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后人今何在?儿子成了万人敬佩的大人物,名字很耳熟

说起孙殿英,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东陵大盗”这四个字。这家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个争议人物,因盗掘清东陵臭名远扬。不过,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他那些让人摇头的往事,而是他的后人现状,尤其是他儿子孙天义——一个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却跟父亲完全不一样的大人物。孙天义靠自己的努力成了教育家和文化保护者,受到万人敬佩。

孙殿英这人,1889年出生在河南永城县,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没啥正经出路,他就混进了江湖,干起了土匪的勾当。靠抢掠过日子,日子过得挺野。后来到了1922年,他瞅准机会投靠了河南陆军,从小兵一步步爬到排长、连长、营长,算是混出点名堂。1925年,他被一个叫憨玉昆的家伙改编成第五混成旅旅长,打过几场仗,比如对付胡景翼的国民二军。

到了1926年,他又投靠了山东军阀张宗昌,加入直鲁联军,当上了第五师师长。1927年,他在河北大名干起了镇守使,挡过冯玉祥的北伐军。1928年,他被国民革命军收编,当上了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驻扎在河北蓟县。这地方离清东陵不远,也正是因为这个位置,他干出了那件震惊全国的事儿。

1928年7月,孙殿英盯上了清东陵。他打着剿匪和军事演习的旗号,把遵化县马兰峪一带封锁得死死的,然后带人挖开了慈禧太后的定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这场盗墓整整搞了七天,啥好东西都往外搬,慈禧嘴里的夜明珠、乾隆陵里的金银器皿,全被他弄走了。消息传出去后,整个国家都炸了锅,溥仪气得要死,社会各界骂声一片。可孙殿英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拿盗来的宝贝贿赂蒋介石等高官,愣是没受啥大惩罚。

盗墓之后,孙殿英的日子也没消停。1933年,他带兵参加了热河抗战,结果打输了,只能撤退。1936年,他当上了察北保安司令,驻守北平。1938年,他又跑去巴结蒋介石,把从清陵里弄来的文物献上去,换了个暂编第五军的番号。1943年,他在太行山战役中投降了日军,彻底当了汉奸。日本投降后,他又投靠国民党,掺和内战。结果到了1947年5月,他被解放军抓住,没多久就病死在监狱里,算是彻底完蛋。

孙殿英这辈子,干的坏事不少,名声烂透了。可谁能想到,他儿子孙天义却完全走了另一条路,成了个让人佩服的人物。

孙天义,1931年出生在北京,是孙殿英和二夫人刘清贞的儿子。小时候,他对父亲抗战的事儿还挺崇拜,可后来知道老爹盗墓的丑闻后,他心里估计也不是滋味。这家伙下定决心要干点正事儿,洗刷家族的坏名声。

孙天义挺争气,1952年从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跑去西安外国语学院当老师。他不是那种混日子的人,教学上特别用心。后来,他一步步升上去,1986年当上了院长。他在位的时候,学院发展得不错,引进了不少新课程,还争取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把学校设施搞得像模像样。他推动学院跟国外接轨,国际化水平提高了不少,学生和老师都挺受益。

1959年,孙天义去了一趟黄帝陵,看到那地方破败得不行,心里特别震撼。他觉得自己得干点啥,不能让这些文化遗产就这么烂下去。1992年,他当上了黄帝陵基金会的副会长,1994年直接升成会长,带头修缮黄帝陵。他跑去国外讲学,顺便募捐资金,连基金会的工资都不拿,全靠一腔热血撑着。2001年,黄帝陵一期修缮完工,变得像模像样,成了民族团结的一个象征。

孙天义干这些事儿,不光是个人兴趣,更像是在弥补父亲当年破坏文物的过错。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跟孙殿英不是一路人。

孙殿英死后,孙家没了顶梁柱,日子过得挺低调。他的二夫人刘清贞倒是挺有骨气,把家里的遗产捐了出去,显得很正直。孙天义继承了母亲的品格,没走歪路。晚年,他还当上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一直没放下对黄帝陵保护的关注。他的努力让黄帝陵从破烂不堪变成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

