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日照青年!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日照有许多优秀青年

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青年》篇章

他们或向上攀登

致力于打破人类认知天花板

亦或向下扎根

为基层建设事业奉献己身

还有的勇立创业潮头

以创新思维开辟出商业蓝海

有的投身于教育行业

扛起下一代逐梦的晴空

或许遭遇过实验数据的迷雾

经历过创业浪潮的颠簸

感受过三尺讲台的重量

但永不褪色的是眼底的理想主义光芒

直播日照联合日照团市委推出报道

直击新时代浪潮下的"破局者"群像

了解这些日照青年“青春正酣”的故事

面对理想与困境

他们是这样回答

孟于杰

中国电信集团-天翼云公司-大模型产品管理专家,人工智能从业人员。

1990年出生,日照市东港区。2013年英国伯明翰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硕士毕业,AI工作从业10年,2018年成为百度ERNIE大模型创始团队成员,2023年建设并发布中国第一个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2024年被中国信通院授予政务行业标准制定专家称号。

"

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的这些年,挑战就像连绵不绝的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推进各个行业应用大模型技术过程中,算力、效果、性能等诸多挑战就是横亘眼前的高山。

面对这些困境,只能用“笨办法”破局。扎根深层技术,不断深度探索实验,日复一日的积累经验。这是应对挑战和困难的“笨办法”,但也只有通过“笨办法”的积累,才能真正克服困难,结出“聪明成果”。在人工智能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海域,唯有看似笨拙的努力和坚持,才能翻越技术的浪潮,破浪前行。

日照祖辈们踏浪而行的身影,正是 “天道酬勤” 的生动诠释。当遭遇困难时,不妨借鉴“笨办法”——不畏惧重复的枯燥、不逃避繁琐的积累,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打磨专业能力,让每一份坚持都成为攀登高峰的基石。

站在日照的海岸线眺望远方,我们能更清晰地感知时代脉搏。国家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正是我们青年人的机遇所在。就像先辈在五四运动中为家国奔走,如今的青年更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目标之中,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实干书写无悔青春。

"

单洪明

复旦大学,研究员。

1990年出生,日照市莒县人。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交叉研究,目前任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先后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PAMI、IEEE SPM、IEEE TMI、IEEE TIP、MedIA、ICCV、CVPR、NeurIPS等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6000余次;论文入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ESI高被引论文、中国社会计算会议最佳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海外)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

作为日照人,家乡的两种精神特质对我影响至深:一是普通日照人勤劳坚韧的生活态度,二是同乡科学家丁肇中先生严谨求真的治学精神。

最难忘的是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的一次经历。当时面临一个紧迫的科研课题,连续多次实验都未能取得预期结果。在距离截止日期仅剩两周时,我坚持每天工作到深夜,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如期完成了论文投稿。支撑我度过这段艰难时期的,正是家乡人那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以及丁肇中先生"科研没有捷径,唯有严谨与坚持"的信念。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家乡赋予我的不仅是成长的根基,更是在面对挑战时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我最想对日照青年说的是:"不必纠结起点高低,不要畏惧暂时跌倒,只要方向正确,就坚定地持续前进。"

人生成长本就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遭遇挫折是常态,经历迷茫也很正常。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每次跌倒中汲取经验,在每次失败后重新出发。成长的速度从来不是衡量价值的标尺,持续向前的勇气才是青春最宝贵的品质。

"

尚庆森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1991年出生,日照市东港区河山镇甄家庄村人。主要从事糖类药物开发以及功能多糖和肠道菌群的互作关系研究,担任SCI期刊Food Hydrocoll. Health编委。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于Microbiome、Carbohydr.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5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累计4项,企业横向课题4项。

"

我从事的药物开发领域几乎处处充满挑战,如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结构表征、适应症选择、制备工艺优化、药理学机制解析、药效学评价及安全性研究等等。我不敢说我现在已经克服了这些挑战,但是我比较朴素地相信兴趣和梦想能够让一个人在挑战面前不退缩,最终有可能赢得这些挑战。

