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2时10分,上海虹梅南路高架往虹梅南路隧道方向近隧道入口处的高架声屏障顶部起火。
据目击市民介绍,铺设在声屏障顶部的光伏板燃烧后,冒出大量黑烟。火势一度蔓延,现场浓烟滚滚,部分材料残片和碎渣从声屏障顶部掉落,途经车辆驾驶员纷纷避让。
根据起火位置判断,起火项目应为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1.35MW BIPV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利用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棚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1420.64千瓦,共设2个高压并网点,并网预制舱设置于高架下绿化带,既节省了空间,又实现了与城市绿化的和谐共存。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采用了2732块轻质薄膜光伏组件,每平方荷载不到五公斤,比常规组件减重近70%,确保了安装在高架隔声屏上后,不影响设施使用寿命及隔音效果,成功实现了“光伏+隔声屏”场景的创新应用。
项目是在已通车城市快速路上做升级改造,实现“一路两用”。项目充分利用虹梅南路高架全影型隔声棚顶面2.6万平方米空间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组件铺设于虹梅南路高架的上中路段和放鹤路段,分别通过10千伏华电上中路光伏电站、10千伏华电放鹤路光伏电站,以“全额上网”模式接入市南电网。
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交通“隔声棚+光伏”项目,2024年11月启动建设,今年4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5月中旬,有媒体报道,该项目并网后,稳定运行两周,并网开关状态、涉网频率、发电曲线等均正常。
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处置,经过27分钟全力扑救,明火被彻底扑灭,现场仅留下约12平方米的焦黑区域和散落的光伏组件残骸,现场并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为响应国家新能源建设号召,加快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上海市交通委创新性地提出了“交通+光伏”项目概念,致力于通过在既有或新建交通设施上加装光伏设施,实现改善上海交通能源结构的目标。
2023年,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交通领域光伏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应用场景实现多元化,全市交通领域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确保达到120MW,力争达到180MW(不含物流仓储领域)。
《方案》还提出,根据交通行业发展特色,结合光伏建设和应用形式,力争于2023年底前,推进光伏与设施一体化发展、发电与消纳无缝化衔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光伏典型应用场景。其中就包含“光伏+声屏障”场景,指的是结合桥隧、高速、高架等设施沿线的声屏障、全影形隔音棚建设,充分发挥其数量大、分布广的优势,探索选取南向的声屏障进行光伏改造,形成规模化绿电区域供应。
更新时间:2025-05-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