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5月A股节后行情临近,市场对牛市的预期显著升温。综合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资金流动及市场估值等多重因素,当前A股具备重启牛市的坚实基础。以下从两大核心驱动因素展开分析:
一、政策与资金面的双重共振
1. 货币政策宽松与财政政策发力
当前央行延续“宽信用”政策导向,通过降低消费贷利率、推出金融机构互换便利工具、发放科技企业专项再贷款等措施,向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尽管短期未直接降息降准,但政策目标明确指向打破资金空转,推动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财政政策方面,2025年特别国债发行、地方政府债提前扩容,以及基建投资加速落地,进一步刺激产业链需求,为股市提供基本面支撑。
此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开启,外资加速回流新兴市场。2025年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千亿,外资对中国科技、消费等核心资产的配置需求显著提升。
2.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制度红利释放
注册制全面推行、退市制度完善等改革措施优化了市场生态,长期资金(如养老金、险资)入市规模扩大,增强了市场稳定性。政策层明确表态“稳定股市与房地产市场”,释放强烈的托底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例如,中信建投等机构认为,政策支持下的“科技+消费”主线将成为牛市的核心驱动力。
二、经济复苏与估值修复的合力驱动
1. 宏观经济企稳与企业盈利改善
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确,IMF预测中国GDP增速将维持在5%左右。国内消费复苏、制造业升级及出口回暖(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为企业盈利提供动力。低基数效应下,2024年企业利润下滑的困境将反转,2025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显著回升,形成基本面支撑。
房地产市场的边际改善同样关键。一线城市成交量企稳回升,带动建材、家电等产业链需求,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增强市场对周期板块的预期。
2. 历史低位估值与资金配置需求
A股当前市盈率(PE)仅为12.4倍,市净率(PB)1.33倍,股息率3.31%,处于全球主要市场估值洼地。低估值不仅压缩了下跌空间,也为资金提供了安全边际。居民储蓄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趋势明显,2025年居民存款规模超148万亿元,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寻求更高收益的诉求强烈,股市成为重要出口。
此外,港股近期大幅上涨(恒生科技指数节后涨超3%),带动A股补涨预期。资金在“港股优先、A股跟进”的逻辑下,可能形成内外资共振的格局。
风险提示与投资策略
尽管牛市预期强烈,仍需关注潜在风险: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若企业盈利修复力度弱于预期,可能拖累市场情绪;
政策边际收紧:通胀压力或外部冲击可能导致货币政策转向;
地缘政治扰动:中美关系、台海局势等短期波动可能加剧市场震荡。
配置建议:
1. 科技与高端制造:关注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政策倾斜领域;
2. 低估值蓝筹:金融、消费板块受益于估值修复和外资偏好;
3. 周期复苏链:地产产业链(建材、家电)及资源类板块(有色、化工)。
结论
节后A股重启牛市的逻辑清晰:政策与资金面的双重宽松提供流动性保障,经济复苏与估值修复形成基本面支撑。叠加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市场有望进入“业绩驱动+估值提升”的双击阶段。投资者需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短期波动,以长期视角布局核心赛道。正如德银报告所言,2025年或是A股“估值折价消失、超越历史高点”的关键时点。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