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就出汗的人和热死不出汗的人,哪种更健康?

#上头条 聊热点#

粉丝老爷们大家好!

众所周知一到夏天

世上的人就自动划分成两个阵营

“一热就出汗”和“热死都不出汗”

我身边一位朋友

就是“一热就出汗”的代表

每次稍微感觉到热

就会大汗淋漓、湿漉漉黏糊糊

我研究之后发现

一热就出汗

才是比较健康的情况

说明你身体的散热很正常~


我们身体的散热方式

主要有四种——


辐射散热

就是在温度低的地方待着

比如在空调房里吹空调


传导散热

在导热系数大的地方待着

比如在泳池里游泳


对流散热

在有风的地方待着

比如坐在风扇前避暑

当温度在25℃以下时

上面的这三种方式

散热效率都挺高的~


但是!

如果环境温度高于25℃

身体就需要另一种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主要途径就是出汗)

有研究者通过实验

验证了出汗对降低体温的作用

他们找来了两组志愿者:

先让他们在25℃的环境中

踩半个小时的单车

过程中记录体温变化

结果显示

无汗症的那组男生

体温比正常出汗组多上升了1.5度

然后环境温度来到30℃

还是踩半个小时的单车

结果正常出汗组

体温稳定在38℃左右

而无汗症那组

体温飙到了39℃以上

你出的每一滴汗

都不是白流的

1毫升汗水可以带走2.43kJ热量

能让1升血液降温0.5度


综上所述

那些满头大汗、看起来热到爆的人

其实体温很正常

而心如止水不出汗的人

可能体温已经在飙升中

那么问题来了

具体是什么原因

导致汗流不出来呢?


有的人

是天生就汗腺不发达

有的人

是病理性的汗腺堵塞

鱼鳞病、放射性皮炎等等问题

会导致汗腺堵塞

还有人

是交感神经衰弱导致的

身体里的热散不出来

就更容易出现中暑等情况

老人说自己不热

表面上看也确实没出汗

可能是因为神经末梢迟钝

对热的感知不敏感了

但如果环境温度高

那身体是不可能不热的

再加上老人汗腺退化、排汗减少

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中暑

甚至出现热射病

网上一搜就能看到很多

老年人“高温致死”的案例

除了热射病的问题

在高温环境里待太久

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的症状

也有加重的风险

另外

长时间待在32℃的环境中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也会减退

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总之

如果你平时一热就出汗

千万不要嫌弃自己

这真的是很正常的

一定程度上说明你很健康


而平时出汗很少

高温天也几乎不出汗的人

一定要注意防暑

避免中暑、热射病等等问题~


以上

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

各位老爷

咱们下期再见!


博士一分钟,知识涨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兴认识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养生   健康   体温   汗腺   身体   高温   方式   环境   地方   老年人   单车   黏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