当下很多年轻人都迷茫,我觉得迷茫很正常,纵使如孔子,也才“四十而不惑”。时代的巨变总会产生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也不可能一下子找到答案。面对迷茫或者困惑,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去探索,去认识自己,去了解世界。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别人给出标准答案,因为那个标准答案或许不存在,或许存在但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

王启福

莒县龙山镇东湖村第一书记、莒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共青团莒县县委兼职副书记,山东省第十三界省青联委员、日照市政协委员。

1990年出生,日照市莒县人。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齐鲁和谐使者、山东青年五四标兵、日照市劳动模范。担任东湖村第一书记期间,他积极整合青年力量,探索科技兴农路径,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将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一线。团队通过与众多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开展科技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提升生产标准化程度,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团队现发展基地800余亩,并配套建设有20000余平方米的农业设施大棚。他一直说“群众的小事就是工作的大事”,在他的带领下,村庄集体收入增加,百姓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所驻村年底综合考核获“一等等次”。

"

人生的迷茫,往往是因为双脚悬在半空、心未触到实地。作为扎根基层的同龄人,我想对日照的青年朋友们说:不妨把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火热的产业一线 —— 这里有等待破解的技术难题,有直播间里亟待盘活的家乡特产,更有无数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别害怕摔打,别担心“扎根” 会慢人一步。当年我带着 “让土地生金” 的想法回到农村,也曾在菌种退化的困境里打转,在争取资金的奔波中碰壁。但正是在与农户并肩劳作、和科研团队反复试验、为村集体项目跑前跑后的过程中,才真正读懂了 “青春价值” 的含义 —— 它藏在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的具体行动里,写在把 “不可能” 变成 “可能” 的奋斗篇章中。

如今的日照,乡村振兴号角嘹亮,海洋经济、绿色低碳等新赛道正加速拓宽。愿你们把迷茫化作探索的勇气,主动到基层一线墩苗历练,在服务家乡发展中找准定位、锤炼本领。记住: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力量;当你真正为一方百姓、一方土地、一方产业拼尽全力时,就会发现人生的答案,早已在实干中清晰。

"

刘华

日照市东港区第五小学大队辅导员,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1983年出生,济南市章丘人。

"

2002年,我以求学学子的身份踏上日照这片热土。二十余载岁月更迭,从异乡求学者成长为扎根三尺讲台的教育工作者,我以“新老日照人”的双重视角,见证着这座城市在城市建设、文旅产业、教育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精彩蝶变。尤为自豪的是,我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众多建设者中的一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想对新时代青年说:日照的蝶变故事仍在续写,未来新时代少先队事业的精彩篇章等你们去描绘。愿大家以坚定信念锚定方向,以创新勇气突破困境,以实干担当践行使命,在日照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培育更多心怀家国、团结奋进的新时代好少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

"

孙家宽

物联网行业资深从业者,齐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4年出生,日照市莒县人。带领齐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6年内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服务2万余家企业客户,管理超过4,000万物联网连接,成为国内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业内积极开拓物联网行业出海先行者,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稳定可靠的全球化物联网连接方案;旗下消费者业务品牌“跳米”累计销售终端100余万台,助力消费者流量使用更简单更便捷。在2022年5月15日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

作为一座山海环抱的沿海城市,日照年轻而有活力,在三年以前我们企业开拓国际业务时,我曾回到日照的海滩寻找灵感,她的海纳百川和开拓进取精神让我下定决心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现在我们消费者业务的运营中心就设在了家乡日照。

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团队的成长速度与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融合适配问题,尤其我们在开拓国际业务时,不同国家的市场规范、风俗习惯,对我们是一个全新挑战。我们积极在海外招募当地员工,派驻国内专业资深人员组成服务团队,深入到不同国家的一线,逐个市场调研,逐个客户拜访,坚持长期主义,最终打开局面。

选择和努力很重要,在一个行业里面沉下心来积累从业经验和专业技能更重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往往也就是局面要打开的时候。

"

王超

盛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日照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和市青企协副会长。曾荣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1990年出生,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人。主要从事高端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间膜领域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航空材料的“卡脖子”困境。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其他知识产权100余项,主持制定了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6项。先后荣获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优胜奖3项、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山东省首届“鲁融杯”先进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