至于孙天义的具体生卒年份,资料里没完全写清楚,但他的贡献是实打实写进了历史。他死了没有、现在住在哪儿,这些细节网上查不到太多,毕竟他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人。不过从他做的事儿来看,他的名声早就盖过了父亲的臭名。

孙家其他后人呢?公开信息里没太多记载。孙殿英有好几个老婆,儿女也不少,但除了孙天义,其他人的情况不太为人所知。可能有些人低调过日子去了,也可能没啥特别成就,没能进入公众视野。反正孙天义是孙家后人里最出挑的一个,名字听着耳熟,多半是因为他在教育和文化保护上的名气。

孙殿英和孙天义这对父子,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孙殿英毁历史文物,孙天义护文化遗产;一个臭名昭著,一个受人敬佩。孙殿英靠打打杀杀、投机倒把混日子,孙天义靠教育和实干赢得尊重。这俩人的故事,简直就是人性和选择的教科书。

孙殿英那时候,社会乱七八糟,他也没啥正经教育,走了歪路也能理解,但不值得同情。他干的事儿,太损了,留下的骂名跑不掉。孙天义不一样,他赶上了新中国发展的好时候,自己又有志气,硬是把家族的污点给洗白了。他没靠爹的名声,反而靠自己的本事站住了脚。

说到孙天义名字耳熟,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他跟黄帝陵挂钩,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很多人多少听说过那儿的修缮故事,孙天义的名字自然就冒出来了。二是他在教育界的贡献,西安外国语学院那时候培养了不少人才,他的名字在学术圈有点分量。三可能是因为他爹太出名,孙天义作为“东陵大盗”的儿子,反差太大,反而让人记住了。

网上有些文章提到孙天义的时候,标题都挺抓眼球,比如“孙殿英后人洗白家族污名”“盗墓贼儿子成了文化守护者”,这种反差一写出来,谁不想多看两眼?所以名字耳熟,也不奇怪。

孙殿英这人吧,说白了就是个混江湖的,靠坑蒙拐骗发家,结果把自己名声搞臭了,临了还落了个汉奸的下场。他儿子孙天义呢,完全是另一回事,硬生生靠自己混出了名堂。教育、文物保护,这些事儿听着高大上,但干起来真不容易。孙天义没靠爹,反而把爹的烂摊子收拾了,这份骨气真不是盖的。

现在孙殿英的后人咋样,可能没太多人关心了,毕竟孙天义已经把孙家的脸面撑起来了。别的后人要么低调,要么没啥动静,反正网上查不到啥八卦。不过这故事告诉咱一个道理:爹是啥样不重要,自己咋干才算数。

这篇文章里的内容,全是基于网上的公开资料整理出来的,比如孙殿英和孙天义的百度百科、维基百科,还有一些新闻报道和文章。像孙殿英盗墓的事儿、孙天义修黄帝陵的经历,都是有据可查的,没瞎编。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看看这些地方:

孙殿英的百度百科:讲了他从土匪到军阀再到汉奸的一生。

孙天义的百度百科:重点说了他在教育和黄帝陵上的贡献。

一些报道,比如搜狐和网易的文章,聊了孙家后人的现状和父子对比。

总之,孙殿英的后人里,孙天义是最出名的那个。他的故事证明了,人能靠自己改变命运,也能让别人忘了你爹的烂事儿。

孙殿英和孙天义这对父子,一个毁历史,一个修历史,命运差距大到离谱。孙殿英的后人今何在?不好说,但孙天义肯定是其中最亮眼的一个。他用教育和文化保护,把孙家的名声从臭水沟里捞了出来,成了万人敬佩的大人物。名字耳熟?那是因为他干的事儿,实打实留下了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耳熟   大人物   敬佩   后人   儿子   名字   黄帝陵   事儿   名声   东陵   父亲   汉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