们看到的,是一个会在场上启动“960个心眼子”去赢球的胜负师,也是一个会在场下露出邻家女孩笑容的普通人。
她不伪装强大,也不回避问题。
在这个看脸、看人设的时代,孙颖莎用不装、不躲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偶像。
她让你觉得,偶像是可以有血有肉的,会思考,会紧张,也会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她既有顶尖运动员的纯粹,也有普通人的复杂和可爱。
那个记者的提问,其实就像孙颖莎职业生涯里遇到的无数次压力和挑战。
而她的回应,也正是她一贯的风格:直面它,然后用脑子和实力去化解它。
所以别再问为什么刘国梁和球迷都偏爱她了,答案不就在这一个“不熟”和“960个心眼子”里吗?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