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出口数据在大豆主产区炸开了锅。
新一季大豆收割刚拉开序幕,对华销售额一栏却显示刺眼的零,这是自1999年以来,中国首次在秋季收获季未向美国下订一粒大豆。
就在农户们急得团团转时,美国国土安全部于9月27日公开声明,即便9月30日政府因预算问题停摆,关税征收作为必要职能仍将继续。
这两则消息瞬间将美国农业和美国豆农们推到了悬崖边。
W
爱荷华州当地合作社的数据显示,仅他所在的县就有超5万吨大豆滞销,部分农户为节省仓储费,只能让大豆留在地里任其霉变。
这种困境并非个例,北达科他州农业部门9月27日通报,该州已有30多万吨大豆因储存过期被强制销毁,直接损失达2.1亿美元。
美国大豆协会9月28日发布紧急报告,若对华出口僵局持续,全行业将面临50亿美元损失,其中农户直接损失40亿美元,加工、运输等配套产业连带损失将达180亿美元。
而整个产业链的崩塌从9月初就已显现。
农业机械巨头约翰迪尔公司于9月12日宣布,因农机订单同比下滑37%,将关闭爱荷华州和伊利诺伊州的两家工厂,238名员工被迫离职。
中西部铁路公司的数据更触目惊心,9月全月大豆运输量仅120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56万吨暴跌23%,多列货运列车因无货可运停放在编组站。
与此同时,金融系统的警报也在9月中旬拉响,美国银行9月20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农业贷款不良率飙升至6.2%,创下十年来最高纪录。
爱荷华州一家社区银行的行长透露,9月申请贷款展期的豆农占比已达12%,银行不得不收紧信贷政策以规避风险。
更让农户绝望的是补贴承诺的落空。
特朗普在9月15日的记者会上曾表示,将从关税收入中划拨资金补贴农民,称最终大家都会发财。
但9月25日,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在密苏里州的农业从业者会议上坦言,政府尚未准备好宣布具体的农业援助计划,仍在研究阶段。
雪上加霜的是,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9月26日已指示联邦机构准备裁员计划,农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等与农业相关的部门多被归为非必要职能。
一旦政府停摆,不仅补贴无望,连农业贷款审批都将暂停。
堪萨斯农民联盟负责人在9月27日的抗议活动中表示,农户们等不起了,银行催款单接踵而至,孩子的学费和农场的贷款都已到期。
回看中国的采购转向,其实早有预兆。
2025年4月,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加征新一批关税后,中国海关总署随即发布新规,要求进口大豆必须提供GPS种植坐标和非转基因检测报告,从技术层面规范进口渠道。
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大豆出口受明显影响,5至8月中国连续四个月未采购美国大豆,累计减少订单超800万吨。
与之相对的是南美大豆的崛起,2025年二季度中国从巴西、阿根廷采购的大豆总量突破3000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9月22日,阿根廷总统宣布暂时取消谷物、牛肉等农产品出口预扣税,其中大豆出口26%的预扣税取消后,出口成本降低15%左右。
政策公布不到48小时,中国买家就锁定了20船共计130万吨的阿根廷大豆订单,这批货物于9月27日开始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装船。
巴西方面的合作则更为深入,2024年中国与巴西签署900万吨新季大豆协议,首次试点人民币结算,2025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占比已升至71.1%。
中国企业还在巴西巴拉那瓜港投资建设自动化码头,9月投入使用后,大豆装卸效率提升3倍,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28天。
在阿根廷,中企与当地合作扩建的内陆集装系统于9月下旬完工,使大豆出口能力提升40%。
中国建立的区块链溯源系统也已覆盖南美主要产区,从种植到装船的全程数据可实时查询,进一步保障了供应稳定性。
2025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达1167万吨,其中巴西占1039万吨,阿根廷56万吨,美国仅42万吨,同比大降11.5%,对美大豆依存度已跌破15%。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9月26日的例行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美方应取消不合理关税,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条件,这一表态道出了零订单背后的核心原因。
不过,美国国土安全部面对如此情况死撑到底,依旧坚持征收关税的背后,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2028年总统大选预热已启动,特朗普政府将关税视为展现强硬立场的符号,即便付出农业受损的代价也不愿妥协。
但这种策略正在引发政治反噬,农业大州的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较上台之初下降12个百分点,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等传统支持州的选民对关税政策怨声载道,不少人明确表示不会再支持坚持关税政策的候选人。
再加上特朗普的高关税并未如预期般削减联邦预算赤字,反而因经济放缓导致税收下滑,赤字压力持续增大。
对制造业而言,大豆压榨企业停工导致动物饲料涨价,肉类加工企业成本激增,最终将压力传导至消费端,7月美国CPI同比上涨3.7%,食品价格贡献了近40%的涨幅。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更难以逆转,2018至2019年贸易战时,美国大豆耗时两年才部分恢复出口,而如今南美已完成产能扩张与物流升级。
巴西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出口设施投资超100亿美元;阿根廷也计划将大豆出口量提升至5000万吨,巩固市场份额。
美国农业研究公司负责人丹·巴斯指出,中国已将美国大豆视为备胎,只有南美供应出现问题时才可能重新采购。
这种信任的崩塌,让美国大豆想重返中国市场难上加难。
9月30日临近,美国政府停摆的风险仍在,关税征收机器却将继续运转。
美国豆农们站在自家的大豆地里,看着远处的粮仓叹了口气,他知道即便政府不停摆,今年的收成也已没了指望,而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可能需要好几年都无法弥补。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大豆危机,最终让美国农民吞下了苦果。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