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亿巨头落幕!“南通铁军之首”被悬赏执行最高奖励超1500万

它曾是中国建筑界的传奇,3300亿市值的巨无霸,手握鸟巢、央视大楼等国家级地标项目,连续10年稳坐“南通铁军”头把交椅,创始人更是登上过胡润百富榜。

但就在昨天,一张法院悬赏令炸翻全网:谁能找到这家巨头的隐匿资产,就能拿走1500万奖金!

要知道,这相当于直接悬赏它3.13亿债务的5%。

从云端到泥潭,不过短短三年。

这家曾扬言“要建遍中国地标”的巨头,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神仙也难救

2025年7月21日,无锡中院发布了一份震动业界的公告。

公开对中南城市建设、中南控股和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三大公司,进行悬赏。

而执行标的为3.13亿元,按5%计算奖励,奖励最高可达1500万以上。

可见法院已经穷尽执法手段,却依然无果,只能通过向全社会“喊话”的方式,来寻求突破了。

这让人不禁奇怪,一个好好的商业帝国,怎么就倒了呢?

其实早在2024年,中南建设就被A股摘牌,市值从巅峰时的3000多亿跌到只剩21亿。

这样的现状令人唏嘘,曾经的南通首富陈锦石,如今成了被悬赏执行的对象。

而面对危机,陈锦石也开始了最后的自救。

他疯狂抛售资产,完成了14个项目的股权转让,把地产和建筑业务区域从19个、15个硬生生缩减到8个。

控股股东拼命质押股份补充流动性,董事总经理陈昱含也通过关联公司不断“输血”。

而外部的“白衣骑士”们也纷纷登场。

2022年5月,中国华融承诺提供不超过50亿元的支持,到了8月,江苏资产就设立了20亿元的发展基金,10月份,中国信达更是通过子公司参与投资。

但这些努力都来得太晚了,债务雪球已经滚得太大,项目又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资产贬值速度超出所有人预期。

但所有的外部输血,都不过是“杯水车薪”。

2022年底,资金链就彻底崩盘,公司公开违约。

中南的陨落已成定局,可翻开这家企业的发展史,谁能想到它曾有过如此励志的开端。

从草根到帝国的发家之路

事情回到1978年,16岁的陈锦石进城打工,从泥瓦匠做起。

奋斗10年后,他带着东拼西凑的5000元和28个同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路。

那时候,“苦”是生活的唯一形容词,睡工棚、啃冷馒头、追工程款。

终于1992年,他们在东营农商办公楼总包项目上赚到了第一桶金,并用家乡“中南村”的名字注册了公司。

1998年,中南从建筑业涉足房地产,并在2年后,将总部迁回南通,这个决定意义重大。

因为南通是著名的“建筑铁军”故乡,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建筑业,相当于他们要“破釜沉舟”才能出头。

陈锦石带着团队,咬着牙闷头干,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员工已经达到七八千人。

为了方便管理,陈锦石开始进行对管理层针对性培训。

他特意邀请知名学校的教授,来给公司高管上课,很显然,他这一超前思维,给中南控股带来了质的飞跃。

2005年,公司一举拿下南通新城的CBD项目,而正是这个近200亿投资的项目,让中南一举坐上了南通房企的头把交椅。

后续10年,中南全面进入黄金扩张期。

他们参建了北京奥运会鸟巢的地基、国家大剧院基础工程、央视总部大楼等国家级项目,一举奠定了行业地位。

业务版图从南通走向全国11省20多市,还延伸到美国、澳洲、俄罗斯等12个海外市场。

而2015年到2021年,更是帝国的巅峰期。

拿下了26项鲁班奖、15项詹天佑奖,国家级大奖80余项,中南可以说是拿奖拿到手软。

“南通建筑铁军第一”的名号,响彻云霄,企业旗下已有30多家子公司,总资产更是高达3300多亿。

2020年,中南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78位,中南置地操盘金额突破2000亿,全国排名第14。

公司连续多年蝉联海门、南通纳税冠军,提供上百万就业岗位,多次获得“中国十大慈善企业”称号。

而陈锦石个人,也从工地包工头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以140亿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388名,成为南通首富。

大楼的地基早已蛀空

虽然看似风光无限,但表面的辉煌背后,其高危的商业模式已经埋下了祸根。

中南是一边建筑,一边地产,相当于“两只脚都绑着沉重的杠杆”,不断借钱盖房,再借钱拿地。

直到2021年下半年,恒大危机爆发。

作为恒大的重要施工方,中南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漩涡。

大量工程款变成“白条”,资金链也应声而断。

2022年9月的财务数据,彻底暴露了问题的严重性。

总资产一共3372.87亿,但总负债已经高达2968.61亿,负债率高达88%。

换句话说,就是口袋里有100块钱,88块都是欠别人的。

而结构性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业务过度集中于三四线城市,缺乏一二线城市优质资产储备,优质资产太少,变现能力差。

巨大的窟窿,早就已经补不上了。

如今,帝国的幻影早已消散,但钢筋水泥的'烂尾楼'却是无比真实,背后还有无数双等待的眼睛。

中南控股的兴衰,深刻警示着高杠杆扩张模式的脆弱性。

它既是房地产黄金时代终结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从“南通建筑铁军之首”到被悬赏执行的深刻教训。

结语

保交楼的压力与社会责任依然沉重,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思考仍在继续。中南控股的悬赏执行,为房地产黄金时代画上了句号。从泥瓦匠到3300亿帝国掌门人,陈锦石用34年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又在短短两年内见证了帝国的崩塌。当潮水退去,那些“借钱盖房、再借钱拿地”的模式终究难以为继。中南的故事提醒着每一个企业:没有什么帝国是永恒的,尤其是建立在高杠杆之上的帝国。

参考文献:

1.环球时报-2025-07-21——《江苏一地发布悬赏公告,最高奖励超1500万元》

2.百度百科-陈锦石个人资料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财经   南通   铁军   巨头   中南   帝国   项目   公司   资产   建筑   杠杆   泥瓦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