每一项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伴随的最大挑战就是研发的反复失败。比如,TPU中间膜的研发经历了数十万次实验,团队曾一度走入“死胡同”。但我们没有放弃,通过不断优化方案、加强产学研合作,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此外,我们还牵头制定了目前国内唯一一个由民营企业牵头起草的航空类国家标准,解决了该产品标准空白的现状。虽然也曾面临各种质疑和不解,但我们用扎实的技术和成果赢得了行业认可。

迷茫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行动是破解迷茫的唯一钥匙。家乡的发展需要青年人的担当与创新,希望你们敢于追梦、脚踏实地、扎根家乡、服务社会,在奋斗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刘茗轩

日照白鹭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景区运营负责人

1997年出生,日照市东港区人。2023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白鹭湾小镇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等,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

文旅产品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保持活动吸引力,是我们思考的难题。

小镇摒弃“千镇一面”的常规模式,将每个项目都当作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坚持原创与品质并重。通过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和高品质项目,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筑牢了“护城河”。其以生活艺术为特色,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与场景化体验,营造出独特且愉悦的艺术氛围,精准戳中年轻群体喜好。

"

常彦磊

山东新农人创业服务中心,首席农艺师。曾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1987年出生,日照市莒县人。带领大学生成立电商直播团队,助力地瓜、南瓜等农产品销售,并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带领父老乡亲发展特色产业。

"

2016年,我做农产品的电商销售,苦于找不着合适的鲜食地瓜品种。市场上的地瓜不是口感不行,就是品质不稳,生意一直没啥起色。后来寻求专家的指路,引进了烟薯25、泰紫薯1号等品种。这俩品种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欢迎。

年轻人创业,心态得放开了,别怕跟人打交道,多跟不同领域的人聊聊,说不定就能碰出好火花,资源整合起来,路子就宽了。创业哪有不碰钉子的,但咱只要心胸开阔、敢创新、重品质,肯定能在市场上闯出名堂,干出一番事业!

"

袁奇军

日照市御园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监,省级非遗项目日照茶手工炒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1985年出生,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人。日照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南茶北引”的故事从小听到大,老一辈茶人那种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推动日照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我面临诸多挑战。北方特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致使茶树越冬防护、品种改良困难重重,无性系茶树繁育初期成活率极低。为此,我们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组建团队反复试验,最终研发“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

"

日照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南茶北引”的故事从小听到大,老一辈茶人那种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推动日照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我面临诸多挑战。北方特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致使茶树越冬防护、品种改良困难重重,无性系茶树繁育初期成活率极低。为此,我们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组建团队反复试验,最终研发“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

我想对日照的青年朋友们说,一定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哪怕过程中困难重重,只要坚守初心,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咱们日照有着独特的资源和文化底蕴,希望大家都能发挥所长,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精彩篇章!

"

黄琪

山东省五莲县富园茶场总经理。

1987年出生,日照市五莲人。先后被授予“齐鲁巾帼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乡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积极创办齐鲁巾帼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巾帼致富带头人作用,定期举行公益茶艺技能培训,为周边和远道而来的茶农解囊相授茶叶栽、种、炒技术,培训栽种茶农2000余人,茶叶加工培训800余人次,为周边妇女提供采茶和茶叶加工岗位500余个,增收1万余元。培育技术能手287人,23人获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

作为一名新农人,家乡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对我影响最深。我的父亲是我们“富园”品牌的一代创始人,无论是对茶叶的品质追求还是园区的发展理念,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也一直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首先保护园区生态,坚持探索建设茶—林—草—花复合型生态茶园,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庄园式茶园。

新时代新征程,希望青年朋友们紧抓时代机遇,持续传承创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人。

"

当青春遇见山海,每个选择都是答案

最炽热的青春

永远绽放在解决问题的现场

最闪亮的理想主义

始终生长在现实主义的土壤里

今日日照青年

正以多元的奋斗姿态

共同组成了千帆竞发的青春舰队

在民族复兴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这不仅是属于日照的故事

更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图谱的生动缩影

五四青年节

愿每个你

为所爱所想

拼尽全力

被时光厚爱

拥有无限可能!

来源:直播日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科技   日照   青年   日照市   山东省   莒县   技术   齐鲁   团队   人工智能   家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